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方切用》~ 卷十上 (1)
卷十上 (1)
1. 升陽舉經湯
(東垣),治崩漏。身熱,自汗,短氣,倦怠懶食。(此由勞傷所致。)
補中益氣湯(見氣門)加白芍黑山梔薑棗煎。
補中湯以益氣升陽,退熱收汗。加芍藥以劍陰,黑梔以清熱。
又東垣蘭室秘藏升陽舉經湯。黃耆當歸白朮(各三錢),羌活防風藁本(各二錢),獨活附子(炮),甘草(炙各錢半),人參熟地川芎(各一錢),細辛(六分),桃仁(十個去皮尖研),紅花肉桂芍藥(各五分),每服三錢,漸加五錢。治經水不止。(原文曰:如右尺脈按之空虛,是氣血俱脫,大寒之證。
輕手其脈數疾,舉指弦緊或澀,皆陽脫之證,陰火亦亡。見熱證於口鼻眼,或渴,此皆陰躁陽欲先亡也。當溫之舉之升之燥之。當大升浮氣血,切補命門之下脫也。)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是東垣的升陽舉經湯,用來治療崩漏(女性非經期出血)。症狀包括身體發熱、容易流汗、呼吸短促、疲倦、食慾不佳。(這些症狀是由於過度勞累損傷所導致的。)
這個方子是在補中益氣湯(之前在氣門篇提過)的基礎上,加上白芍、黑山梔、生薑、大棗一起煎煮。
補中益氣湯的功能在於補氣、升陽,可以退熱、收斂汗液。加上白芍是用來收斂陰液,黑山梔則是用來清熱。
另外,東垣《蘭室秘藏》中還有一個升陽舉經湯的方子,組成是:黃耆、當歸、白朮(各三錢)、羌活、防風、藁本(各二錢)、獨活、炮附子、炙甘草(各一錢半)、人參、熟地、川芎(各一錢)、細辛(六分)、桃仁(去皮尖研,十個)、紅花、肉桂、芍藥(各五分)。每次服用三錢,可以逐漸增加到五錢。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經期出血不止的。 (原文說:如果右寸脈按下去感覺空虛,這表示氣血都已脫失,是屬於極度虛寒的症狀。
如果輕輕按脈就感覺脈搏快速,或者脈象呈現弦緊、澀滯,這些都是陽氣脫失的症狀,陰液也已經耗竭。如果出現口、鼻、眼睛發熱,或者口渴的症狀,這些都是陰虛燥熱,陽氣將要先衰竭的表現。此時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提升、升舉、燥濕。應該大幅度地升舉浮動的氣血,最重要的是要補養命門的虛脫之處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