《痘科輯要》~ 卷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1)

1. 卷四

2. 異痘類

天根痘(生),諸痘不起灌,惟天庭、太陽起灌。天庭為諸陽之首,此處起,則陽氣必旺,余亦將漸次起矣,十有九生。

天空痘(死),諸痘雖起,惟天庭、曉星不起,此陽氣虧也,必死。

明朗痘(生),諸痘不起灌,惟太陰、太陽起灌。太陰太陽,乃日月光華之地,二處起灌,則血氣俱盛,其後諸痘必起。

明蝕痘(死),諸痘皆起,惟太陰、太陽不起,日月當明而不明,如天狗之蝕焉,此氣血兩虧,後來諸痘必不能運化。

海溢痘(生),諸痘不起,而耳後方圓一寸獨起,此處屬腎,名星宿海,海既充溢,則腎旺精足可知。

海枯痘(死),諸痘皆起,惟耳後方圓一寸不起,若不調元補腎,必變唇裂齒崩死。

有根痘(生),地角方圓,其痘起脹,明潤如珠,十有十全,此腎足也,腎為人之根本,故曰有根。

無根痘(死),諸痘雖好,惟地角乾枯不灌,或灰白塌陷,此腎水絕也。

抱鼻痘(陷),面部雖稀,而鼻梁左右密如蠶種,此毒聚於脾胃也。

單鎖口、雙鎖口(危),嘴角有黑痘一粒獨大,名單鎖口,兩嘴角俱有,名雙鎖口,皆惡候也,主不食,死。見此即宜剔出惡血,以拔疔散(三十五)敷之,或可救,此毒聚於胃也。

鎖項托頤(危),遍身俱稀,惟頸項稠密如蠶種,不分界地,名鎖項,竟至於頤者,名托頤,主飲食不進,聲啞死。蓋頸項為陽道上升之要樞,毒凝於此,則陽不能升,焉有不死。

豬頸痘(險),痘出喉窩及頸窩甚多,名豬頸,主喉痛咽爛,死。急用豆根、元參、桔梗、甘草、生地、川芎、歸尾、木通、牛子與服,緩則毒結於喉,必難治也。

兩頭痘(險),自胸以上、自臍以下俱有痘,而中間一截全無,此氣血不能貫通於上下腰臍之間,寒毒凝滯,若不急治,七日後必變灰白。見點之時,急用生耆、當歸、赤芍、桔梗、防風、厚朴、續斷、白芷、山楂、木通,入黃豆三十粒,服此,中間有痘,乃可救(按:此即斷橋症也)。

逆痘(生),上身痘少,下身痘多,或從下身先出,升漿收結,俱先下身,此雖出於常數之外,其實無妨。

鬼擺痘(死),通身無點粒,各處一片紅青,狀若打傷,七八日內必死。

鬼痘(險),手足胸背俱多,而頭面全無,其痘如鬼,不敢見於陽道也,又名無頭痘,此氣血不能上升,急於五日之內,提氣上行,令頭面略見點粒,或可救,不然,諸痘雖出,亦難起灌,即痘無虞,其後必主曲池生毒,見骨而死。若四肢胸背俱稀者,不在此例,治法用升麻、川芎、白芷、防風、羌活、前胡、生耆、當歸、桔梗、甘草、筍尖、生薑引。

賊痘(死),初出如綠豆,過一日大如黃豆,再一日大如龍眼,其大甚速,根窠與頂全無血色,雖起脹,而按之虛軟,痘中有此,為閉毒之症,後必上下失血死。又有一種於將熱之時,或初熱一二日間,天庭太陽忽見標數點,大如赤豆,光亮好看,過一二日即收沒,猶之賊欲攻城陷地,先命一二細作探其虛實,名曰賊標,此標既沒,隨發大熱,遍身之痘,必如鋪氈蠶種,不可救療,凡見此痘,俱急用銀針剔破,去其惡血,以拔毒散(三十五)敷其口或可救。

白話文:

異痘類

天根痘(生):其他痘疹都沒有長出來,只有前額(天庭)和太陽穴(太陽)長出痘疹。前額是諸陽之首,此處長痘,代表陽氣旺盛,其他痘疹也會陸續長出來,十之九存活。

天空痘(死):其他痘疹都長出來了,唯獨前額和頭頂(曉星)沒有長痘,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,必死無疑。

明朗痘(生):其他痘疹都沒有長出來,只有太陰穴和太陽穴長出痘疹。太陰、太陽穴是日月精華聚集的地方,這兩個地方長痘,表示氣血都很旺盛,之後其他痘疹一定會長出來。

明蝕痘(死):所有痘疹都長出來了,唯獨太陰穴和太陽穴沒有長痘,日月當明卻不明,如同天狗食日,這是氣血都虧損的徵兆,之後痘疹一定無法正常發育。

海溢痘(生):其他痘疹都沒有長出來,只有耳後一寸圓周範圍內長出痘疹,這個位置屬腎,稱為星宿海,此處痘疹充盈,表示腎氣旺盛,精氣充足。

海枯痘(死):其他痘疹都長出來了,唯獨耳後一寸圓周範圍內沒有長痘,如果不調理元氣、補益腎氣,必會導致嘴唇裂開、牙齒崩落而死亡。

有根痘(生):下巴(地角)部位痘疹長得飽滿,光澤潤澤如同珍珠,十之十都能痊癒,這是腎氣充足的表現,腎是人體的根本,所以稱為有根痘。

無根痘(死):其他痘疹雖然不錯,唯獨下巴部位乾枯沒有長出痘疹,或者灰白凹陷,這是腎水枯竭的徵兆。

抱鼻痘(陷):面部痘疹稀疏,但鼻樑兩側痘疹密集如同蠶豆大小,這是毒素聚集在脾胃的表現。

單鎖口、雙鎖口(危):嘴角長有一顆較大的黑色痘疹,稱為單鎖口;兩個嘴角都有,稱為雙鎖口,都是惡兆,會導致病人無法進食而死亡。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用針挑出惡血,並敷以拔毒散,或許可以救治,這是毒素聚集在胃部的表現。

鎖項托頤(危):全身痘疹稀疏,唯獨頸項部位痘疹密集如同蠶豆,沒有分界,稱為鎖項;一直蔓延到下巴,稱為托頤,會導致病人飲食不進、聲音嘶啞而死亡。因為頸項是陽氣上升的重要樞紐,毒素凝結在此,陽氣無法上升,必死無疑。

豬頸痘(險):喉嚨窩和頸窩長有很多痘疹,稱為豬頸痘,會導致喉嚨疼痛、咽喉潰爛而死亡。應立即服用豆根、元參、桔梗、甘草、生地、川芎、當歸尾、木通、牛膝等藥物,延誤治療,毒素就會積聚在喉嚨,難以治療。

兩頭痘(險):胸部以上和肚臍以下都有痘疹,中間一段卻完全沒有,這是氣血不能貫通於上下腰部和肚臍之間,寒毒凝滯的表現,如果不立即治療,七天後痘疹一定會變成灰白色。發現這種情況,應立即服用生耆、當歸、赤芍、桔梗、防風、厚朴、續斷、白芷、山楂、木通,加入三十粒黃豆一起服用,中間長出痘疹,才能得救(注:這就是斷橋症)。

逆痘(生):上半身痘疹少,下半身痘疹多,或者痘疹先從下半身長出,膿液聚集和收斂都先在下半身,雖然超出常規,但其實沒有大礙。

鬼擺痘(死):全身沒有痘疹,各處一片紅青,狀似被打傷,七八天內必死無疑。

鬼痘(險):手腳、胸背都有很多痘疹,但是頭面部完全沒有,痘疹樣子像鬼一樣,不敢出現在陽道,又稱無頭痘,這是氣血不能上升的表現,應在五天內採取措施,使氣血上升,讓頭面部略微出現痘疹,或許可以救治,否則即使痘疹長出來,也很難正常發育,即使痘疹沒有問題,之後也必會導致曲池穴生瘡,見骨而死。如果四肢、胸背痘疹稀疏的,不在此例,治療方法是用升麻、川芎、白芷、防風、羌活、前胡、生耆、當歸、桔梗、甘草、筍尖、生薑引導。

賊痘(死):剛開始像綠豆大小,一天後像黃豆大小,再一天後像龍眼大小,痘疹增長速度很快,痘疹根部和頂部都沒有血色,雖然長得飽滿,但按壓起來卻鬆軟,痘疹中有這種情況,是閉塞毒素的症狀,之後必會導致上下失血而死。還有一種情況,在發熱的時候,或者發熱一兩天,前額和太陽穴突然出現幾顆痘疹,像赤豆大小,光亮好看,一兩天後就消失了,就像賊人攻城略地之前,先派人探查虛實一樣,稱為賊標。這個標誌消失後,隨即高燒,全身痘疹如同鋪滿地毯一樣密集,不可救治。凡是見到這種痘疹,都應立即用銀針挑破,排出惡血,並敷以拔毒散,或許可以救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