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評註產科心法》~ 下集 (8)
下集 (8)
1. 產後發痙
產婦汗多發痙,俗謂產後驚風,實非風也。乃肝血空虛,不能榮筋,以至手足抽搐,有似中風之狀。更有口噤咬牙,角弓反張,此氣血大虛之惡候。若非十全大補加附子,將何以救之?或先用古拜散配歸芎服之,再服大補湯,自可成功。
《薛氏案》與《女科指掌》俱云小續命湯,此必刻書之人補入者,不然二公亦何荒唐至此耶?不思小續命湯是仲景《傷寒論》中風症也,用之以疏風,豈可用醫產後之人乎?無論醫者錯,而書亦有錯,所以謂之得訣,回來好看書。且中風一症,氣血虛者多得之。經謂治風先治血,張景岳有非風之論,尚宜補血以驅風,而況產婦血虛明矣。
白話文:
產婦汗多、抽搐,民間俗稱產後驚風,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風邪入侵。這是因為產婦肝血虧虛,無法滋養筋脈,導致手足抽搐,看起來像中風的症狀。更嚴重的是,還會出現口緊閉、咬牙、角弓反張,這是氣血極度虛弱的惡兆。若不使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附子,要如何救治呢?可以先服用古拜散配伍歸芎,再服用大補湯,如此便可痊癒。
《薛氏案》與《女科指掌》兩本書中都記載了小續命湯的方子,這一定是後世抄寫的人補入的,否則兩位醫家怎麼會如此荒唐呢?他們沒有考慮到小續命湯是仲景《傷寒論》中治療中風的藥方,是用來疏散風邪的,怎麼可以用來治療產婦呢?無論是醫生犯錯,還是書本記載有誤,都說明了學習醫術一定要親身實踐,不能只依賴書本,要不斷學習和反思。而且,中風這種病症,氣血虛弱的人更容易得病。醫書中說過,治風先要治血,張景岳也曾提出非風之論,認為要先補血才能驅散風邪,產婦血虛更是顯而易見的。
葉天士治中風醫案內,惟一人用桂枝、羌活尚配黃耆、附子溫補而行,其餘悉皆用補,何曾以風治?乃曰肝虛動內風,正是明理高論,合乎經旨者也。
古拜散(見前身痛),十全湯(見前玉門不閉)。
白話文:
葉天士治療中風的醫案中,只有一位病人使用了桂枝、羌活,並搭配黃耆、附子溫補而行,其他病人皆採用補益方法,難道沒有用藥來治療風邪嗎?他說「肝虛動內風」,正是明理高論,符合經書的道理。
這裏提到的古拜散(見前身痛),十全湯(見前玉門不閉)都屬於補益類的藥方,由此可見,葉天士治療中風,除了用藥治療風邪外,更重視補益肝腎,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。
2. 產後顛狂
產後顛症,狂言譫語,或乍見鬼神,甚有不避親疏,不知羞恥者,其間有血虛神不守舍者,有敗血未盡誤補而然者,有心脾本虛,妄思妄想致心神不寧者。治法用安神定志丸倍人參加歸芎主之,佐以歸脾湯。予制定神湯,每用取效,此皆安神補虛之意也。蓋初知瘀未清,早用失笑丸、花蕊散逐去敗瘀,則新血自生,安有顛狂之變?此為姑息錯治者成耳。病久名曰失心症,有綿延數載者,治法惟白金丸,真妙也。
白話文:
產後出現精神失常的症狀,例如胡言亂語、神志不清,甚至看到鬼神,行為舉止不受約束,不分親疏,不知羞恥,這其中有以下幾種原因:
- 血虛神不守舍: 產後失血過多,導致血虛,精神無法安住。
- 敗血未盡誤補而然: 產後惡露未盡,卻過早服用滋補藥物,導致血瘀積聚,影響心神。
- 心脾本虛,妄思妄想致心神不寧: 心脾虛弱,容易胡思亂想,導致心神不寧,精神失常。
治療方法:
- 使用安神定志丸,並加倍人參、當歸、川芎作為主藥,輔以歸脾湯,以安神補虛。
- 我也曾研製定神湯,療效顯著,皆是安神補虛之法。
- 產後初期,若能辨明瘀血未清,就應該及時使用失笑丸、花蕊散等藥物,驅除敗血瘀血,讓新血自然生成,就不會出現精神失常的現象。
- 延誤治療,採取姑息療法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- 病情延誤,發展成失心症,甚至持續數年,則需使用白金丸治療,其效果十分顯著。
定神湯
人參(一錢),熟地(三錢),當歸(二錢),茯神(二錢),附子(五分),肉桂(三分),澤蘭(三錢),鬱金(一錢),龍齒(八分),橘紅(八分)
用生鐵秤砣燒紅,淬水煎服。
失笑散,花蕊散(見前胞衣不下)。
白話文:
定神湯的藥材包括人參一錢、熟地三錢、當歸二錢、茯神二錢、附子五分、肉桂三分、澤蘭三錢、鬱金一錢、龍齒八分、橘紅八分。將生鐵秤砣燒紅,淬水後用來煎服此湯。失笑散和花蕊散的方劑,可參考之前關於胞衣不下的記載。
白金丸(經驗方曰:婦人失心,病狂驚憂,痰結血於心絡竅者,服之神效,屢用奇驗)
真川鬱金(七兩),明礬(三兩)
二味為末,薄糊疊法為丸,每服五十丸,開水下。一方用薄荷湯為丸。
安神定志丸,歸脾湯(俱見前)。
琥珀地黃丸
此方治產後偶感,惡露斬然不行,憎寒發熱,狀如瘧疾,晝明白夜譫語,即與熱入血室同,皆血分病,用此丸極妙,若攻痰則誤矣。
白話文:
白金丸
(經驗方說:婦女失心,病發狂躁、驚恐憂慮,痰濁凝結於心絡竅穴者,服用此丸效果神奇,屢試皆奇驗。)
藥材:
- 真川鬱金(七兩)
- 明礬(三兩)
製法:
將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薄糊將藥粉疊成丸狀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開水送服。也有用薄荷湯為丸的方子。
其他相關方劑:
- 安神定志丸
- 歸脾湯(以上兩種方劑請參考前文)
琥珀地黃丸
此方用於治療產後偶感風寒,惡露停滯不退,畏寒發熱,症狀類似瘧疾,白天清醒,晚上神志不清,語無倫次。此症為熱邪入侵血室所致,屬於血分病證,用此丸治療效果極佳。若誤用攻痰藥物則會適得其反。
琥珀(另研),延胡索(糯米炒),當歸(各一兩),蒲黃(二兩,炒),生地(一斤,搗爛絞汁,以汁浸生薑渣曬乾),生薑(一斤,搗爛絞汁,以汁浸生地渣曬乾),共為末,煉蜜為丸,彈子大,開水化下一丸。
又一方治敗血上衝,發熱狂言脈虛大者。
生地,丹皮,荷葉各(二錢)
調真蒲黃末(二錢),生用。
白話文:
將琥珀研磨成粉,延胡索用糯米炒過,當歸各取一兩,蒲黃取二兩炒過,生地取一斤搗爛,絞出汁液,用汁液浸泡生薑渣曬乾,生薑取一斤搗爛,絞出汁液,用汁液浸泡生地渣曬乾,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,用開水化服一丸。
還有一種方法用於治療敗血上衝,伴隨發熱、神志不清、脈搏虛弱且有力者。
生地、丹皮、荷葉各取二錢,調和真蒲黃末二錢,生用。
3. 蓐勞
產後氣血空虛,真元未復,一有勞動則寒熱交作,食少不寐,頭目並四肢脹痛,或日輕夜重,或一日好一日歹,變症不一,名曰蓐勞,最難治。大凡陽虛則惡寒,陰虛則惡熱,清陽不升則頭目痛,血不足以榮養則四肢痹痛,宜用八珍湯補之。若脾虛食少,嘔惡多痰,用六君子湯加炮姜以溫中宮,諸症自可全退,然非參不可。
若一見前症,寒熱表散則失之遠所矣。以初產數日不可梳頭洗面,勞動者也。因其骨節尚未鬥准,筋脈易以損傷,不可因體健而大意也。常有纏綿難愈,日久成癆,或致廢疾者。如體本堅實,安得有此故,又當別論。
白話文:
產後氣血空虛,真元未復,容易出現各種不適症狀,中醫稱之為「蓐勞」,難以治療。
產後婦女,由於氣血耗損,元氣尚未恢復,稍微勞動就會感到寒熱交替,食慾不佳,失眠,頭部和四肢疼痛。這種疼痛可能白天輕晚上重,或者一天好一天壞,變化多端。這種病症稱為「蓐勞」,是最難治療的疾病。
一般來說,陽虛的人怕冷,陰虛的人怕熱。頭部和眼目疼痛,是因為清陽之氣不能上升;四肢麻木疼痛,是因為血液不足以滋養四肢。因此,應該服用八珍湯來補益氣血。
如果脾虛導致食慾不佳、嘔吐、痰多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炮姜溫暖中焦,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消失,但不可缺少人参。
如果只治療表面的寒熱,而忽略了根本,就會導致病症加重。產婦在生產後幾天內,不宜梳頭洗臉,也不宜過度勞動。因為產婦的骨骼尚未完全恢復,筋脈容易受損,不要因為身體感覺良好而掉以輕心。
如果拖延治療,就會導致病症纏綿難愈,時間久了可能發展成痨病,甚至導致殘疾。当然,如果产妇本身身体强壮,就可能不会出现这些问题,需要另行诊治。
八珍湯,六君子湯(俱見前)。
《指掌》有白茯苓湯、羊肉湯等方,皆治蓐勞之病用者,亦甚有理,因此附於後,以備擇用。
白茯苓散
茯苓(二兩),人參,炙黃耆,當歸,川芎,白芍(酒炒),熟地,桂心(各五錢)
白話文:
八珍湯與六君子湯(詳見先前記載)。
《指掌》中記載有白茯苓湯和羊肉湯等方劑,皆用於治療蓐勞之病,也頗具道理,因此附於此,以便選擇使用。
白茯苓散
茯苓(二兩),人參,炙黃耆,當歸,川芎,白芍(酒炒),熟地,桂心(各五錢)
以上八味共為末。用豬腰一對,去油膜淨,姜三片,棗二枚,水煎。薑棗腰取水碗半,去渣,入前藥末五錢,再煎服。
仲景羊肉湯
精羊肉(一斤),當歸(五兩),黃耆(四兩),生薑(三兩)
水八升,先煮羊肉、生薑,取汁五升,入歸耆再煎,減至三升,每日服七合。
人參鱉甲散
人參(五錢),鱉甲(炙一兩),淮牛膝,炙黃耆,茯苓,桑寄生,當歸,桂心,白芍(炒),桃仁,川斷,甘草,熟地,麥冬(各五錢)
白話文:
將以上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。取豬腰兩隻,去除油膜洗淨,加入薑片三片、紅棗兩枚,用水煎煮。取出薑、棗、豬腰,取煎煮後的湯汁半碗,濾除藥渣,加入藥粉末五錢,再次煎煮後服用。
羊肉湯:
精選羊肉一斤,當歸五兩,黃耆四兩,生薑三兩。
用水八升,先煮羊肉和生薑,取汁五升,加入當歸和黃耆繼續煎煮,直至剩下三升,每天服用七合。
人參鱉甲散:
人參五錢,鱉甲(炙一兩),淮牛膝,炙黃耆,茯苓,桑寄生,當歸,桂心,白芍(炒),桃仁,川斷,甘草,熟地,麥冬(各五錢)。
共為末和勻,另用豬腰一對,去膜淨,加姜(三片),棗(二枚),水(三碗),煮取湯一大碗,入前藥末(三錢),又加蔥白(一寸),烏梅(三個),荊芥(三分),再煎,溫服。日日如此,以服完藥末即愈。
白話文:
將藥末與其他藥材混合均勻,另外準備豬腰一對,去除膜並洗淨,加入薑片三片、紅棗兩枚,加水三碗,煮至剩下一大碗湯,然後加入前述藥末三錢,再加入蔥白一寸、烏梅三個、荊芥三分,再次煎煮,溫熱服用。每日如此服用,直到藥末服用完畢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