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內傷集要》~ 卷二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4)

1. 內傷虛損證治

人有勤於功名,勞瘁,飢飽不時,忽感風邪,咳嗽身熱,此乃內傷於肺也。蓋肺主氣,誦讀傷氣則肺虛,肺虛則腠理亦虛,邪自易入;腎因肺虛而亦虛,無力上灌,邪氣往來於肺腎之間,故身熱而咳嗽也。治宜補肺氣,亦兼補腎,胃亦生肺,亦必於胃中散邪而邪乃遁矣。助功湯甚效。

人有終日捕魚,時發熱畏寒,此乃肺氣閉塞也。蓋肺主氣,氣旺則周流一身,皮毛外衛,邪不能侵。惟肺虛氣尚停住,身入水中,遏抑皮毛,虛氣難舒,濕宜中之,從皮毛而入,使氣閉塞不通故畏寒,而肺與濕相戰故身熱矣。此熱乃肺虛不能敵邪,非風邪入之而身熱也。治宜補肺,兼利水濕,水自從膀胱出也。利肺湯甚效。

人有勞心經營太過,心火沸騰,先則夜夢不安,久則驚悸健忘,心神憔悴,血不華色,此乃心血太虧也。蓋心君宜靜不宜動,靜則火不炎,腎水自來相濟。若動,則腎與心氣兩不相交,火升水降,漠不相關也。夫腎水得心火溫則生,腎水得烈火熬則竭。過勞火動,腎畏之而不敢升,水不升,心愈躁,且自焚,而虛損必成,不必外邪耗也。

五臟損至心而亡,今心雖先損,而諸臟腑不損,則心有所取給,猶有生機也。治宜補脾腎肝肺氣以救心也,衛主生氣湯甚效。

人有用心思慮太過,精神恍惚,懶言語,忽忽若失,腰腳沉重,肢體困倦,此乃心勞傷神也。蓋心藏神,神久安於心者,心血旺也,思慮無窮則心勞,心勞則血沸,血沸則漸耗,血耗則神無所養,故恍惚無定也。治宜肝肺脾胃並培,則扶助有資,心神自旺,而勞傷自愈矣。定神湯甚效。

人有過喜,大笑不止,致唾干津燥,口舌生瘡,渴欲引水,久之形槁,心頭汗出,此乃陽火上炎也。蓋心屬火,乃陽火,腎屬水,乃陰水,陰水得陽火而爍干,陽火須陰水以灌溉,心火非腎水相交,不能止炎上之性。惟腎水有時不交心,心中無液則必燥。喜主心,而喜極則心氣大開,反傷乎心,而津不上於唇口,盡越於心頭之皮肉,故腎津即化汗,何能上濟於廉泉也。治宜補心氣,不必補腎水,而廉泉自通矣。

通泉飲甚效。

人有盡情喜笑,遂致感寒畏風,口乾舌苦,此乃內傷心包絡也。蓋心包,膻中也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惟大笑不止,則津干液燥,而心包必盜心氣以自肥,則心氣虛空,邪自易入也。治宜極補心,心旺則心包亦旺,其邪不易散乎,倘用苦寒降火則大誤矣。衛心湯效。

人有恐懼,遂致感冒風寒,畏寒作顫,此乃內傷心膽也。蓋過恐則膽氣寒,過懼則心氣散,膽寒則精移,心喪則精耗,精移精耗,心膽愈虛,邪乃易入也。治宜急救膽氣,膽不寒,心亦不喪,協力同心,祛邪自易耳。倘徒用祛邪,則心膽之氣愈耗,邪豈肯輕出乎。加減小小柴胡湯甚效。

白話文:

內傷虛損證治

人若因追求功名而過度勞累,飲食無節,突然感受風寒,出現咳嗽發熱,這是內傷肺氣所致。因為肺主氣,過度誦讀損傷肺氣導致肺虛,肺虛則肌膚腠理也虛弱,邪氣容易入侵;腎臟因肺虛而亦虛弱,無法將精氣上輸於肺,邪氣在肺腎之間往來,所以出現發熱咳嗽。治療應當補益肺氣,同時也需補益腎氣,因為脾胃生肺,也必須在胃中散邪,邪氣才能消除。助功湯療效甚佳。

有人整天捕魚,時而發熱畏寒,這是肺氣閉塞所致。因為肺主氣,氣旺盛則周流全身,保護皮毛,邪氣難以入侵。但若肺虛氣滯,身體長時間浸在水中,阻礙了皮毛的氣機宣洩,虛弱的肺氣難以舒展,濕邪乘虛而入,從皮毛侵入,導致氣機閉塞不通,故而畏寒;同時肺氣與濕邪相搏鬥,所以發熱。這種發熱是肺氣虛弱無法抵抗邪氣,而非外邪入侵所致。治療應當補益肺氣,同時利水祛濕,使濕邪從膀胱排出。利肺湯療效甚佳。

有人因操勞心神過度,心火旺盛,初期表現為夜間睡眠不安,久而久之則出現心悸健忘、心神憔悴、面色萎黃等症狀,這是心血大虧所致。因為心主神明,宜靜不宜動,靜則心火不旺,腎水可上濟於心。若心神勞動過度,則腎水與心火不能交感,水火失調。腎水得心火溫煦則生,但若心火過盛,則腎水被煎熬而耗竭。過度勞累導致心火過旺,腎水畏懼火勢而不敢上升,水不升則心火愈盛,最終導致心血虧損,並非外邪所耗。

五臟損傷到心臟則會危及生命,但目前雖然心臟先受損,其他臟腑未受損,則心臟仍可從其他臟腑獲得支持,尚有生機。治療應當補益脾、腎、肝、肺之氣以救治心臟,衛主生氣湯療效甚佳。

有人因過度用腦思慮,精神恍惚,懶於說話,行為舉止茫然失措,腰腿沉重,肢體倦怠,這是心勞傷神所致。因為心主神明,神明長期安寧於心,是因為心血充足;若思慮過度,則心勞,心勞則心血沸騰,逐漸耗損,心血耗損則神明無所依託,故而精神恍惚不定。治療應當滋養肝、肺、脾、胃之氣,則能扶助心臟,心神自然旺盛,勞傷自然痊癒。定神湯療效甚佳。

有人因過度喜笑,導致唾液乾燥,口舌生瘡,口渴欲飲,久而久之形體消瘦,心胸冒汗,這是陽火上炎所致。因為心屬火,為陽火,腎屬水,為陰水,陰水被陽火煎熬則乾燥,陽火需要陰水滋養;心火若無腎水交感,則不能制約其上炎的特性。腎水有時不能上濟於心,心臟缺乏津液則必然乾燥。喜樂傷心,過度喜笑則心氣大開,反傷於心,津液不能上輸於唇口,反而流洩於心胸的皮肉,腎水化為汗液,不能上濟於口舌。治療應當補益心氣,不必補腎水,則口舌津液自然通暢。通泉飲療效甚佳。

有人因盡情喜笑,而感受寒邪,畏懼風寒,口乾舌苦,這是內傷心包絡所致。因為心包絡位於膻中,是心臟的保護層,喜樂之情由此發洩。但如果過度大笑,則津液耗損,心包絡必然盜取心氣以滋養自身,則心氣虛弱,邪氣容易入侵。治療應當大補心氣,心氣旺盛則心包絡也旺盛,邪氣就不易入侵;如果使用苦寒之藥降火,則是大錯特錯。衛心湯療效甚佳。

有人因過度恐懼,而感受風寒,畏寒發抖,這是內傷心膽所致。因為過度恐懼則膽氣虛寒,過度驚懼則心氣散亂,膽寒則精氣移泄,心神喪失則精氣耗損,精氣移泄耗損,則心膽愈虛,邪氣容易入侵。治療應當急救膽氣,膽氣不寒,則心氣也不喪失,心膽協同,則祛除邪氣就容易了。如果只用祛邪的藥物,則心膽之氣更虛,邪氣豈肯輕易離開?加減小小柴胡湯療效甚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