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方切用》~ 卷二上 (3)
卷二上 (3)
1. 六味地黃丸
(高鼓峰曰:六味丸,薛氏一變而為滋腎生肝飲,用六味減半分兩。而加柴胡五味白朮當歸甘草,合逍遙而去白芍。加五味,合都氣意也。以生肝,故去芍藥,而留白朮甘草以補脾。補脾者,生金以制木也。以製為生,天地自然之序也。)去山萸,而加柴胡歸尾生地五味,辰砂為衣,名滋陰腎氣丸。
治目神水寬大漸散,或如霧露中行,漸觀空中有黑花,視物二體,久則光不收,及內障。神水淡白色。(高鼓峰曰:又一變而為滋陰腎氣丸,獨去山茱萸,而加柴胡歸尾生地五味,仍合逍遙都氣,腎肝同治。用歸尾生地者,行瘀滯也,柴胡疏木氣也,去芍藥,恐妨於行之疏之也。
名滋陰者,厥陰也。皆用五味者,雖合都氣,然實防木之反克,瀉丁之義也。去山茱萸,不欲強木也。)去澤瀉,而用參耆歸術陳皮甘草五味麥冬,名人參補氣湯。治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咳嗽膿血,發熱作渴,小便不調等證。(高鼓峰曰:又一變而為人參補氣湯,其義愈變化無窮,真有游龍戲海之妙。
夫白朮之與六味,其功相反,焉得合之。曰:從合生脈來,則有自然相通之義。借茯苓以合五味異功之妙,用歸耆以合養血之奇,其不用澤瀉者,蓋為發熱作渴,小便不調,則無再竭之理。理無再竭,便當急生,生脈之所由來,既當生脈,異功之可以轉入也。且水生高原,氣化能出,肺氣將敗,故作渴不調。
此所以急去澤瀉,而生金滋水。復崇土以生金,其苦心可不知哉。)加生地柴胡五味,復等其分,名加味地黃丸,又名抑陰地黃丸。治肝腎陰虛,耳內癢痛出水,或眼昏痰喘,或熱渴便澀等證。(高鼓峰曰:又一變而為加味地黃丸,真愈出而愈奇矣。柴胡從逍遙來,生地從固本來,五味仍合都氣。
其曰耳內癢痛出水,或眼昏痰喘,或熱渴便澀,而總為肝腎陰虛,則知陰虛半由火鬱而致也,故用柴胡以疏之。鬱火非生地不能涼,故用生地。用五味,仍瀉丁以補金,補金以生水也。曰抑陰,為鬱火太盛,非疏之不可,疏之所以抑之。生地涼血,便有瀉義,瀉之所以抑之也。
)加五味生地當歸,名抑陰腎氣丸。治諸臟虧損,胸膈痞悶,發熱,潮熱,晡熱,或寒熱往來,五心煩熱。或口乾作渴,月經不調,或筋骨酸倦,飲食少思。或頭目不清,痰氣上壅,咳嗽晡甚。或小便赤數,兩足熱痛,或腰膝痿軟,肢體作痛等證。去澤瀉,加川楝子當歸使君子川芎,以赤茯苓換白茯苓,名九味地黃丸,治腎疳。
加柴胡芍藥,名疏肝益腎湯。治胃脘痛而大便燥結者,此肝血虛也,逍遙散所不俞者,此方妙。加當歸芍藥柴胡棗仁山梔,名滋水清肝飲。治胃脘燥痛,氣逆左肋上,嘔吐酸水,忽熱忽止等證。
白話文:
六味地黃丸及其加減方
薛氏將六味地黃丸加減,創造出多種方劑,各有功效:
首先,薛氏將六味地黃丸減半,加入柴胡、五味子、白朮、當歸、甘草,組成類似逍遙散的方劑,並去除白芍藥。加入五味子,以調和臟腑之氣;去除芍藥,是因為要滋養肝臟,而白朮和甘草則用來補益脾臟,以制約肝木。此乃順應天地自然之理。
另一方劑「滋陰腎氣丸」,則是在六味地黃丸中去除山茱萸,並加入柴胡、熟地黃、生地黃、五味子、硃砂(做丸藥外衣)。此方用於治療目神水(指眼睛的津液)過多,視物模糊,甚至出現黑點,以及內障等症狀,目神水呈現淡白色。此方同樣是調和腎肝,熟地黃與生地黃用於行氣活血,柴胡疏肝理氣,去除芍藥是避免妨礙行氣活血的作用。所謂「滋陰」,指的是滋養厥陰;使用五味子,雖然是為了調和臟腑之氣,但也兼具制約肝木、瀉肝火的功效。去除山茱萸,是為了避免過度滋養肝木。
「人參補氣湯」則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去除澤瀉,並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陳皮、甘草、五味子、麥冬。此方用於治療腎水不足,虛火上炎,出現咳嗽帶血、發熱口渴、小便不利等症狀。 此方之所以去除澤瀉,是因為患者發熱口渴、小便不利,再用澤瀉瀉腎水反而不利於病情康復。因此改用人參、黃耆等藥物補益脾肺,生津止渴。此法如同水生高原,氣化而出,是治病的妙法。
「加味地黃丸」(又名抑陰地黃丸)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,加入生地黃、柴胡、五味子,各藥份量相等。此方用於治療肝腎陰虛,例如耳內癢痛流膿、眼花、痰喘、口渴、小便澀滯等症狀。柴胡源於逍遙散,生地黃源於六味地黃丸的固本作用,五味子仍然是為了調和臟腑之氣。此方用柴胡疏肝解鬱,用生地黃清熱涼血,五味子瀉肝火以滋補腎水。所謂「抑陰」,是因為陰虛往往因肝火鬱結所致,所以需要疏肝來抑制肝火,而生地黃的涼血作用也有瀉火之效。
「抑陰腎氣丸」則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,加入五味子、生地黃、當歸。此方用於治療多種臟腑虧損的症狀,例如胸悶、發熱(潮熱、午後熱)、寒熱往來、五心煩熱、口乾舌燥、月經不調、筋骨酸痛、食慾不振、頭昏眼花、痰多咳嗽、小便赤澀、腳熱疼痛、腰膝痠軟、肢體疼痛等。
「九味地黃丸」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,去除澤瀉,並加入川楝子、當歸、使君子、川芎,用赤茯苓代替白茯苓。此方用於治療腎疳(一種兒童腎臟疾病)。
「疏肝益腎湯」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,加入柴胡和白芍藥。此方用於治療胃脘疼痛伴隨大便秘結的症狀,屬於肝血不足,逍遙散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可以選用。
「滋水清肝飲」則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,加入當歸、白芍藥、柴胡、酸棗仁、梔子。此方用於治療胃脘灼痛、氣逆、左肋疼痛、嘔吐酸水、發熱時有時無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