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要數》~ 二陽病
二陽病
1. 二陽病
經曰:二陽之病發心脾,有不得隱曲,女子不月。釋之者謂:男子則脾受之,而味不化,故少精;女子則心受之,而血不流,故不月。分心脾為男女各受立說。竊獨謂不然。夫二陽,陽明也,胃與大腸之脈也。腸胃有病,心脾受之,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。
雖然脾胃為合,胃病而及脾,理固宜矣,大腸與心本非合也,今大腸而及心,何哉?益胃為受納之府,大腸為傳化之府,食入於胃,濁氣歸之,飲入於胃,輸精幹脾者,以胃之能納,大腸之能化耳。腸胃既病,則不能受,不能化,心脾何所資乎?心脾既無所資則無以運化而生精血矣。
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,則男為少精,女為不月矣。心脾當總言,男女不當分說,至隱曲、不月方可分說耳。若如釋者之言,則男之精獨資於脾,而不資於心;女之血獨資於心,而不資於脾,有是理耶?益男女精血,皆由五臟六腑之相養而後成,可謂之男精資於脾,女血資於心乎?經本曰男女皆有心脾之病,但在男子則隱曲之下利,女子則月事之不來耳。
白話文:
[二陽病]的解釋如下:
古籍上寫道:二陽之病影響到的是心和脾,會導致人無法抑制地表現出某些症狀,對女性來說,可能會導致月經停止。進一步解釋這句話的人認為:如果是男性受到這種病的影響,則會影響到脾臟,使得食物的味道無法正常消化吸收,因此精氣減少;如果是女性受到影響,則會影響到心臟,導致血液循環不順,進而導致月經停止。這樣把心和脾的影響區分開來,認為男性和女性分別受到不同的影響。
但我認為這樣的解釋並不恰當。所謂的二陽,指的是陽明經絡,即胃和大腸的脈絡。當腸胃生病時,心和脾也會受到影響,「發心脾」就是說疾病會擴散到心和脾。
雖然脾胃是一起工作的,胃病影響到脾,這是合理的,但大腸和心並沒有直接關聯,為什麼大腸的病會影響到心呢?這其實是因為胃是負責接收食物的器官,大腸是負責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的器官。食物進入胃中,廢物被胃處理,飲料進入胃中,精華部分則被輸送到脾臟,這是因為胃能夠接收食物,大腸能夠消化食物。一旦腸胃生病,就無法正常接收和消化食物,那麼心和脾怎麼可能得到足夠的養分呢?如果心和脾得不到足夠的養分,那就無法運作,也就無法產生精氣和血液了。
所以,當腸胃生病,心和脾受到影響,男性可能會出現精氣不足的情況,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停止的情況。心和脾應該一起討論,而不是分開來談論男性和女性。只有在談論「無法抑制的症狀」和「月經停止」的時候,才需要區分性別。如果按照先前的解釋,就會得出男性精氣只來自脾臟,不來自心臟;女性血液只來自心臟,不來自脾臟的結論,這合理嗎?事實上,男性的精氣和女性的血液,都是由五臟六腑互相滋養而形成的,我們怎能單獨說男性的精氣來自脾臟,女性的血液來自心臟呢?古籍原本的意思是,無論男女,都可能有心和脾的疾病,只是男性可能會有下痢等無法抑制的症狀,女性可能會有月經停止的情況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