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淑濂胎產方案》~ 高氏《胎產方案》卷四 (10)
高氏《胎產方案》卷四 (10)
1. 高氏《胎產方案》卷四
補中益氣湯(見卷一子滿門)
烏金散治產後十八症
(一)產難(十)失音不語
(二)胎衣不下(十一)血邪癲狂言語
(三)死胎不下(十二)心腹痛
(四)眼花(十三)百節痠痛
(五)口乾心悶(十四)舌乾津枯鼻中出血繞頂生瘡
(六)寒熱如瘧(十五)腰痛如角弓
(七)咳嗽寒熱不定(十六)小便短縮
(八)敗血入肝(十七)喉如蟬聲
(九)敗血入四肢浮腫(十八)胸膈氣滿,喘逆不食
烏金子(即黑大豆)紫威(即凌霄花)大薊根當歸肉桂(研)血餘(無病之人發灰)蒲黃(炒黑)木香赤芍牙皂角(炒黑)蠶脫紙(燒存性)棕皮炭(炒盡)各五分紅花一兩川烏一枚(生用五分)辰砂血竭花各少許。
上除燒灰者以外,另研細末灰,藥末和勻,每服一錢,生薑湯酒送下,甚至一日三劑。濟坤奪命丹即回生至寶丹,功同烏金散,取效更速,但過於峻,非萬不得已,不宜用之。
濟坤奪命丹(有古方濟坤丹,見產後上惡露門。)
此方一名回生至寶丹。惡露不下,陣陣作疼,中痞,心胃疼,腰腹疼,瘀血疼,兒枕疼,小便不利疼,氣不和,風寒等症,用之皆效。
乳香(炒去油)、沒藥(炒黑,各三錢),麝香(三分),木香(六錢),熟地、蒲黃、桃仁、牛膝、當歸、川芎(各一兩),三稜、酒白芍、羌活、橘紅、萸肉、五靈脂(各五錢),青皮、良薑、香附、元胡、蒼朮(炒)、坤草(各一兩),天葵子、甘草(各五錢),烏藥(一兩五錢),大黃(一斤,研末),蘇木(三兩),大黑豆(一斤),紅花(三兩,炒)
上先將前四味為細末,再將後二十一味為末和勻,再將大黃末入醋三斤煮乾,再將蘇木、大黑豆用河水煮汁,再將紅花用南酒煮汁,然後將蘇、豆紅汁入大黃內曬乾,與前藥共為末,煉蜜為丸如彈子大,重五錢,每服一丸或二丸,旦夕用,南酒送下。
以上三方俱治標之藥,若可稍緩,仍當以大補為本,即萬不得已而用之。只可二丸,隨迸補劑,不然取快一時,非無速效,禍不旋踵,悔無及矣!
胎產應備藥品
凡胎產藥品,必選地道,必得炮製,萬一不善,藥反有礙,謹列於下。
熟地,以河南淮寧產乾地黃大塊者十斤,生薑四斤取汁,益智仁四兩,揀砂仁四兩均研末,紹酒二斤與薑汁、二仁末同拌地黃內,日曬令汁水皆歸地黃中,以得陽氣,再加紹酒四兩拌,九蒸九曬,再用牛乳一兩拌其中,收磁器內聽用。
當歸,以甘肅秦安產者佳。泄瀉用陳壁淨土調水,浸炒乾,余方用南酒或醋炒,或生用(土炒止瀉,酒炒散瘀,醋炒斂汗,生用生血。)
川芎,酒炒余方生用,個大香甚者佳。
白芍,酒炒,一概不可生用,以杭州產者佳,大者美。
白話文:
高氏《胎產方案》卷四
補中益氣湯(詳見卷一子滿門)
烏金散治產後十八種症狀:
- 產難 10. 失音
- 胎盤不下 11. 血邪導致癲狂失語
- 死胎不下 12. 心腹疼痛
- 眼花 13. 全身關節酸痛
- 口乾心悶 14. 舌乾口渴,鼻出血,頭皮生瘡
- 寒熱交替如瘧疾 15. 腰痛如弓弩般彎曲
- 咳嗽寒熱反覆不定 16. 尿少
- 敗血入肝 17. 聲音嘶啞如蟬鳴
- 敗血入四肢導致浮腫 18. 胸膈氣悶,呼吸困難,拒食
烏金散組成:烏金子(黑大豆)、紫威(凌霄花)、大薊根、當歸、肉桂(研磨)、血餘(健康人頭髮灰)、蒲黃(炒黑)、木香、赤芍、皂角(炒黑)、蠶蛻(燒成灰)、棕櫚皮炭(炒至全黑),各五分;紅花一兩;川烏一枚(生用五分);硃砂、血竭、花各少許。
除燒成灰的藥材外,其餘藥材研成細末,再與藥灰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生薑湯或酒送服,一日最多服用三次。濟坤奪命丹(回生至寶丹)與烏金散功效相同,療效更快,但藥性峻猛,非萬不得已不可使用。
濟坤奪命丹(回生至寶丹)(古方濟坤丹,詳見產後惡露門)
此方亦名回生至寶丹。適用於惡露不下,陣陣疼痛,胃脘痞滿,心胃疼痛,腰腹疼痛,瘀血疼痛,產後子宮收縮痛,小便不利伴疼痛,氣機不暢,風寒等症。
組成:乳香(炒去油)、沒藥(炒黑),各三錢;麝香三分;木香六錢;熟地、蒲黃、桃仁、牛膝、當歸、川芎,各一兩;三稜、酒白芍、羌活、橘紅、茱萸肉、五靈脂,各五錢;青皮、良薑、香附、元胡、蒼朮(炒)、坤草,各一兩;天葵子、甘草,各五錢;烏藥一兩五錢;大黃一斤(研磨);蘇木三兩;黑大豆一斤;紅花三兩(炒)。
製法:先將前四味藥研成細末,再將後二十一味藥研成細末混合均勻。然後將大黃粉末用三斤醋煮乾,再將蘇木、黑大豆用河水煮汁,紅花用米酒煮汁,然後將蘇木、黑豆、紅花的藥汁加入大黃中曬乾,與之前藥末混合,用蜂蜜煉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每丸重五錢。每次服用一丸或二丸,早晚服用,用米酒送服。
以上三方均為治標之藥,如果情況允許,應以大補為本。即使萬不得已使用以上藥方,每次也只服用兩丸,並需同時服用補益藥物。切勿只求速效,以免造成不良後果,後悔莫及!
胎產必備藥品及炮製方法
所有胎產用藥,必須選擇道地藥材,並正確炮製,否則可能產生反效果。
熟地黃:以河南淮寧產的大塊乾地黃十斤為佳,取生薑四斤榨汁,益智仁四兩,砂仁四兩,研磨成粉,與二斤紹酒、薑汁、藥粉一起拌入地黃中,曬乾,使藥汁完全被地黃吸收,以獲取陽氣,再加入四兩紹酒拌勻,九蒸九曬,最後加入一兩牛乳拌勻,收貯於瓷器中備用。
當歸:以甘肅秦安產者為佳。治療泄瀉用陳舊乾淨的牆土調水浸泡後炒乾;其他情況可用米酒或醋炒,或生用。(土炒止瀉,酒炒散瘀,醋炒斂汗,生用活血。)
川芎:一般酒炒,其他情況生用,藥材個大、香味濃郁者為佳。
白芍:一律酒炒,不可生用,以杭州產的大個體者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