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評註產科心法》~ 李序
李序
1. 李序
汪樸齋先生《產科心法》一書,向只有鈔本,予與弟侄捐資刻之以公諸世。自胎前臨產以及產後一切調治之法,無不曲折精到,犁然畢具。而開卷一門,則為種子方法。夫有萬物然後有男女,有男女然後有夫婦,有夫婦然後有父子。生育一事,乃天地自然之理,而必求種子方法,不幾涉於人為乎?不知此蓋為艱於子嗣者言也。
顧艱於子嗣者,或因祖宗德澤衰微,或因夫婦命宮剋制,或因本身體薄精虛,雖理數難知,大率不離乎此三者近是。是則求種子者,道有存乎其先者矣。其一宜積德。古來勸善之書甚夥,予獨愛漢昭烈帝「勿以小善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」二語。夫小善必為,則大者可知矣。
白話文:
汪樸齋先生所著《產科心法》一書,原本只有手抄本,我與兄弟侄兒共同捐資刻版,將它印行公諸於世。這本書從胎兒未出生之前的調理,到臨產生產,以及產後各階段的調治方法,都詳盡精微,無一不包羅在內。然而,書中第一部分卻是「種子方法」。
有些人可能會疑惑,萬物生長才能有男女,男女結合才能有夫妻,夫妻結合才能有父子,生育本是天地自然之理,為何要特別強調種子方法?似乎是刻意干預了自然法則。其實這句話是針對那些難以生育的人說的。
至於為何難以生育,可能是祖宗積德薄弱,也可能是夫妻命宮相剋,或是本身身體虛弱精氣不足,雖然原因難以完全得知,但大多與這三者有關。因此,想要追求種子方法,就必須先從這些方面著手。
其中首要之務就是積德行善。古來勸人行善的書籍很多,我特別喜歡漢昭烈帝的一句話:「勿以小善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」。只要願意做小善,自然能成就大善。
然善之大者,必有大經濟、大力量,而尤必有大機緣,遇者蓋少。至於小善,則人生一日之間,自朝至暮,一出一入,一言一動,罔不有善之可積。所謂德,無論陰不陰,只遇著善端,便勿錯過是也。善必自倫紀之地積起,乃為有本。推而至於濟人,又推而至於利物。積者,積也。
日積月累,以小成大,而善量於是乎充矣。為善必先去惡。惡之大者,人皆知其傷天理、損陰隲,固不為也。至於小者,人每忽之。不知惡無論大小,一念之微,一事之細,苟有傷天地之和,即宜戒之慎之。大要總在去刻薄,從忠厚,務使方寸之內慈愛惻怛,無非一團生生之機,行之久久,自可扶祖宗之德澤,挽命宮之剋制,而承先啟後之道在是矣。其一在節欲。
白話文:
做好事,大的善行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、巨大的力量,更需要难得的机缘,能够遇到的人很少。但小的善行,每天从早到晚,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无不蕴藏着可以积累的善意。所谓德行,不论是阴是阳,只要遇到善的苗头,就不要错过。善行必须从伦理道德的根基上积累起来,才能立足。由此推及帮助他人,再推及利于万物。积累,就是积少成多。
日积月累,从小善汇聚成大善,善的力量就会充盈。行善必先去恶。大的恶行,人人都知道会伤天害理,损害阴德,自然不会去做。但小的恶行,人们常常忽视。不知恶行不论大小,只要有一念之差,一件微不足道的事,只要损害了天地间的和谐,就应该戒除它,小心谨慎。总而言之,要去掉刻薄,做个忠厚之人,务必使心中充满慈爱和悲悯,不要有任何损害生机的念头,久而久之,就能继承祖宗的福泽,改变命运的制约,承前启后之道就在这里。其中之一就是节制欲望。
夫外遇之邪淫,正人所不為,至妻妾之間,亦宜有節。節者,制也。不知節,而以有限之精神,供不已之淫欲。譬如激川之流而水必涸,蕩家之產而用必窮。延嗣經云:元精耗竭,欲熾神疲,若此類者,欲求其種子,焉可得乎?惟能節欲,則精神充足,志氣清明,生子必然康強壽考,聰明端秀。語云:寡欲者多男,貪淫者無後,是欲之不可不節也明矣。
予觀樸齋先生是書,於種子一門特揭明云,其法先宜積德存陰隲,可見積德為種子之本。至精薄體虛之人,則有五子種玉丹一方,以補填精髓。然與其精既竭而藉藥餌以補填之,何如節之而使不竭之為得乎?即或稟受怯弱,本質虛羸,然惟能節欲,而後藥力之滋補乃有效耳。予故因刻是書,而復為申論之如右。
白話文:
當人們在外面遇到邪惡的事情時,正常的人不會去做;對於妻子和小妾來說,也要有所限制。這個“限”就是控制的意思。如果不知道控制,就拿有限的精神去滿足不斷的性慾望。這就像讓河流急流奔騰,水流會枯乾;把家庭財富浪費掉,花光了就會破產。《延嗣經》上說:“元精消耗殆盡,慾望燃燒、身心疲憊,像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懷孕生孩子,怎麼可能呢?”只有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,纔能夠保持充足的精力,心態清晰,生下的孩子才會健康長壽,聰明伶俐。俗話說:“少欲的人容易生男孩,貪婪的人沒有後代。”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慾望是非常重要的。我看過樸齋先生寫的一本書,在關於生育這一章特別提到了這一點,他指出首先要行善事、保養身體,可以認為行善事是生育的根本。至於那些精子稀薄、身體虛弱的人,有一個叫做“五子種玉丹”的方子,可以用來填充精血。但是比起等到精子已經耗盡再靠吃藥來填充它,不如從開始就控制自己不要把它耗盡更好吧!即使你的天賦較差、身體瘦弱,但只要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,然後配合藥物進行調理,效果纔會更佳。所以我決定在出版這本書的時候再次重申這個觀點。
或有謂予曰:子之論是矣,而尚未得嗣何也?予曰:古人所謂行年五十,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者是也。
嘉慶九年歲在甲子季秋上浣二日石門李超恆識
白話文:
有人對我說:“你的理論很正確,但為什麼還沒有後代呢?”我回答道:“這就是古人口中的‘到了五十歲,就能明白前五十年所犯下的錯誤’。” (注:這是清朝嘉慶九年的文章,作者是李超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