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傷集要》~ 卷五 (10)
卷五 (10)
1. 內傷虛損方法
升陽除濕防風湯
蒼朮(米泔水浸,四錢),防風(二錢),白芍,白苓(各一錢)
如胃寒瀉泄、腸鳴,加益智仁、半夏各五分。薑、棗,煎。
是方治大便閉塞,或裡急後重,數至圊而不能便,或有白膿或血。慎勿利之,利之則必重,病反鬱結而不通矣。以此升舉其陽,則陰自降矣。此足太陰、陽明藥也。蒼朮辛溫燥烈,升清陽而開諸郁,故以為君;白朮甘溫,白苓甘淡,佐之以健脾利濕而升陽;白芍酸寒,斂陰而和脾也。
抵當湯
水蛭(三十個,熬),虻蟲(三十個,熬,去翅、足),桃仁(三十個,去皮、尖),大黃(三兩,皮,酒浸)
是方破無情之血結,誠為至當不易之方,毋怪乎藥之險也。然水蛭非熬化,即煮熟糜爛,亦能復生,未可輕用。
生脈散,治熱傷元氣,氣短倦怠,口渴多汗,肺虛而咳。
人參(五錢),麥冬(三錢,去心),五味(三錢)
凡曰散者,留藥於胃,徐行其性也;脈者,主於心而發原於胃也。然脈中之氣所賴以生者,必資藉於腎陰,故《內經》言君火之下,陰精承之也。麥冬清肺金治節之司,五味收先天發水之源,人參引領麥冬、五味,都氣於三焦,歸於肺而朝百脈,猶天之雲霧精白露降,故曰生脈。
按:仲景抵當湯、代抵當丸,用治乾血勞之血枯經閉。內用水蛭,但此物最易化生,雖以火炙焦研末,若投水中,露一宿,必復變生許多小蛭,此則未可輕用。惟《千金》一方,用發灰、杏仁等分,熬令紫色,搗如泥,以豬膏和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以酒下三丸,日三服,甚良。
然竊意以桃仁易杏仁,更佳。又一古方,用白鴿子一隻,去肝、腸淨,入血竭於內,病一年者用一兩,二年者二兩,三年者三兩,以針線縫住,用無灰酒煮熟,令病人吃之,瘀血即行。如心中恍亂者,食白煮肉一塊,即止。此二方有同氣相求之妙,較抵當湯丸甚遠,用之可無虞也。
然此病已過三年,必不可治矣。
白話文:
內傷虛損方法
升陽除濕防風湯:
此方用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,四錢)、防風(二錢)、白芍、白苓(各一錢)組成。若患者胃寒腹瀉、腸鳴,則加益智仁、半夏各五分。煎服時加入生薑、大棗。
此方主治大便秘結,或裡急後重,多次想大便卻無法排出,或排出白色膿液或血液。需謹慎使用瀉藥,若使用瀉藥則病情必將加重,反而導致氣血鬱結不通。此方通過升舉陽氣,則陰氣自然下降。此方藥物出自足太陰、陽明經。蒼朮辛溫燥烈,能升舉清陽之氣並疏通鬱結,故為君藥;白朮甘溫,白苓甘淡,輔助健脾利濕並升舉陽氣;白芍酸寒,斂陰氣並和中脾胃。
抵當湯:
此方用水蛭(三十個,熬製)、虻蟲(三十個,熬製,去翅足)、桃仁(三十個,去皮尖)、大黃(三兩,去皮,酒浸)組成。
此方能破除瘀血,確實是極其有效的方劑,藥物雖峻猛也不必驚訝。但水蛭必須熬製至化開,即使煮熟糜爛,也可能再生,不可輕易使用。
生脈散:
生脈散用於治療熱邪傷損元氣,導致氣短乏力、口渴多汗、肺虛咳嗽的症狀。組成藥物为人參(五錢)、麥冬(三錢,去心)、五味子(三錢)。
凡是稱作「散」的藥方,是將藥物留在胃中,慢慢發揮藥效;「脈」指脈絡,主要作用於心臟,但其源頭在於脾胃。然而,脈中之氣的生成,必須依靠腎陰的滋養,所以《內經》說君火(心火)之下,陰精承之。麥冬清瀉肺金之火,五味子收斂先天之水,人參引導麥冬、五味子的藥力,使藥氣佈散於三焦,歸於肺部,以濡養全身,如同天上的雲霧精氣和白露下降滋潤萬物一樣,所以叫做生脈散。
按語:
仲景的抵當湯、代抵當丸,用於治療因血虛引起的經閉。其中使用了水蛭,但此物極易再生,即使用火炙烤研成粉末,若投入水中,放置一夜,也會再次變成許多小水蛭,因此不可輕易使用。唯有《千金方》中一方,用發灰、杏仁等量,熬製至紫色,搗成泥狀,用豬油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酒服三丸,每日三次,效果很好。
但我私下認為,用桃仁代替杏仁更好。還有一個古方,用白鴿一隻,除去肝腸洗淨,放入血竭(劑量根據病程長短而定,一年者一兩,二年者二兩,三年者三兩),用針線縫合,用無灰酒煮熟,讓病人服用,瘀血即可排出。如果心中煩亂,吃一塊白煮肉即可緩解。這兩個方子有異曲同工之妙,比抵當湯丸更為安全有效。
然而,如果此病已超過三年,則難以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