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《成方切用》~ 卷十上 (2)
卷十上 (2)
1. 膠艾湯
(金匱),治婦人陷經。漏下黑不解,或損傷衝任,月水過多,淋瀝不斷。
方見卷十下胎產門
婦人之經,雖從下出。實由心胃之氣主之,故升降有期。今曰漏下,是無期也。所漏者黑,是下有因寒而滯之物,故曰陷經。陷者有降無升,久則為黑色,故以膠艾湯主之也。四物通調肝血,加甘膠峻補之。病本於寒,故以艾溫而行之。(丹溪謂婦人之經,淡為有水,紫為熱,黑為熱極,故兼水化。假令其人素從熱病來者,容有之。然而仲景之言,道其常也。)
白話文:
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此方用於治療婦女月經崩漏不止的情況。經血呈黑色且無法止住,或是因損傷衝脈和任脈,導致月經量過多,淋漓不斷。
此方詳細記載於第十卷下「胎產門」。
婦女的月經,雖然從下方排出,實際上是由心胃之氣主導,因此有規律的升降週期。如今說的「漏下」,是指月經沒有週期,沒有規律的流出。所漏出的經血呈黑色,是因為下方有因寒而滯留的物質,所以稱為「陷經」。所謂「陷」就是指只有下降而沒有上升,時間久了就會變成黑色,所以用膠艾湯來治療。四物湯可以調理肝血,再加入阿膠可以強力的補益。病因是寒邪,所以用艾葉溫通經絡。 (朱丹溪認為,婦女的月經,顏色淡是體內有水濕,紫色是體內有熱,黑色則是體內熱到極致,因此同時伴有水液代謝的問題。假設這個人本來就是因熱病引起的,也有這種可能性。然而張仲景所說的,是普遍常見的情況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