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要數》~ 三焦
三焦
1. 三焦
三焦者,水穀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也。上焦者,自心至膈,在胃上口,主納而不出,其治在膻中(玉堂下一寸六分,直兩乳間陷者是)。中焦者,在胃中脘不上不下,主腐熟水穀,其治在臍膀。下焦者,在臍下當膀胱上口,主分別清濁,出而不納,以傳水穀,其治在臍下二寸。
蓋三焦者,通三氣而言之。其下焦者,原氣之府,五臟六腑之本,十二經脈之根。臍下右門穴,為三焦之幕,幕者諸氣之所以會聚,聚而復分於十二經,為手少陽合手厥陰,為表裡,其在六氣為之相火,其所王稟住居臍下,當臨膀胱上口,清濁由此而分,出而不納,粹然熏和之氣上入於中。
白話文:
三焦是食物飲料流通的道路,也是氣體生長與終結的地方。上焦從心到膈肌,位於胃的頂部,主要負責接收食物但不輸出,其治療部位在羶中(玉堂下一寸六分,即兩乳間的凹陷處)。中焦在胃的中間部分,不上下移動,主要負責消化食物,其治療部位在臍周(腹部中央)的膀胱位置。下焦位於臍下,膀胱的頂端,主要負責區分清濁,排出而不接收,以傳遞食物,其治療部位在臍下二寸。
總之,三焦是通貫三種氣體的稱呼。下焦是原氣的庫存地點,五臟六腑的根本,十二經脈的基礎。臍下的右門穴,是三焦的門戶,門戶是各種氣體聚集的地方,然後再次分散到十二經脈,成為手少陽與手厥陰的合流,表裡相應。在六種氣體中,它代表相火,其主宰位置在臍下,對應著膀胱的頂端,清濁由此分開,排出而不接收,純粹的和諧之氣上升進入中焦。
中焦之位居於中脘,位成土德,發越沖和,翕受五穀,腐熟於中,變化精微,內養於神,外為柔軟,以固於筋。中焦既治,具氣上烘,入於膻中而為上焦。其位居於胃之上口,司於入納,氣宇平寧,襟膺開豁,喜樂由此而生,其氣之上,上窮必返,循環無已,則水穀之所入者,自上而中,自中而下,至於糟粕轉輸,傳而下,一無底滯,故云水穀之道路,氣之所終始。《脈經》曰:「三焦無狀空有名,寄在胸中膈相應」是也。
白話文:
中焦位於中脘的位置,具有土性的特徵,能夠散發出溫暖和平靜的能量,接受各種食物進入身體,在中間進行消化和吸收,並將這些營養物質轉化成為細膩的精華,供應給精神系統使用。當中焦的功能正常時,能量會向上流動,進入到心臟所在的部位,形成上焦。上焦位於胃上方的入口處,負責接收食物進入身體,保持情緒穩定、心情愉快,並且使整個胸部舒暢開放。當能量從上焦上升到最高點後,就會向下返回,不斷地循環往復,這樣就能夠確保所有的食物都能夠被正確地運送到各個器官之中,並經過適當的處理之後排出體外。因此,可以說中焦就是人體中的食物通道,也是能量活動的重要場所。這段話出自《脈經》,其中提到“三焦沒有固定的形態,只是一個名稱而已,它們寄存在胸腔之間,與隔膜相互對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