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萬氏女科》~ 附錄 (1)
附錄 (1)
1. 附錄
2. 回生丹並論
何集庵曰:回生丹,保產之仙藥也。數年前有修合施人者,臨產服一丸,坦然快便,不覺其功。但聞製藥時,必先齋戒,虔心發願普濟,然後擇一靜室,如法遵行。同學馬禹琛,又在吳門制六百餘丸,蒙以十丸見贈,余歸即隨手與人。癸丑冬日,有一難產者,子死腹中,余聞而急簡笥中,尚有一丸,送與服之,死胎立下,母命獲全,人咸驚歎。余遂發心,即日修制廣施。
迄今丙辰,業已四載,其間產中艱難諸症,無不立效。但此方不知始自何人,遍簡方書,唯《萬病回春》有之。記云:長葛孫奎臺經驗,較余所傳之方尚有所缺。製法湯引亦未講明。余特為詳述之,列方於下:
回生丹
錦紋大黃(一斤,為末),蘇木(三兩,打碎,用河水五碗煎汁,三碗聽用),大黑豆(三升,水浸,取殼,用絹袋盛殼同豆煮熟,去豆不用,將殼曬乾,其汁留用),紅花(三兩,炒黃色,入好酒四碗,煎三五滾,去渣存汁聽用),米醋(九斤,陳者佳)
將大黃末一斤,入淨鍋,下米醋三斤,文火熬之,以長木箸不住手攪之成膏,再加醋三斤熬之,又加醋三斤,次第加畢。然後加黑豆汁三碗,再熬。次下蘇木汁,次下紅花汁,熬成大黃膏。取瓦盆盛之,大黃鍋粑亦剷下,入後藥同磨。
人參(二兩),當歸(一兩,酒洗),川芎(一兩,酒洗),香附(一兩,醋炒),玄胡索(一兩,醋炙),蒼朮(一兩,米泔浸,炒),蒲黃(一兩,隔紙炒),茯苓(一兩),桃仁(一兩,去皮尖、油),川牛膝(五錢,酒洗),甘草(五錢,炙),地榆(五錢,酒洗),川羌活(五錢),廣橘紅(五錢),白芍藥(五錢,酒炒),木瓜(三錢),青皮(三錢,去穰,炒),白朮(三錢,米泔浸炒),烏藥(二兩半,去皮),良薑(四錢),木香(四錢),乳香(二錢),沒藥(二錢),益母草(二兩),馬鞭草(五錢),秋葵子(二錢),熟地(一兩),三稜(五錢,醋浸,逗紙裹煨),五靈脂(五錢,醋煮化,焙乾,研細),山茱萸肉(五錢,酒浸濕,搗爛,入藥酒)
上三十味,並煎黑豆殼,共曬乾為末,入石臼內,下大黃膏拌勻,再下煉熟蜜一斤,共搗千杵,取起為丸。每丸重二錢七八分,靜室陰乾,須二十餘日,不可日曬,不可火烘,干後只重二錢有零,溶蠟護之,所謂蠟丸也。用時去蠟殼,調服其湯。又各有所宜,開列於下:
—,臨產用參湯服一丸,則分娩全不費力,如無參,用淡淡炒鹽湯。論曰:凡胎己成,子食母血,足月血成塊,謂之兒枕。將產,兒枕先破,血裹其子,故難產。服此丹,逐去敗血,須臾自生。橫生、逆產同治。亦有因氣血虛損難治者,宜多服人參。
白話文:
回生丹並論
何集庵說:回生丹是保佑順產的神藥。幾年前有人製作此丹施與他人,產婦服用一丸後,生產過程順利快捷,並未感到藥效,只是聽說製作此藥時,必須先齋戒,虔誠許願普度眾生,然後選擇一間靜室,按照正確方法炮製。我的同學馬禹琛在吳門製作了六百多丸,贈予我十丸,我回來後隨手給別人服用。癸丑年的冬天,有一個難產的婦女,孩子死在腹中,我聽說後,急忙在箱子裡找,還剩下一丸,送給她服用,死胎立刻排出,母命得救,眾人都非常驚訝。我於是發願,當天就開始大量製作並施與他人。
到現在丙辰年,已經四年了,這期間各種產科疑難雜症,服用此藥都立刻見效。但是這個方子不知道起源於何人,我遍查醫書,只有《萬病回春》記載有此方。書中記載:長葛孫奎臺的經驗,比我流傳的方子還有所欠缺,製作方法和湯劑引子也沒有說明。我特別詳細地記述出來,將方子列在下面:
回生丹
錦紋大黃(一斤,研磨成粉),蘇木(三兩,打碎,用河水五碗煎煮,取三碗藥汁),大黑豆(三升,水浸泡,取其豆殼,用絹布袋盛裝豆殼與豆一起煮熟,去豆不用,將豆殼曬乾,保留其煮出的汁液),紅花(三兩,炒至黃色,加入好酒四碗,煎煮三五沸,去渣留汁),米醋(九斤,陳醋最好)
將大黃粉一斤,放入乾淨鍋中,加入米醋三斤,小火熬煮,用長木筷子不停地攪拌至成膏狀,再加入米醋三斤熬煮,又加米醋三斤,依次加完。然後加入黑豆汁三碗繼續熬煮。接著加入蘇木汁,再加入紅花汁,熬成大黃膏。用瓦盆盛裝,將大黃鍋底的殘渣也刮下來,與後面的藥材一起研磨。
人參(二兩),當歸(一兩,用酒洗淨),川芎(一兩,用酒洗淨),香附(一兩,用醋炒),玄胡索(一兩,用醋炙),蒼朮(一兩,用淘米水浸泡,炒),蒲黃(一兩,隔紙炒),茯苓(一兩),桃仁(一兩,去皮尖和油),川牛膝(五錢,用酒洗淨),甘草(五錢,炙烤),地榆(五錢,用酒洗淨),川羌活(五錢),廣橘紅(五錢),白芍藥(五錢,用酒炒),木瓜(三錢),青皮(三錢,去瓤,炒),白朮(三錢,用淘米水浸泡,炒),烏藥(二兩半,去皮),良薑(四錢),木香(四錢),乳香(二錢),沒藥(二錢),益母草(二兩),馬鞭草(五錢),秋葵子(二錢),熟地(一兩),三稜(五錢,用醋浸泡,用紙包起來煨),五靈脂(五錢,用醋煮至溶化,烘乾,研磨成細粉),山茱萸肉(五錢,用酒浸濕,搗爛,加入藥酒)
以上三十味藥材,與曬乾的黑豆殼一起研磨成粉,放入石臼中,加入大黃膏拌勻,再加入煉熟的蜂蜜一斤,用力搗杵一千下,製成藥丸。每丸重二錢七八分,放在靜室陰乾,需要二十多天,不可曬太陽,不可烘烤,乾燥後每丸約重二錢,用蠟封裹,稱為蠟丸。服用時去掉蠟殼,用湯藥送服。不同情況用藥略有不同,詳列如下:
臨產時,用人參湯送服一丸,則分娩毫不費力,如果沒有人參,用淡炒鹽湯送服。論述:凡是胎兒已經成形,胎兒吸收母體血液,足月時血液凝結成塊,稱為兒枕。臨產時,兒枕先破,血液包裹胎兒,所以難產。服用此丹,可以排出瘀血,很快就能順產。橫位產、胎位不正均可用此法治療。也有因氣血虛損難治者,宜多服用人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