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傷集要》~ 卷四 (17)
卷四 (17)
1. 內傷虛損失血症治
以予因病虛損而攻醫,殫心數十年,研求前賢治法,誠見成方未可拘泥。常體嘉言所發《金匱》之意,創立方法,不外補之以味,調之以甘,惟以培元、養陰為務,於扶脾、保肺中微寓調氣泄水,或煎或丸服之,大有裨益於臟軀,今幸年臻七十矣。至其治內傷虛損,濟人獲效,亦難更僕數也,即或萬難挽回,亦未致令其生煩發喘、少食作瀉,而皆以善終。此則生平所謂用藥無過者爾。
茲因詳述勞損失血之症治,用附管見以質高明,未知其果,悉有當否。
白話文:
我因為專治因疾病導致的身體虛損,用心鑽研了數十年,研究前輩的治療方法,發現古方並不能機械地套用。我經常體會《金匱要略》中精妙的論述,創立了自己的治療方法,不外乎用溫和的藥物滋補,用甘甜的藥物調和,以培補元氣、滋養陰液為主要目的,在扶助脾胃、保護肺部的過程中,巧妙地加入調和氣血、利水消腫的步驟,藥物或煎服或製成丸藥服用,對臟腑都有很大的益處。如今我已經七十歲了。至於治療內傷虛損、幫助病人康復的案例,實在是太多了,數也數不清。即使有些病人病情非常危急,我也能盡力挽救,不至於讓他們出現煩躁、喘息、食慾不振、腹瀉等症狀,都能夠安詳離世。這就是我一生行醫,用藥從不過分的體現。
現在我詳細闡述一下勞損失血的治療方法,並附上我的一些見解,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,不敢保證完全正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