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麻疹專論》~ 補遺

回本書目錄

補遺

1. 「麻疹不再出」釋義

《麻疹專論》印行,讀者難之,曰:君言:麻疹受病於天時不正之氣,從口鼻中吸收進去,蘊蓄肺胃兩部分,乘陽氣鼓動的機會,暴發出來,系流行病之一種。何以一經出麻之兒,不至再出,其天時不正之氣不復從口鼻吸入耶?何以有一二歲而發,三五歲而發,八九歲而發,十餘歲而發,且有二三十歲乃發者,其不正之氣蘊蓄肺胃,久暫相殊,若是耶?

余曰:此問最為得要,足以發余之遺忘也。《骨髓賦》有云:麻雖胎毒,多帶時行。昔人又謂:麻乃少陰君火,陰道常乏,故麻小而碎密。夫嬰兒墮地以具斯毒,其毒潛伏血液,隨血循環。少陰者,心也,心主血,麻毒涵混血內,故亦為心臟之所主。試閱本書預解麻毒之消毒保嬰丹中,生地、當歸赤芍防護其血,辰砂寧靜其心,正以麻毒活動心血可知矣。不過未遇天時不正之氣相感召,不會發生出來。

若不正之氣,吸蘊余胃,胃為多血多氣之腑,一旦暴發,勢必侵激血液之伏毒,充斥表裡,蒸肺布疹。譬如電臺廣播,有收音機者始能響應,亦即磁鐵珀芥同氣相召之理也。小兒麻疹既經宣發無餘,以後血清無毒,自然不再發生疹子。然而傳染時行病氣,蘊蓄肺胃,殆不可免。

所以小兒每感天時不正之氣,發熱咳嗽、噴嚏流涕,一如出麻,但不復現疹子,此之謂風溫,不似血潛胎毒症,有定期也。至於周年半歲,或數歲,或十餘歲而發者,又當視兒潛伏胎毒之輕重,血液制力之強弱而發生,或遲或早。更有二三十歲出麻之人,血氣方剛,生陽最旺,蓋其毒久被血之壓抑,不甘終伏,於是乘機暴動,症之險重,尤甚於小兒。

小兒質嬌臟脆,毒易發越,大人火淫腠密,或因情欲傷身,飛焰無窮,池澤盡竭,其危機不大歟?然陰固麻順者,又當別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