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澄

《不居集》~ 下集卷之十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下集卷之十五 (2)

1. 上餓下脹

凡人飲食多寡,脾胃所容,多有限量。嬉戲之輩,寸陰是惜,惟恐飢時不能就食,飲食不辨精粗美惡,勉力加餐。殊不知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脾胃一傷,肺氣先敗,日久月深,安有不成虛勞者乎?及其臨場,焚膏繼晷,不忍釋手,受飢受餓,面赤頭懸,茶水頻飲,小解必多,膀胱急脹,坐立不寧,猶欲苟延片刻,方勉起溺,急不待完,又復如是,以致上焦餓,下焦脹,中則火炎,攪亂氣血,水火不交。體實者或可無虞,弱者必成虛損。

白話文:

無論一個人吃得多或少,脾胃能承受的食物都有一定的限量。那些愛玩的人,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,只怕餓的時候無法及時進食,因此他們吃東西時並不會挑選食物的好壞與精細,只是一味地勉強多吃。

然而他們不知道,吃得過多會傷害腸胃。一旦脾胃受損,肺氣也會隨之衰弱,長此以往,怎麼可能不會發展成虛弱勞損的狀態呢?等到他們開始工作或學習,常常廢寢忘食,不肯放手休息,餓到臉色發紅、頭昏眼花,頻頻喝水,小便次數自然也增多,膀胱緊繃脹痛,坐立不安,卻還想再撐一會兒,直到實在忍不住才勉強起身去廁所,往往還沒解決完就又急著回來繼續工作,如此反覆,導致上半身處於饑餓狀態,下半身卻脹滿不適,身體中間部位則像被火燒一樣熱,擾亂了體內的氣血運行,使得水火不能相濟。

對於體質較好的人來說,或許可以不必太擔心,但體質較弱的人,必然會因此造成身體的虛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