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評註產科心法》~ 李序

回本書目錄

李序

1. 李序

汪樸齋先生《產科心法》一書,向只有鈔本,予與弟侄捐資刻之以公諸世。自胎前臨產以及產後一切調治之法,無不曲折精到,犁然畢具。而開卷一門,則為種子方法。夫有萬物然後有男女,有男女然後有夫婦,有夫婦然後有父子。生育一事,乃天地自然之理,而必求種子方法,不幾涉於人為乎?不知此蓋為艱於子嗣者言也。

顧艱於子嗣者,或因祖宗德澤衰微,或因夫婦命宮剋制,或因本身體薄精虛,雖理數難知,大率不離乎此三者近是。是則求種子者,道有存乎其先者矣。其一宜積德。古來勸善之書甚夥,予獨愛漢昭烈帝「勿以小善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」二語。夫小善必為,則大者可知矣。

然善之大者,必有大經濟、大力量,而尤必有大機緣,遇者蓋少。至於小善,則人生一日之間,自朝至暮,一出一入,一言一動,罔不有善之可積。所謂德,無論陰不陰,只遇著善端,便勿錯過是也。善必自倫紀之地積起,乃為有本。推而至於濟人,又推而至於利物。積者,積也。

日積月累,以小成大,而善量於是乎充矣。為善必先去惡。惡之大者,人皆知其傷天理、損陰隲,固不為也。至於小者,人每忽之。不知惡無論大小,一念之微,一事之細,苟有傷天地之和,即宜戒之慎之。大要總在去刻薄,從忠厚,務使方寸之內慈愛惻怛,無非一團生生之機,行之久久,自可扶祖宗之德澤,挽命宮之剋制,而承先啟後之道在是矣。其一在節欲。

夫外遇之邪淫,正人所不為,至妻妾之間,亦宜有節。節者,制也。不知節,而以有限之精神,供不已之淫欲。譬如激川之流而水必涸,蕩家之產而用必窮。延嗣經云:元精耗竭,欲熾神疲,若此類者,欲求其種子,焉可得乎?惟能節欲,則精神充足,志氣清明,生子必然康強壽考,聰明端秀。語云:寡欲者多男,貪淫者無後,是欲之不可不節也明矣。

予觀樸齋先生是書,於種子一門特揭明云,其法先宜積德存陰隲,可見積德為種子之本。至精薄體虛之人,則有五子種玉丹一方,以補填精髓。然與其精既竭而藉藥餌以補填之,何如節之而使不竭之為得乎?即或稟受怯弱,本質虛羸,然惟能節欲,而後藥力之滋補乃有效耳。予故因刻是書,而復為申論之如右。

或有謂予曰:子之論是矣,而尚未得嗣何也?予曰:古人所謂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者是也。

嘉慶九年歲在甲子季秋上浣二日石門李超恆識

白話文:

[李序] 汪樸齋先生的《產科心法》這本書,以前只有抄本,我和我的弟弟侄子們出資刊印它,以公開於世。從懷孕期間、臨產到產後的所有調理方法,都詳細且精確地記錄在書中。開篇第一章,就是講述如何促進生育的方法。有萬物纔有男女,有男女纔有夫妻,有夫妻纔有父子。生育這件事,是天地間自然的道理,但必須尋求促進生育的方法,這不是有些干涉自然嗎?但其實這是為那些難以孕育子孫的人所說的。

那些難以孕育子孫的人,可能是因為祖先的福澤漸微,或是夫妻八字不合,或是自身身體虛弱、精力不足。這些道理雖然難以理解,但大致上不出這三點。所以,對於想要促進生育的人來說,他們需要在事前做些事情。首先,應該積德行善。古來勸人行善的書籍很多,但我最喜歡漢昭烈帝的兩句話:“勿以小善而不為,勿以小惡而為之”。如果能做好小事,那麼大事也就能做得好。

然而,大的善行,通常需要大的經濟基礎、大的力量,還需要大的機會,這樣的機會並不多。至於小的善行,卻是每天都能做到的。所謂的德行,無論是否被看見,只要遇到好事,就不要錯過。善行必須從家庭開始做起,這樣纔有根基。再進一步,可以幫助他人,甚至惠及萬物。積累,就是積累。

日積月累,由小變大,善行的力量就會充滿你的心靈。行善之前,必須先去惡。大的惡行,大家都知道會傷害天理,損害陰德,自然不會去做。但小的惡行,人們往往忽略。其實,無論大小,只要有一絲的惡念,哪怕是一件小事,只要傷害了天地的和諧,就應該警惕和避免。最重要的就是去除刻薄,培養忠厚,讓心中的慈悲和同情充滿,長期實踐,自然可以提升祖先的福澤,改善自身的命運,這就是傳宗接代的道路。另一個重點,是節制慾望。

邪淫的事,正派的人不會做,但在夫妻之間,也應當有所節制。節制,就是控制。如果不懂得節制,把有限的精力供應給無止境的慾望,就像河水被阻塞,必然乾涸;家財被浪費,必然用盡。《延嗣經》說:元氣耗盡,慾望旺盛,精神疲憊,像這樣的人,想要有子孫,怎麼可能呢?只有懂得節制慾望,才能保持精力充沛,心志清晰,生出的孩子必定健康長壽,聰明漂亮。有句話說:寡慾的人多子孫,貪圖淫慾的人沒有後代,這說明節制慾望的重要性。

我看汪樸齋先生的書,在促進生育這一章特別提到,首先要積德行善,保護陰德,可以積累德行為生育的根本。對於那些精力薄弱、身體虛弱的人,他提供了一個五子種玉丹的方子,以補充精氣。但如果已經耗盡精力,再依靠藥物來補充,不如節制慾望,讓精力不被耗盡。即使身體本來就虛弱,但如果能節制慾望,藥物的滋補效果才會更好。因此,我再次強調這個觀點。

有人問我:你的理論很好,但為什麼你自己還沒有子孫呢?我回答:古人說,到了五十歲,才知道四十九歲的錯誤,就是這個道理。

嘉慶九年,甲子年的秋季,九月初二,石門李超恆記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