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淑濂胎產方案》~ 保嬰全書(附胎產方案後) (2)
保嬰全書(附胎產方案後) (2)
1. 保嬰全書(附胎產方案後)
米牙挑破後,用殭蠶一條燒存性,研硃砂末少許,麝香少許同研,擦挑處,無嘬口、驚風、噤口之病,臍風嘬口亦可用。
臍風
張煥云:「嬰兒斷臍帶後,宜用厚軟布裹護。若乳母不慎或因浴而水入,或兒尿繃中未換,為濕氣所浸,或當風解視,七日內遂成此疾。令兒臍腫多啼,不能乳哺,即成臍風也。用真白殭蠶四條,炒,去絲嘴為末,蜜調抹唇內即愈」。
嘬口
嘬口之症必先大便熱,須用生犀角及真羚羊角研汁,和蜜調飲之有效。急則用大黃二錢,甘草二錢,水煎服,效甚。
哺乳法
乳者你也,哺者食也,乳後不得與食,哺後不得與乳。蓋乳食相併,難以克化,大則成癖,小則成積,疳氣自此始矣。《保生要》云:「小兒多睡,勿強於乳。守此法者,幼則頗實,長則健壯,至老無陳病,否則反是。」
夜啼
小兒夜啼,用溏雞糞塗兒臍上極桂。或男兒用雌雞糞,女兒用雄雞糞。(此方對世俗農工人言,即公雞母雞。)
護兒法
《精要》云:「初生小兒,夏忌飲冷食生,冬忌火炙衣被,且曰:要得小兒安,多受飢合寒,真至良言也」。《養子真訣》云:「吃熱莫吃冷,吃軟莫吃硬,吃少莫吃多,真至妙之言也。」
稀豆法
《綱目》云:「臍帶干,落安靜瓦上,四周以木火炙之,止令煙盡,勿使成灰,取出以磁碗扣地上良久,待火毒出,研極細。每用一分,加上辰砂五釐共研末,次日以乳汁調塗乳頭上,令兒食之。一日內作二三次服盡,勿待異日,否則不效。」
韓梅村曰:「上法食之,永不生斑疹,生亦輕矣。」
又方:小兒百日內用淨金銀花一兩,甘草五錢,煎湯久服,即出痘亦少。
一方:小兒始降生時,搗韭根自然汁灌兒腹中二三匙,則吐出胎血,永免生痘。
一方:綠豆,大黃豆,大黑豆各一合煎湯,四時八節給兒服,名曰三豆湯,用之稀痘良。
一方:蓖麻子四十九粒,去殼去油,硃砂二錢,麝香二分共為末收磁器內,每年到五月五日、七月七日、九月九日,旦起擦兒手足心中,及胸背前後心上,擦三四年,出痘自稀。
一方:小兒初生用豬膽汁二三枚,傾盆遍身洗之,使其兒永不生瘡疥。
高氏《胎產方案》附保嬰訣終
白話文:
米牙挑破後,用燒焦的殭蠶研成粉末,再加入少量朱砂和麝香一起研磨,塗抹在挑破的地方。這方法可以治療無嘬口、驚風、噤口等疾病,臍風引起的嘬口也可以用此法。
嬰兒斷臍後,要用柔軟厚實的布包裹好。如果母親不小心讓水沾到臍帶,或是因為洗澡讓水進入臍部,或者尿布沒及時更換導致濕氣侵襲,又或者讓嬰兒在風中吹到,七天內就可能患上臍風。患病的嬰兒臍部會腫脹,哭鬧不止,無法哺乳。治療方法是用四條真白殭蠶炒乾後,去掉絲和嘴,研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後塗抹在嬰兒嘴唇內即可痊癒。
治療嘬口,必須先解決大便燥熱的問題,要用犀角和羚羊角研磨成汁,加蜂蜜調和後飲用,效果很好。緊急情況下,可以用大黃二錢、甘草二錢水煎服,效果很快。
哺乳時,要區分「乳」和「哺」。「乳」指母乳,「哺」指其他食物。餵完母乳後不要馬上餵食其他食物,餵食後也不要馬上餵母乳。因為乳食混雜不易消化,嚴重會導致慢性疾病,輕則積食,疳氣就是這樣引起的。《保生要》說:「嬰兒睡覺多,不要強迫餵奶。」遵守這個方法,嬰兒時期就能身體強健,長大後也健康,到老也不會患慢性疾病,反之則不然。
嬰兒夜啼,可以用溏雞的糞便塗抹在嬰兒肚臍上。如果是男孩,用母雞糞;如果是女孩,用公雞糞。(這個方法是針對農村人說的,公雞母雞就是指雄雞雌雞)。
新生兒夏天忌諱喝冷飲吃生冷食物,冬天忌諱用火烤衣被。《精要》說:「想要嬰兒平安健康,就要讓他們適當挨餓受凍,這是至理名言。」《養子真訣》說:「吃熱的不要吃冷的,吃軟的不要吃硬的,吃少的不要吃多的,這是至理名言。」
臍帶乾燥脫落後,放在乾淨的瓦片上,用木柴在四周慢慢烘烤,只讓煙散盡,不要燒成灰燼,然後用磁碗扣住放在地上很長時間,讓火毒散去,再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每次取一分,加入辰砂五釐一起研磨成粉,第二天用母乳調和後塗抹在乳頭上,讓嬰兒吮吸。一天內服用兩三次,不要等到第二天,否則就沒效。
韓梅村說:「服用這個方法,永遠不會生出斑疹,就算生了,也比較輕微。」
另一個方法:百日內的嬰兒,用乾淨的金銀花一兩、甘草五錢煎湯服用,即使出痘也會比較少。
再一個方法:嬰兒出生時,用搗碎的韭菜根的汁液灌入嬰兒腹中兩三匙,可以吐出胎血,避免長痘。
還有一個方法:綠豆、黃豆、黑豆各一合煎湯,四季服用,稱為三豆湯,可以預防痘疹。
再一個方法:蓖麻子四十九粒,去殼去油,和硃砂二錢、麝香二分研磨成粉末,裝在磁器裡,每年五月五日、七月七日、九月九日清晨,塗抹在嬰兒的手腳心、胸口、背部,持續擦拭三四年,出痘就會比較輕。
最後一個方法:新生兒用豬膽汁兩三枚,倒在盆裡,給嬰兒全身清洗,可以預防瘡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