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儀洛

《成方切用》~ 卷六上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上 (1)

1. 滌痰湯

(嚴氏),治中風痰迷心竅,舌強不能言。(心在竅為舌,心別脈系舌根,脾脈連舌本,散舌下,腎脈挾舌本。三脈虛,則痰涎乘虛,閉其脈道,故舌不能轉運言語也。若三脈亡血,不能榮養而喑者,又當加補血藥。風痰塞其經絡,舌強不能言,其證為重。若壅熱上攻,舌腫不能轉者,其證為輕。)

半夏(薑製),膽星(二錢五分),橘紅,枳實,茯苓(二錢),人參,菖蒲(一錢),竹茹(七分)甘草(五分)加姜煎。

心脾不足,風邪乘之,而痰與火塞其經絡,故舌本強而難語也。人參茯苓甘草,補心益脾而瀉火。陳皮南星半夏,利氣燥濕而祛痰。菖蒲開竅通心,枳實破痰利膈,竹茹清燥開鬱。使痰火降,則經通而舌柔矣。(喻嘉言曰:此證最急,此藥最緩,有兩不相當之勢。審其屬實,用此湯調下牛黃丸。

審其屬虛,用此湯調下二丹丸,庶足開痰通竅。二丹丸,見祛風門。有風中心脾者,有痰塞心竅者,有風寒壅滯者,致舌本木強。又有氣虛血虛腎虛,及老人暴不能言者,宜十全大補湯加菖蒲遠志。)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(滌痰湯),是嚴氏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痰迷心竅,舌頭僵硬說不出話的。

(心臟的竅穴是舌頭,心臟的旁支血脈連接舌根,脾經連接著舌的根本,然後散佈在舌頭下面,腎經則夾著舌頭的根本。這三條經脈虛弱,痰涎就會趁虛而入,阻塞這些脈道,所以舌頭就不能靈活轉動說話了。如果這三條經脈血不足,不能滋養舌頭而導致失聲,就應該要加入補血的藥。風痰阻塞經絡,導致舌頭僵硬說不出話,這種情況算是比較嚴重的。如果是因為熱氣壅塞上攻,導致舌頭腫脹不能轉動的,那算是比較輕微的。)

藥方組成: 半夏(用薑汁製過)、膽南星(2.5錢)、橘紅、枳實、茯苓(2錢)、人參、菖蒲(1錢)、竹茹(0.7錢)、甘草(0.5錢),加生薑一起煎煮。

心臟和脾胃虛弱,風邪趁虛侵入,痰和火邪阻塞經絡,所以舌頭的根本僵硬難以說話。人參、茯苓、甘草可以補養心脾並瀉火。陳皮、南星、半夏能疏通氣機、燥濕化痰。菖蒲可以開竅通心,枳實能破痰、疏理胸膈,竹茹可以清除燥熱、疏解鬱悶。使痰火降下去,經絡就通暢,舌頭就能柔軟活動了。(喻嘉言說:這個病症很緊急,但這個藥方作用比較慢,似乎有點不相稱。如果病情屬於實證,就用這個藥方配合牛黃丸一起服用。

如果病情屬於虛證,就用這個藥方配合二丹丸一起服用,或許能有效開痰通竅。「二丹丸」在「祛風門」中可以找到。有的情況是風邪侵入心脾,有的是痰堵塞心竅,有的是風寒阻滯,都會導致舌頭僵硬。還有因為氣虛、血虛、腎虛,以及老年人突然說不出話的,應該使用十全大補湯,再加入菖蒲、遠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