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澄

《不居集》~ 下集卷之首 (4)

回本書目錄

下集卷之首 (4)

1. 論虛損傳變

勞者勞於形氣,傷者傷於形容。飢飽過度則傷脾,思慮過度則傷心,色欲過度則傷腎,起居過度則傷肝,喜怒憂愁過度則傷肺。又風寒暑濕則傷於外,飢飽勞役則傷於內。晝感之則病營,夜感之則病衛。營衛經行,內外交運,而各從其晝夜。始勞於一,一起於二,二傳於三,三通乎四,四干其五,五復犯一。

一至於五,邪氣乃深,其氣自失,使人肌肉消,神氣弱,飲食減。行步難。及其如此,雖有命不能生也。

澄按:古時虛損,或三年,或五載,或數十年。何今人之虛損,輕則一年,重則不過數十日而殞,其故何耶?蓋古時之症,真虛損也;今人之病,假虛損也。真則難醫,而藥餌猶可調攝。假則易治,而藥多誤施。譬諸梨、棗水果之類,欲漬則自內達外,一層一層漸漸爛出,方及於皮,有似內損之症。

若鬱閉器中,或感冰麝酒器,則自外及內,不過一宿,而皮肉俱腐矣。有似外損之症,所以為日無多。不似內損,尚可遷延歲月也。而前賢立論,又皆以五勞、六極、七傷、真陰、真陽之說著書行世,而並無外損之名。時醫不明,而又專以滋陰降火治之,是何異於梨果而鬱閉於器中耶?病者甚多,愈者甚少,死者甚眾,今日之大弊也,不得不辨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討論的是身體各種過度勞損導致的健康問題,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不同的臟腑。例如,身體和氣力的過勞會損害身體,情緒的過度波動會影響外貌。飲食過度會傷害脾臟,過度思考會傷害心臟,過度性行為會傷害腎臟,生活作息不正常會傷肝,情緒的喜怒憂愁過度會傷肺。此外,風、寒、暑、濕等外部環境因素會對身體造成外在傷害,而飢餓、飽食、過勞等則會對身體內部造成傷害。白天受到的影響會影響血液循環系統,夜晚受到的影響會影響保護系統。當這些系統運作,且內外相互影響時,它們會各自跟隨日夜的節奏。開始時可能隻影響一個臟腑,但隨後會影響到第二個,再傳遞到第三個,最後影響到第四和第五個,即五臟全部。

當五臟全部受損,邪氣就會深入,導致人體自身氣血失去平衡,使人肌肉消瘦,精神萎靡,食慾下降,行走困難。一旦到了這種地步,即使有天賦的生命力,也無法繼續生存。

古人對於虛損的理解,可能是長達三年、五年,甚至數十年的過程。然而,現代人的虛損,輕微的可能一年,嚴重的可能只需幾十天就會致命,這是為什麼呢?古人所說的虛損是真正的虛損,而現代人的疾病,卻往往是表面的虛損。真正的虛損很難治療,但還可以通過藥物調理。表面的虛損雖然容易治療,但往往因為錯誤使用藥物而變得更糟。這就像水果,如果要使其腐爛,會從內向外,一層一層慢慢腐爛,最後才會影響到皮,類似於內損的情況。

但如果水果被封閉在容器中,或者受到冰、麝香、酒精等刺激,那麼腐爛就會從外向內發展,一夜之間,皮和肉都會腐爛。類似於外損的情況,所以時間不會太久。不像內損,還可以拖延幾個月甚至幾年。然而,前輩們的理論,都是以五勞、六極、七傷、真陰、真陽的說法寫書,並沒有提到外損的概念。現在的醫生不瞭解這一點,反而專門用滋陰降火的方法來治療,這與把水果封閉在容器中使其腐爛有何不同?病人很多,治好的很少,死亡的很多,這是目前的大問題,不得不加以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