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麻疹專論》~ 卷三 (3)
卷三 (3)
1. 口舌
通齦白色者、自外延入內者、無膿血者、齒落口臭者、喘促痰鳴者、頰腫腮穿者、環口青黑者,皆不治症。
清胃散,治胃中蘊熱,中脘作痛,寒熱,齒齦腫痛出血,痛引頭腦。
生地黃,連翹,石膏(各一錢),丹皮,牛蒡子(炒。各八分),黃連(五分)
水煎服。
白虎湯,治胃火實熱,清肺經火邪,小便赤者宜之。
石膏(錢半),知母(六分),甘草(四分),粳米(一撮)
水煎服。
明按:麻症本不宜用甘草,恐滯邪也,然病至四逆,喜食熱物,乃陽極似陰之狀。然咬牙暴露一線劇熱之機。胃氣原虛,不能鼓動其熱而展出也,故有下血、咽痛、痰鳴之險。急以白虎之石膏、知母直清肺胃,借甘草、粳米以救胃氣,不得已而用之也。
綠袍散,治一切口瘡腐爛。
荊芥穗,薄荷葉,飛青黛(各三錢),元明粉,硼砂(各二錢),白藥煎(二錢五分),甘草(一錢五分)
共研極細末點舌上,令其自化,或用新汲井水和蜜調,點舌上亦可。
救苦散,治口瘡舌疳。
人中黃(煅,五錢),寒水石(飛三錢),青黛(五分),殭蠶(炒),黃柏,冰片(各一錢五分),牛黃(二分)
共為細末,先以芽茶洗患處,然後以末搽上三五次,少愈,十次痊愈。
白話文:
[口舌]
牙齦發白、白斑從外往裡擴散、沒有膿血、牙齒脫落伴口臭、呼吸急促伴痰鳴、臉頰腫脹、嘴巴周圍發青發黑,這些都是無法治愈的症狀。
清胃散:治療胃中熱毒積聚,上腹部疼痛,寒熱交替,牙齦腫痛出血,疼痛蔓延至頭部。
藥方:生地黃、連翹、石膏(各一錢)、丹皮、牛蒡子(炒,各八分)、黃連(五分)
水煎服。
白虎湯:治療胃火旺盛,肺經熱邪,小便發黃者適用。
藥方:石膏(一錢半)、知母(六分)、甘草(四分)、粳米(少許)
水煎服。
說明:麻痺症一般不宜使用甘草,擔心會阻礙邪氣排出。但是,病情發展到四肢厥冷,喜歡吃熱食,這是陽氣極盛似陰的表現,牙齒緊咬,露出牙縫,這是極度發熱的徵兆。胃氣本就虛弱,不能將熱氣驅散排出,所以會有出血、咽喉痛、痰鳴等危險。因此,不得不使用白虎湯中的石膏、知母直接清熱解毒於肺胃,再用甘草、粳米來緩解胃氣,權宜之計。
綠袍散:治療各種口瘡潰爛。
藥方:荊芥穗、薄荷葉、青黛(各三錢)、輕粉、硼砂(各二錢)、白藥子(二錢五分)、甘草(一錢五分)
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直接點在舌頭上,讓其自行溶化;或用新鮮井水加蜂蜜調勻,點在舌頭上。
救苦散:治療口瘡舌頭潰瘍。
藥方:人中黃(煅,五錢)、寒水石(飛,三錢)、青黛(五分)、殭蠶(炒)、黃柏、冰片(各一錢五分)、牛黃(二分)
研磨成細粉,先用芽茶清洗患處,然後將藥粉塗抹患處三到五次,病情稍有好轉,十次左右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