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澄

《不居集》~ 上集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上集卷之三 (1)

1. 下集卷之十六

2. 疑慮

3. 總論

吳澄曰:過慮成虛勞者,病人心志不定,疑盧交加,擇醫靡所適從,服藥每多疑忌,畏首畏尾,朝暮紛更,其故何也?蓋未病之先,素性豈無嗜欲;既病之後,耿耿實怯於衷。故每喜補而憚攻,又諱人言虛勞二字,性情偏拗,喜用降火而滋陰,此病人之疑慮也。

醫家見無一定,真偽不分,滿口胡猜,意隨病轉,或云虛而未損,或云恐變成勞,每順病者之情,藥多迎合其意,以致因循不救,病日益深,朝暮更醫,主持不定,此皆疑慮之過也。

蓋偶爾感冒,亦屬尋常,痰嗽失血,亦非奇病,何以遂至於成勞?亦何以遂至於不起?蓋緣醫家多疑,所見不確,湯藥亂施;病家多疑,擇醫不明,將症試藥,胃氣日傷,真元日損,以假病做成真病,不變虛勞不已也。

白話文:

[總論]

吳澄說:過度憂慮導致虛弱勞損的情況,病人的心智往往動搖不定,疑慮和焦慮交織,選擇醫生時難以決定,對服用藥物總是充滿懷疑和忌諱,瞻前顧後,早晚頻繁更換醫生,這是為什麼呢?這主要是因為在生病之前,他們本性上難免有各種慾望;生病後,心中總是耿耿於懷,害怕內心的脆弱。因此,他們常常喜歡補養而不願接受攻擊性的治療,同時又忌諱別人提到「虛勞」二字,性格頑固,偏好使用清熱降火和滋養陰分的療法,這就是病人的疑慮。

醫生方面,他們的診斷沒有定見,真假難辨,往往憑空猜測,診斷隨著病情變化,有的說病還未到損耗的程度,有的則擔心會發展成勞損,為了迎合病人的心理,開出的藥方往往順應病人的意願,導致病情一拖再拖,未能得到及時救治,病情逐漸加重,病人早晚更換醫生,治療方案無法穩定,這些都是由於過度疑慮造成的。

偶爾的感冒,原本是很平常的事,咳嗽、咯血也不是什麼罕見的疾病,為什麼會演變成勞損?為什麼會到無法康復的地步?這主要是因為醫生大多充滿疑慮,診斷不精確,隨意開藥;病人也充滿疑慮,選擇醫生不明智,試驗性地使用藥物,導致胃氣日漸受損,真元逐漸消耗,把原本不是大病的情況,最終弄成了真正的病,如果不發展成虛勞是不會停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