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婦科冰鑑》~ 卷七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2)

1. 小便頻數不禁淋瀝,四十

產後氣虛陷下,多令小便頻數而色白。腎虛不固,小便自遺而不禁。若產時穩婆傷其胞脬,多致小便淋瀝。須詳分施治。

若氣虛頻數者,補中益氣湯。腎虛遺尿不禁者,加味地黃湯。胞脬傷而淋瀝者,黃耆當歸散。

補中益氣湯,見月經門四八

加味地黃湯,本門六二

黃耆當歸散,本門六三

白話文:

產後因為氣虛導致身體機能下降,常會出現小便次數增多且尿色偏白的情況。若是腎臟虛弱無法固攝,則可能有無法控制的小便失禁問題。如果生產時被接生婆不慎傷及膀胱,也可能導致小便排出不順暢,呈現淋瀝狀態。治療上需詳細判斷病因,對症下藥。

如果是因氣虛導致的小便頻繁,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調理。對於腎虛引起無法控制的尿失禁,則可使用加味地黃湯。若膀胱受傷導致排尿困難,黃耆當歸散是適當的選擇。

補中益氣湯的詳細用法,請參考月經門的第48條。 加味地黃湯的詳細用法,請參考本章節的第62條。 黃耆當歸散的詳細用法,請參考本章節的第63條。

2. 大便出血,四一

產後便血,有因膏梁積熱,醇酒濕毒,壅積胃中,傳及大腸者;有脾氣餒弱,不能統攝者;有中氣下陷,無力升提者。析而明之,施治可也。

若腸胃積熱者,加味芩連四物湯。脾虛不能統血者,歸脾湯。中氣下陷者,補中益氣湯。

加味芩連四物湯,本門六四

歸脾湯,見月經門十四

補中益氣湯,見月經門四八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產後大便出血的情況,原因可能有三種:一是因為食用了太多高油脂、高熱量的食物,或是飲用了含有濕毒的烈酒,導致胃部積熱,進一步影響到大腸;二是脾氣虛弱,無法有效控制血液;三是中氣不足,無法將下陷的氣提升。

對於腸胃積熱的情況,可以使用加味芩連四物湯來治療。若是脾虛導致無法控制血液,則應服用歸脾湯。如果問題出在中氣下陷,無力提升,那麼補中益氣湯是個好選擇。

加味芩連四物湯的詳細資訊可以在本書第六十四頁找到,

歸脾湯的相關內容則在月經門第十四頁,

補中益氣湯的介紹則在月經門第四十八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