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麻疹專論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

麻症發搐,為痰熱聚於心包,互相搏擊,一時血脈為痰熱所阻扼,失其常度,手足驚掣而目斜竄也。喉中痰鳴,方為真搐。見於初發熱及疹出未透時,俱無妨害。若已出、正沒之後,津血燥涸,宗筋焦縮,殊為難治。若搐無痰鳴,或自齧指者,非真搐也,乃正氣虛敗,不能主持,危矣。

初熱麻未透時而發搐者,治宜辛涼宣解,清熱透肌湯(方見形色)去杏仁,加瓜蔞仁、淡竹葉治之。

麻後發搐者,難治,惟宜清輕之劑調之,最忌金石鎮墜之藥,以導赤散(方見腹痛)加玄參連翹黃連、貝母、瓜蔞仁治之。痰邪壅甚,先以瓜蔞仁一味煎服,湧吐其痰,庚服前藥。

麻後渾身壯熱不除,未至羸瘦,但發搐掣、煩躁不寧者,熱犯心肝二經,以導赤散(方見腹痛)去車前仁,加當歸、麥冬、炒山梔、茯神、炒黃連、地骨皮龍膽草治之。小便清長者吉。

2. 煩悶

麻症煩悶,乃胃火阻郁,上逼包絡,心臟被熾,故煩悶不寧也。

煩渴便閉,致麻不出,最為危篤,宜新定蟬衣宣毒飲(方見不透表)加前胡玄參枳殼黃芩、炒山梔等味,三服而麻即出。

久病之人,元氣虛弱,以致煩躁口渴,麻竟不收,血虛故也,以養陰清血湯(方見諸失血)去白茅根,加荊芥川芎薄荷連翹治之。

3. 譫妄

麻症譫妄言,乃熱邪熾盛,火壅包絡,心神擾亂,故顯此候。

初發熱而煩悶妄言,麻隱不出者,以宣毒發表湯(方見驗麻)去杏仁,加竹葉、燈心、飛辰砂、飛滑石治之。

發熱麻將出而譫妄者,火邪內伏,不得透表。仍宜辛涼疏托,宣毒發表湯(方見驗麻)去杏仁,加燈心、麥冬、赤茯苓、熟石膏知母治之;甚則加蜜酒麻黃,以發越之。使麻盡透肌表,譫妄自止。

麻正收及收後譫語者,急宜白虎解毒湯(方見舌苔)去天花粉,加牛蒡子連翹木通、赤茯苓治之。

麻疹已出之後,狂言亂語者,以淡竹葉、燈心煎湯,沖飛辰砂、飛滑石治之。

麻收後,餘熱攻陷,循衣摸床,譫語神昏者,死症也。

4. 瘧疾

麻疹初潮之時,有寒熱似瘧者,兼見咳嗽、噴嚏、眼淚汪汪等狀,察其確屬麻症。則其寒熱為邪熱,被寒拒於少陽經界,不得展越。法當宣表托疹,未可以治瘧之法治也。

麻出以後竟成瘧疾者,肺胃間並無餘毒。夫瘧之發也,必有痰。麻後之瘧,必肺胃虛而生痰。故治當滋益肺胃而化痰也,如小柴胡湯,正所宜用,不必拘泥。

麻症發熱,將出之時,寒熱似瘧者,邪郁肌表,宣毒發表湯主之(方見驗麻)。麻出盡時寒熱如瘧者,表裡未和諧也,新定柴胡清熱飲(方見發熱〕去生地、麥冬、知母竹葉,加酒炒黃芩赤茯苓、貝母治之。

麻後竟成瘧疾,治當健脾展胃,清涼和解,鱉甲飲主之。

鱉甲,治麻後痰邪為瘧。

制鱉甲,楂肉,茯苓(各一錢),炒苡米(錢半),陳皮白芍,貝母,葛根(各八分),知母(六分),北柴胡,淡竹葉(各五分),炙甘草(三分)

水煎服。

不渴,去麥冬、知母;渴,加熟石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