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山

《傅青主女科》~ 下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下卷 (6)

1. 妊娠中惡四十九

婦人懷子在身,痰多吐涎偶遇鬼神祟惡,忽然腹中疼痛,胎向上頂,

人疑為子懸之病也,誰知是中惡而胎不安乎,大凡不正之氣,最易傷胎,

故有孕之婦,斷不宜入廟燒香,與避靜陰寒之地,如古洞幽巖,皆不可登,

蓋邪祟多在神宇潛蹤,幽陰巖洞,亦其往來遊戲之所,觸之最易相犯,

不可不深戒也,況孕婦又多痰涎,眼目易眩,目一眩如有妄見,

此招祟之因痰而起也,人云,怪病每起於痰,其信然與,治法似宜以治痰為主,

然治痰必至耗氣,氣虛而痰難消化,胎必動搖,必須補氣以生血,補血以活痰,

再加以清痰之品,則氣血不虧,痰亦易化矣,方用消惡安胎湯。

輔正逐邪,方極平正,如此可知用金石之藥以化痰者,皆矜奇立異,欲速取效,

不知暗耗人之真氣,戒之。

當歸(一兩酒洗),白芍(一兩酒炒),白朮(五錢土炒),茯苓(五錢),

人參(三錢),甘草(一錢),陳皮(五分),花粉(三錢),蘇葉(一錢),

沈香(一錢研末)。

此方大補氣血,輔正邪自除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[妊娠中的惡疾第四十九]

婦女懷孕期間,若出現多痰且偶爾會吐口水,再加上突然感到腹部劇烈疼痛,胎兒似乎在向上頂的症狀,人們常誤以為是子宮懸垂的問題。然而,這其實可能是因為受到邪惡力量幹擾,導致胎兒不安定的情況。

一般來說,不正常的氣息最容易對胎兒造成傷害,因此,懷孕的婦女應避免進入廟宇燒香,或前往陰冷偏僻的地方,例如古老的洞穴或是幽暗的山巒,這些地方都不適合前往。

這是因為邪惡力量常常隱藏在神殿中,幽暗的洞穴和山巒也是他們遊蕩的地方,一旦接觸到這些地方,就很容易遭到侵擾,對於這點,我們必須要嚴格警戒。

更何況,懷孕的婦女多會產生大量的痰液,眼睛容易感到疲勞,一旦眼睛感到疲勞,便可能會產生幻覺,這正是因為痰液過多而招致邪惡力量的原因。人們常說,奇怪的疾病往往是由痰液引起的,這句話是真的嗎?治療的方法似乎是應該以清除痰液為主。

但是,清除痰液必然會消耗體力,體力不足則痰液更難以消解,胎兒也會隨之動搖。因此,我們必須通過補充體力來促進血液生成,通過補血來幫助清除痰液,同時加入一些可以清除痰液的藥材,這樣才能確保氣血充足,痰液也更容易被化解。

使用的藥方叫做「消惡安胎湯」。

這個藥方強調輔助正氣、驅逐邪氣,非常平衡正統。由此可見,使用金屬或礦物質藥材來清除痰液的做法,都是為了追求新奇的效果,想快速達到目的,卻不知道這樣會暗暗地消耗人體的真正元氣,應該避免這種做法。

藥方成分:當歸(一兩,用酒洗過)、白芍(一兩,用酒炒過)、白朮(五錢,用土炒過)、茯苓(五錢)、人參(三錢)、甘草(一錢)、陳皮(五分)、花粉(三錢)、蘇葉(一錢)、沉香(一錢,研磨成粉末)。

這個藥方能大力補充氣血,其理念在於通過增強體內的正氣,自然地排除邪氣。

2. 妊娠多怒墮胎五十

婦人有懷妊之後,未至成形,或已成形,其胎必墮,人皆曰氣血衰微,

不能固胎也,誰知是性急怒多,肝火大動而不靜乎,夫肝本藏血,肝怒則不藏,

不藏則血難固,蓋肝雖屬木,而木中實寄龍雷之火,所謂相火是也,相火宜靜,

而不宜動,靜則安,動則熾,況木中之火,又易動而難靜者也,人生在世,

無日非動靜之時,即無日非動火之時,尤加大怒,則火益動矣,火動而不可止遏,

則火勢飛揚,不能生氣化胎,而反食氣傷精矣,精傷則胎無所養,勢必不墜而不已,

經所謂少火生氣,壯火食氣,正此義也,治法宜平其肝中之火,利其腰臍之氣,

使氣生夫血而血清其火,則庶幾矣,方用利氣洩火湯。

性急怒多,而不用舒肝藥者,以其有胎娠故也,經云,胎病則母病,

胎安則母病自愈,所以妊娠一門,總以補氣養血安胎為主,則萬病自除矣。

人參(三錢),白朮(一兩土炒),甘草(一錢),熟地(五錢九蒸),

當歸(三錢酒洗),白芍(五錢酒炒),芡實(三錢炒),黃芩(二錢酒炒)。

水煎,服六十劑而胎不墜矣,此方名雖利氣,而實補氣也,

然補氣而不加以洩火之品,則氣旺而火不能平,必反害其氣也,

故加黃芩於補氣之中以洩火,又有熟地歸芍以滋肝,而壯水之主,

則血不燥而氣得利,怒氣息而火自平,不必利氣,而氣無不利,即無往而不利矣。

白話文:

【孕期情緒波動導致流產案例五十】

有些女性在懷孕初期,胎兒尚未完全成形,或者已經成形後,卻無端流產。一般人都認爲是因爲氣血虛弱,無法穩固胎兒。然而,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爲孕婦情緒急躁、易怒,導致肝臟功能亢奮,無法平靜下來。肝臟本來的功能是儲存血液,但當它因怒氣沖天而失去這個功能時,血液就難以被固守。肝臟雖屬於木屬性,但其中蘊含着類似龍雷的烈火——這被稱爲“相火”。相火應該保持平靜,不宜過於活躍;平靜則穩定,活躍則會失控。尤其是木屬性中的火,更易於失控而難以平靜。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每一天都有動與靜的時刻,也就意味着每一天都可能引發體內之火的燃燒。特別是當人大怒時,體內的火勢會更加劇烈。一旦火勢燃燒起來無法抑制,就會導致火勢飛騰,無法滋養胎兒,反而消耗元氣和傷害精氣。精氣受損,則胎兒失去養分,勢必會流產。正如《黃帝內經》所言,“溫和之火能滋養生命,猛烈之火則消耗元氣”,正是這個道理。治療方法應該是平息肝臟中的火氣,疏通腰部及臍部的氣流,讓氣生成血液並淨化火氣,這樣纔有可能恢復健康。可以使用“利氣泄火湯”。

對於情緒急躁易怒的人,如果他們處於孕期,通常不會使用舒緩肝臟的藥物,因爲考慮到對胎兒的影響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到:“胎兒生病,母親也會生病;胎兒健康,母親的疾病自然會痊癒。”因此,在處理孕期問題時,總是以補氣養血、安胎爲首要目標,那麼其他疾病自然會消失。

藥材配方如下:人參3錢,白朮1兩(土炒),甘草1錢,熟地5錢(九蒸),當歸3錢(酒洗),白芍5錢(酒炒),芡實3錢(炒),黃芩2錢(酒炒)。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,服用六十劑後,胎兒就不會再流產了。雖然這個方子名爲“利氣”,但實際上它是補氣的。然而,如果只補氣而不添加一些能瀉火的成分,那麼氣旺盛而火卻無法平息,反而可能傷害到氣。因此,在補氣的藥材中加入黃芩來瀉火,同時還有熟地、當歸和白芍來滋養肝臟,增強腎臟的功能,使得血液不會幹燥,氣流得以順暢,怒氣平息,火氣自然平息。這樣一來,無需刻意去疏通氣流,氣流也能暢通無阻,任何阻礙都會迎刃而解。

3. 行房小產五十一

妊婦因行房顛狂,遂致小產血崩不止,人以為火動之極也,誰知是氣脫之故乎,

大凡婦人之懷妊也,賴腎水以蔭胎,水源不足,則火易沸騰,加以久戰不已,

則火必大動,再至興酣顛狂,精必大洩,精大洩則腎水益涸,而龍雷相火益熾,

水火兩病,胎不能固而墮矣,胎墮而火猶未息,故血隨火而崩下,有不可止遏之勢,

人謂火動之極,亦未為大誤也,但血崩本於氣虛,火盛本於水虧,腎水既虧,

則氣之生源涸矣,氣源既涸,而氣有不脫者乎,此火動是標,而氣脫是本也,經云,

治病必求其本,本固而標自立矣,若只以止血為主,而不急固其氣,

則氣散不能速回,而血何由止,不大補其精,則水涸不能遽長,而火且益熾,

不揣其本,而齊其末,山未見有能濟者也,方用固氣填精湯。

小產血崩,多由行房而致,若年逾四十,黃耆宜倍用。熟地宜減半,

蓋以其氣虛火衰也,否則每令氣脫不救,凡有妊娠者,須忍慾謹避房事,

萬勿自蹈危途,慎之。

人參(一兩),黃耆(一兩生用),白朮(五錢土炒),大熟地(一兩九蒸),

當歸(五錢酒洗),三七(三錢研末沖),芥穗(二錢炒黑)。

水煎,服一劑而血止,二劑而身安,四劑則全愈,此方之妙,

妙在不去清火,而惟去補氣補精,其奏功獨神者,以諸藥溫潤,能除大熱也,

蓋熱是虛,故補氣自能攝血,補精自能止血,意在本也。

白話文:

一般認為,孕婦因為性行為過度,導致精神亢奮,進而引起流產和嚴重的出血,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太旺,然而,真正的原因卻是因為體內的氣血流失。

通常,孕婦懷胎主要依賴腎臟功能來維持胎兒的健康,如果腎臟功能不足,身體的火氣就容易旺盛。加上性行為過度,更會讓火氣加劇。而在性高潮時,精液大量流失,使得腎臟功能更加衰退,體內的火氣更旺。水火兩旺的情況下,胎兒就無法穩固,最終導致流產。流產後,體內的火氣仍然旺盛,因此會出現大量的出血,這種情況難以控制。

人們認為這是火氣太旺所導致的,並非完全錯誤。但事實上,出血的根本原因是氣血虛弱,火氣旺盛是因為腎臟功能衰退。腎臟功能一旦衰退,氣血的生成源頭就會枯竭。氣血源頭一旦枯竭,氣血流失就無法避免了。火氣旺盛只是表面現象,氣血流失纔是根本問題。中醫經典中提到,治療疾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。只有找到根本原因,才能解決表面問題。

如果只專注於止血,而忽略了補充氣血,氣血流失的情況就不會得到改善,出血也就無法停止。如果不大力補充精氣,腎臟功能就不能迅速恢復,火氣也會更旺。如果只看表面現象,而不探究根本原因,很難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。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固氣填精湯進行治療。

大多數的流產和大量出血是由於性行為過度導致的。如果年齡超過四十歲,黃耆的用量應該加倍,熟地的用量應該減半,因為這個年齡層的人氣血虛弱,火氣衰退。否則,可能會導致氣血流失,無法挽救。所有懷孕的女性都應該剋制慾望,遠離性行為,以免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,務必小心。

治療的處方包含: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熟地、當歸、三七、芥穗等中藥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服用一劑後,出血就會停止;服用兩劑後,身體就會恢復正常;服用四劑後,就能完全康復。這個處方的奇妙之處,在於它並不是針對清除火氣,而是專注於補充氣血和精氣。之所以能夠快速奏效,是因為這些藥物具有滋潤和溫和的特性,能夠消除體內的高熱。因為高熱是虛弱的表現,所以補充氣血和精氣就能夠控制出血,這是針對根本問題的治療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