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己

《校註婦人良方》~ 卷二十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四 (1)

1. 附方藥

清胃散,治醇酒厚味,唇齒作痛,或齒齦潰爛,或連頭面,頸項作痛。

黃連(炒,一錢五分),當歸,生地黃,牡丹皮(各一錢),升麻(二錢)

上水煎服。實熱便秘加大黃。

加味清胃散,即前方加犀角、連翹、甘草。

涼膈散,治積熱煩渴,面赤內熱,頭昏咽痛,便溺赤澀,狂言譫妄,睡臥不安。

大黃,朴硝,甘草(各一錢),連翹(二錢),梔子,黃芩,薄荷(各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補黃散,治脾胃虛熱,口舌生瘡,畏冷飲食。

人參,白朮(炒,各一錢),白芍藥(炒黃),陳皮,甘草(炒,各五分)

上薑棗水煎服。

四順清涼飲(加山梔、牛蒡子,名加味清涼飲)

治臟腑實熱秘結,口舌生瘡。

當歸,赤芍藥,甘草,大黃(各一錢)

上水煎服

人參安胃散,治服峻劑損脾胃,口舌生瘡。

人參(一錢),黃耆(炒,二錢),生甘草,炙甘草(各五分),白芍藥(七分),白茯苓(一錢),黃連(炒,五分)

上水煎服。

溫中丸(一名人參理中丸),治中氣虛熱,口舌生瘡,不喜飲冷,肢體倦怠,飲食少思。

人參,甘草(炒),白朮(炒,各等分)

上為末,薑汁糊丸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

柳華散,治熱毒口瘡。

黃柏(炒),蒲黃,青黛(真正者),人中白(煅,等分)

上為末敷之。

四物湯,治血熱口舌生瘡,或牙齦腫潰,或日晡發熱,煩躁不安。(方見本卷第六論)

加味四物湯,(即四物湯加丹皮、柴胡、山梔)

當歸補血湯,治氣血俱虛,口舌生瘡,熱渴引飲,目赤面紅,其脈洪大而虛,重按全無。(方見本卷第十一論)

四物二連湯,治血熱口舌生瘡,或夜發寒熱。

當歸,熟地黃,白芍藥,川芎,黃連(炒),胡黃連(各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清咽利膈湯,治積熱咽喉腫痛,痰涎壅盛,煩躁飲冷,大便秘結。

金銀花,防風,荊芥,薄荷,桔梗(炒),黃芩(炒),黃連,山梔(炒),連翹(各一錢),玄參,大黃(煨),朴硝,牛蒡子(研),甘草(各七分)

上水煎服。

龍麝聚聖丹,治心脾客熱,咽喉腫痛,或成癰不消,或舌本腫脹,口舌生瘡,或諸物骨鯁。

川芎(一兩),生地黃,犀角(鎊),羚羊角(鎊),琥珀,玄參,連翹(各五錢),人參,赤茯苓,馬牙硝,片腦,麝香(各二錢),桔梗,升麻,鉛白霜(各五錢),硃砂,牛黃(各一錢),南硼砂(一兩),金箔(五十片)

上各另為末,和勻蜜丸龍眼大,金箔為衣。薄荷湯化下,或噙咽之。

《拔萃》桔梗湯,治熱腫喉痹。

桔梗(炒),甘草,連翹,山梔(炒),薄荷,黃芩(各一錢)

上竹葉水煎服。

甘桔湯,治咽喉腫痛。

白話文:

[附方藥]

清胃散: 治療因飲酒過量、飲食辛辣厚味導致的唇齒疼痛,或齒齦潰爛,甚至頭痛、頸項疼痛。藥方:黃連(炒,1.5克),當歸、生地黃、牡丹皮(各1克),升麻(2克)。水煎服。若有實熱便秘,可加大黃。

加味清胃散: 在清胃散的基础上,添加犀角、連翹、甘草。

涼膈散: 治療因積熱導致的煩渴、面紅、內熱、頭昏、咽痛、排便排尿困難、胡言亂語、睡眠不安等症狀。藥方:大黃、朴硝、甘草(各1克),連翹(2克),梔子、黃芩、薄荷(各1克)。水煎服。

補黃散: 治療脾胃虛熱導致的口舌生瘡、畏寒怕冷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藥方:人參、白朮(炒,各1克),白芍藥(炒黃),陳皮、甘草(炒,各0.5克)。薑棗水煎服。

四順清涼飲(加味清涼飲): 治療臟腑實熱便秘、口舌生瘡。藥方:當歸、赤芍藥、甘草、大黃(各1克)。水煎服。(加味清涼飲即在四順清涼飲中加入山梔、牛蒡子)。

人參安胃散: 治療服用峻劑傷及脾胃導致的口舌生瘡。藥方:人參(1克),黃耆(炒,2克),生甘草、炙甘草(各0.5克),白芍藥(0.7克),白茯苓(1克),黃連(炒,0.5克)。水煎服。

溫中丸(人參理中丸): 治療中氣虛熱導致的口舌生瘡、不喜飲用冷飲、肢體倦怠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藥方:人參、甘草(炒)、白朮(炒,各等分)。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50丸,溫水送服。

柳華散: 治療熱毒引起的口瘡。藥方:黃柏(炒)、蒲黃、青黛(真品)、人中白(煅,等分)。研磨成粉末外敷。

四物湯: 治療血熱引起的口舌生瘡、牙齦腫脹潰爛、午後發熱、煩躁不安等症狀。(方劑詳見本卷第六論)

加味四物湯: 在四物湯的基础上,添加丹皮、柴胡、山梔。

當歸補血湯: 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口舌生瘡、口渴引飲、目赤面紅、脈象洪大而虛弱,重按無力等症狀。(方劑詳見本卷第十一論)

四物二連湯: 治療血熱引起的口舌生瘡或夜間寒熱交替。藥方:當歸、熟地黃、白芍藥、川芎、黃連(炒)、胡黃連(各1克)。水煎服。

清咽利膈湯: 治療積熱引起的咽喉腫痛、痰涎壅盛、煩躁口渴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藥方:金銀花、防風、荊芥、薄荷、桔梗(炒)、黃芩(炒)、黃連、山梔(炒)、連翹(各1克),玄參、大黃(煨)、朴硝、牛蒡子(研)、甘草(各0.7克)。水煎服。

龍麝聚聖丹: 治療心脾客熱引起的咽喉腫痛、癰腫不消、舌根腫脹、口舌生瘡、以及異物梗阻等症狀。藥方:川芎(10克),生地黃、犀角(鎊)、羚羊角(鎊)、琥珀、玄參、連翹(各5克),人參、赤茯苓、馬牙硝、片腦、麝香(各2克),桔梗、升麻、鉛白霜(各5克),硃砂、牛黃(各1克),南硼砂(10克),金箔(50片)。各藥磨成粉末混合,用蜂蜜做成龍眼大小的丸藥,金箔包衣。用薄荷湯化服,或含服。

《拔萃》桔梗湯: 治療熱毒引起的喉嚨腫痛。藥方:桔梗(炒)、甘草、連翹、山梔(炒)、薄荷、黃芩(各1克)。用竹葉水煎服。

甘桔湯: 治療咽喉腫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