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科仙方》~ 卷四 (16)
卷四 (16)
1. 乳癰
乳頭屬足厥陰肝經,乳房屬足陽明胃經,若乳房癰腫結核,色紅,數日外腫痛潰稠膿,膿盡而愈,此屬膽胃熱毒,氣血壅滯,名曰乳癰。若乳岩初起,內結小核,不紅、不腫、不痛,積之歲月,漸大如巉巖,破如熟榴,難治。治法:腫痛寒熱。
宜發表散邪;痛甚宜疏肝清胃;膿成不潰,用托裡;肌肉不生,膿水清稀,宜補脾胃;膿出及潰,惡寒發熱,宜補血氣;飲食不進,或作嘔吐,宜補胃氣;乳岩初起,用益氣養榮湯,加歸脾湯,間可內消,若用行氣補血之劑,速亡甚矣。
瓜蔞散
治一切癰疽,並治乳癰者,六腑不和之氣,陽滯於陰則生之。
瓜蔞(一個,連皮搗爛),生甘草(五分),當歸(三錢),乳香(五分,燈心炒),金銀花(三錢),白芷(一錢)、沒藥(五分,燈心炒),青皮(五分)
水煎溫服。
回脈散
乳癰未潰時,服此毒從大便出,虛人不用。
大黃(三錢),白芷(八分),乳香(五分),木香(五分),沒藥(五分),穿山甲(五分,炒)
共為細末,黨參三錢煎湯調服。
十全大補湯
黨參(三錢),白朮(三錢),黃耆(三錢),熟地(三錢),茯苓(八分),甘草(五分),川芎(八分),金銀花(三錢)
瀉加黃連、肉果,渴加麥冬、五味,寒熱往來用馬蹄香搗散。凡乳癰服薏苡仁粥好。
又方用烏藥(軟白香辣者)五錢,研,水一碗,牛皮膠一片,同煎七分,溫服。如孕婦腹內癰,此二方可通用。又有乳吹,乃小兒飲乳,口氣所吹,乳汁不通,壅結作痛,不急治則成癰,宜速服瓜蔞散,更以手揉散之。
白話文:
[乳腺炎]
乳房的乳頭部位歸屬於足厥陰肝經,乳房則是歸屬於足陽明胃經。如果乳房出現硬塊、紅腫疼痛,數天後外觀腫脹,疼痛且形成膿包,膿包排淨後病情會恢復,這是由於膽胃熱毒,氣血運行受阻,稱為乳腺炎。如果乳腺癌剛開始,內部結成小硬塊,沒有紅腫,也沒有疼痛,經過時間累積,逐漸增大如岩石般堅硬,破裂後形狀像成熟的石榴,治療起來比較困難。
治療方法:如果伴有腫痛和發燒,應使用能散發邪氣的藥物;如果疼痛嚴重,應疏肝清胃;如果已經化膿但未能排出,可用託裡的療法;如果肌肉不易生長,膿水清稀,應補充脾胃;如果膿液排出後,仍有畏寒發燒,應補充血氣;如果飲食不振,或有嘔吐現象,應補充胃氣;如果乳腺癌初期,可以服用益氣養榮湯,加上歸脾湯,可能讓病情得到緩解,如果使用行氣補血的藥物,病情可能會迅速惡化。
瓜蔞散
治療所有類型的膿腫,包括乳腺炎,這是因為六腑運作失調,導致陽氣在陰氣中滯留所產生。
瓜蔞(一個,連皮搗碎),生甘草(五分),當歸(三錢),乳香(五分,燈芯炒),金銀花(三錢),白芷(一錢)、沒藥(五分,燈芯炒),青皮(五分)
用水煎煮,溫熱後服用。
回脈散
在乳腺炎尚未潰破時,服用此藥可以將毒素透過大便排出,體弱的人不建議使用。
大黃(三錢),白芷(八分),乳香(五分),木香(五分),沒藥(五分),穿山甲(五分,炒)
混合磨成細粉,用黨參三錢煎湯調和服用。
十全大補湯
黨參(三錢),白朮(三錢),黃耆(三錢),熟地(三錢),茯苓(八分),甘草(五分),川芎(八分),金銀花(三錢)
如果有便祕,可以加入黃連、肉果,如果口渴,可以加入麥冬、五味子,如果發燒與畏寒交替出現,可以使用馬蹄香搗碎後的粉末。通常乳腺炎患者服用薏苡仁粥有益健康。
另一個方法是使用烏藥(軟白且香辣的)五錢,研磨後,與一碗水和一小片牛皮膠一起煎煮至剩下七分,溫熱後服用。如果是孕婦體內有膿腫,以上兩個方法都可以使用。另外一種情況是乳吹,這是因為小兒吸吮乳汁時,口腔氣流吹入導致乳汁不能順利排出,造成乳汁堵塞引起疼痛,如果不立即治療,可能會發展成膿腫,應迅速服用瓜蔞散,並用手輕揉以幫助疏通。
2. 風甚
用山羊血,取色新者,於新瓦上焙乾研末,老酒衝下五六分為度。重者用至八分,其效如神。
又用抱不出雞子殼,瓦上焙乾,酒調服。
如治虛寒危症,用藍鬚子根刮皮,新瓦上焙乾研末,溫服一錢為度,雖危可保萬全。
白話文:
[對於風濕嚴重的情況]
使用新鮮的山羊血,選取顏色新鮮的,在新瓦片上烘乾後研磨成粉末,再用老酒沖服,每次約五到六分量即可。對於病情較重的人,可增加到八分量,這種療法效果極佳,宛如神效。
另外,還可以使用無法孵出小雞的雞蛋殼,在瓦片上烘乾後,用酒調和後服用。
如果要治療虛弱、寒冷且病情危急的病症,可以使用藍鬚子(一種植物)的根部,颳去外皮後,在新瓦片上烘乾並研磨成粉,溫熱後一次服用一錢量,即使病情再危險也能確保安全無虞。
3. 不語
乃惡血停蓄於心,故心氣閉塞,舌強不語。
用_七珍散_:
黨參(一兩),石菖蒲(一兩),川芎(一兩),生地(一兩),防風(五錢),細辛(一錢),辰砂(五分,研)
共研細末,用薄荷湯下一錢。因痰氣鬱結,閉口不語者,用好明礬一錢,水飛過,沸湯送下。
一方治產後不語。
黨參,石蓮子(去心),石菖蒲(各等分)
水煎服。
《婦人良方》云「產後瘖,心腎虛不能發聲,七珍散;脾氣鬱結,歸脾湯;脾傷食少,四君子湯。氣血俱虛,八珍湯不應,獨參湯更不應,急加附子,蓋補其血以生血,若單用佛手散等破血藥,誤矣。」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談到的「不語」狀況,是因為惡血在心中積聚,導致心氣受阻,舌頭僵硬而無法說話。
治療方法建議使用「七珍散」:
黨參、石菖蒲、川芎、生地各取一兩,防風取五錢,細辛取一錢,辰砂取五分並研成細粉,最後用薄荷湯服用一錢。如果是由於痰氣鬱結,導致閉口不語的情況,可使用上等明礬一錢,用水沖洗過後,用熱水送服。
另有一個方法是專門用來治療產後不語的:
黨參、石蓮子(去心)、石菖蒲各取等份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《婦人良方》提到:產後失聲,可能是心腎虛弱無法發聲,可用七珍散;若是脾氣鬱結,可用歸脾湯;如脾臟受傷食慾減退,則用四君子湯。若氣血雙虛,即使使用八珍湯或單獨使用參湯都無效時,應緊急加入附子,因為補血可以生血。如果單純使用佛手散等破血藥物,可能會造成誤導。
4. 補集
產後大便不通,用生化湯,內減黑姜,加麻仁。脹滿加陳皮,血塊痛加肉桂、元胡。如燥結十日以上,肛門必有燥糞,用蜜棗導之。
煉蜜棗法
用好蜜二三兩,火煉滾至茶褐色,先用濕桌,傾蜜在桌上,用手作如棗樣,插入肛門,待欲大便,去蜜棗方便。
又方用麻油,口含竹管入肛門內,吹油四五口,腹內糞和即通。
治產後雞爪風
桑柴炭(三錢,存性),手指甲(十二個,炒),鋪膠(三錢,炒)
共為末,黃酒送下,取汗取愈。
保產無憂散
當歸(錢半,酒洗),厚朴(七分,姜炒),川芎(錢半),菟絲子(錢四分,酒炒),艾葉(七分,炒),炒芥穗(八分),白芍(錢二分,酒炒),炒枳殼(六分),炙黃耆(八分),川貝母(一錢,去心),羌活(五分),甘草(五分),姜(三片)
溫服。上方保胎,每月三五服,臨產熱服,催生如神。
治遍體浮腫,是脾虛水溢之過。凡浮腫者,可通用,俱神效。
真縮砂仁(四兩),萊菔子(二兩四錢)
研末,水浸,取濃汁,浸砂仁候汁盡曬乾,研極細末,每服一錢,漸加至二錢為度,淡薑湯送下。
凡男子婦人,奄奄死去,脈動無氣,氣閉不通,名為屍厥,將菖蒲屑納鼻孔中,再用肉桂屑放舌下,或剔取本人左角發方寸,燒灰成末,和熱酒灌之立愈,並以竹管吹其兩耳,更妙。
凡小兒初生,下地,即不啼哭,奄奄如死者,急看喉間懸雍前,上齶有一泡,速用指甲摘破,急以帛試去惡血,勿令嚥下,即能通聲啼哭。
凡小兒初生氣絕不啼,急用綿絮包裹,抱在懷中,未可斷臍帶,將胞衣置爐炭中燒之,捻大紙條蘸油,點火於臍帶下熏之。蓋臍帶連兒腹,熏時有火氣由臍入腹,更有熱醋湯蕩洗臍帶,須臾氣回啼哭,方可洗浴、斷臍帶。
凡小兒初生,啼哭不出者,須看舌下,若連舌如石榴子,速以指甲摘斷之,或用蘆葦削作刀割之,微有血出即愈。若舌下血出多者,將亂髮燒灰,同獵脂少許相和塗。若小兒齒根有黃筋兩條,以蘆葦削作刀割斷,豬乳點為妙。如兒口難開,先點豬乳。小兒初生不小便者,急用蔥白四寸,四破之,以乳汁半盞,煎兩沸灌下。
凡小兒初生,大小便不通,腹脹欲絕者,急令婦人以溫水嗽口,吸咂兒前心、後心並臍下,及手足心共七處,以紅赤色為度,即通。
萬金不傳遇仙方
專治胎前難產,歷經驗過。
凡產婦累日不下,危急之至,將蓖麻子十四粒(去殼)、明硃砂一錢半、雄黃一錢半、蛇蛻一尺(燒存性)共研細末,用漿水飯和丸,如彈子大,先用椒湯淋渫產婦臍下,然後將藥一丸,放臍中,用約數重,覆以闊帛束之。若見頭生下,急取去藥。
立聖丹
凡產難危急者,用寒水石四兩(二兩生用二兩煅赤),同研細末,入硃砂五錢同研,如深桃花色,每用三分,井花水調如薄糊,以紙花剪如杏葉大,攤上貼臍心,候乾再易,不過三上即產。橫生、倒生、死胎皆驗。
白話文:
[補集]
產後便秘,可用生化湯,減少黑薑用量,並加入麻仁。若有脹滿,加陳皮;若有血塊疼痛,加肉桂、元胡。如果便秘持續十天以上,肛門必定有乾硬的糞便,可用蜜棗引導排便。
煉蜜棗的方法:
用二三兩好蜂蜜,用火煉製至茶褐色,然後倒在濕潤的桌面上,用手搓成棗子大小,塞入肛門,待有便意時再取出蜜棗方便排便。
另一方法是用麻油,將竹管含入口中,插入肛門內,吹入四五口麻油,即可使腹內糞便軟化通暢。
治療產後「雞爪風」:
桑柴炭(三錢,存性)、手指甲(十二個,炒)、鋪膠(三錢,炒),研磨成粉末,用黃酒送服,直到出汗痊癒。
保產無憂散:
當歸(半錢,酒洗)、厚朴(七分,薑炒)、川芎(半錢)、菟絲子(四分,酒炒)、艾葉(七分,炒)、炒芥穗(八分)、白芍(二分,酒炒)、炒枳殼(六分)、炙黃耆(八分)、川貝母(一錢,去心)、羌活(五分)、甘草(五分)、生薑(三片),溫服。此方可保胎,每月服用三到五劑;臨產時服用,可促進分娩。
治療全身浮腫,這是脾虛水腫導致。凡是浮腫者皆可服用,療效神奇。
真縮砂仁(四兩)、萊菔子(二兩四錢),研磨成粉末,用水浸泡,取濃汁浸泡砂仁至汁液耗盡後曬乾,再研磨成極細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逐漸增加到二錢為限,用淡薑湯送服。
無論男女,若呈現奄奄一息、脈搏微弱、呼吸微弱、氣息不通的「屍厥」狀態,可將菖蒲屑放入鼻孔,再將肉桂屑放於舌下;或取本人左耳上方寸許的頭髮燒成灰,與熱酒混合灌服,即可痊癒。同時用竹管吹兩耳,效果更佳。
若新生兒落地後不哭泣,奄奄一息,需檢查喉嚨懸雍垂前方,上顎是否有一泡,迅速用指甲挑破,用布擦拭掉污血,避免吞嚥,嬰兒即可啼哭。
若新生兒初生氣絕不啼哭,立即用棉絮包裹,抱在懷中,暫時不要剪斷臍帶,將胎盤放在爐炭上燒,用大紙條蘸油,點火在臍帶下方燻烤,因為臍帶連著嬰兒腹部,燻烤時熱氣會由臍帶進入腹部,同時用熱醋湯清洗臍帶,很快就會恢復呼吸啼哭,然後才能洗澡、剪斷臍帶。
若新生兒啼哭不出,需檢查舌下,如果舌繫帶像石榴籽一樣連著舌頭,迅速用指甲剪斷,或用蘆葦削成刀子割斷,微有出血即可痊癒。如果舌下出血較多,將頭髮燒成灰,與少量豬油混合塗抹。如果嬰兒齒根有兩條黃筋,用蘆葦削成刀子割斷,再用豬奶塗抹最佳。如果嬰兒嘴巴難以張開,先滴入豬奶。新生兒不排尿,立即用四寸蔥白切成四段,用半碗母乳煎煮兩沸後灌服。
若新生兒大小便不通,腹部脹痛危急,立即讓婦女用溫水漱口,吸吮嬰兒前胸、後背、肚臍下以及手心、腳心共七處,直到皮膚紅潤為止,即可通暢。
萬金不傳遇仙方:
專治胎前難產,經過多次驗證。
若產婦多日分娩不出,情況危急,將蓖麻子十四粒(去殼)、硃砂一錢半、雄黃一錢半、蛇蛻一尺(燒存性)研磨成細粉,用米漿水和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先用胡椒湯清洗產婦肚臍下方,然後將藥丸放於臍中,用布包裹紮緊。若見胎兒頭部生產,立即取出藥丸。
立聖丹:
產難危急時使用,寒水石四兩(二兩生用,二兩煅燒至紅色),研磨成細粉,加入硃砂五錢同研,顏色如深桃花色,每次服用三分,用井水調成薄糊狀,用紙剪成杏葉大小,敷貼於肚臍,乾了再換,最多三次即可分娩。橫位、倒位、死胎皆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