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中川成章

《證治摘要》~ 卷下 (2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下 (25)

1. 疥癬臁瘡

葛根加反鼻湯或加大黃,桂枝加黃耆反鼻湯,濕疥重者。發表後。用此。

六物解毒湯,疥瘡出膿久不已者。土茯苓上品多用有效。(有持)

蓖麻子散,元聖膏,蜞針,按疥瘡初發。香川氏用排毒劑。和田氏用浮萍散。本間氏用五物解毒湯。即四物解毒加荊芥湯也。

病因考疥癬門云。治方土茯苓劑。食雞肉及鼠肉。則能發早愈。禁外傅藥。和田氏云。疥瘡初發用發表之藥。七八日後用解毒劑。瘍科瑣言云。疥瘡初發。宜發表。多食鼠肉狐肉。即能發也。行余醫言。疥瘡門云。若用外敷藥愈之。或浴冷泉取速效者。甚則直成暴水脹而死。

,證治要訣云。瘡癬疥。此雖皮膚小疾。不足為害。然瘡有惡瘡。癬有頑癬。疥癆噆膚。尤為煩擾。甚至經年累月。不能脫灑。凡病此者。不當專用外傅藥。須內宣其毒可也。按濕疥重者。初起與葛根加反鼻湯。半月或一月許。時時食雞肉鹿肉等。十分發而後。與桂枝加黃耆反鼻湯。

二三月或四五月。膿盡欲愈時。以蓖麻子散擦遍身。只當避頭面及頸腋下肘膝手掌足心陰處肛門邊。凡七日。休息一二日。而入浴桶與六物解毒湯半月許而止。是治濕疥之正法也。如此。則非止愈疥瘡。從來之宿疾。脫然而去。香川氏謂外瘡之發出者。最是喜事亦宜哉。正宗云。

夫疥者。微芒之疾也。發之令人搔手不閒。實煩擾之病也。思早愈之。而勿用七寶梅肉等。內攻而為暴水腫多至死者。慎哉慎哉。疥瘡初起。有可附子者。宜葛根加朮附湯。凡濕疥出膿時盜汗出。故用桂枝加黃耆反鼻湯。又幹疥雖輕者。遠浴。五六月而後。可擦蓖麻子散。

決無內攻之患。或與葛根加荊芥湯。又疥瘡漸瘥。手足處處結聚。而出膿者。宜貼元聖膏於瘡上。或施蜞針妙也。頑癬初起。未蔓延時。貼元聖膏於瘡上。後施蜞針。或亂刺去惡血。內服葛根加大黃湯。臁瘡者。施蜞針。又貼元聖膏。或亂刺而出血。內服葛根加大黃湯。

,按香川氏謂疥癬臁瘡及腎囊風。禁外敷速愈藥。並溫泉者。確言也。予往往見犯此禁而死者。可慎。方輿載浮萍散。及苦參一味湯。四順湯。再造散。治臁瘡楊梅皮湯。

(堀留)和泉屋清助妻。年五十。頭上悉生小瘡。膿汁凝固。成痂不得梳者。一年。醫二三輩。療之不愈。請予。予與葛根加大黃湯。以剪刀除去百會穴處膿汁凝固成痂者。徑三寸。貼元生膏。日取毒水。六七日。糜爛處。施蜞針十餘枚。去惡血。復施元生蜞針。如前三次。則膿汁盡。落痂一月而全愈。此症元生之功大。

白話文:

[疥癬臁瘡]

對於疥癬和臁瘡的治療,使用葛根加反鼻湯或是加入大黃,或是使用桂枝加黃耆反鼻湯,主要適用於濕疥較嚴重的情況。在發汗後,再使用這些藥方。

六物解毒湯適用於疥瘡化膿久久無法痊癒的情況。土茯苓是非常有效的草藥,可以大量使用。(有持)

蓖麻子散、元聖膏、蜞針,可用於疥瘡剛開始發作的時候。香川氏建議使用排毒劑,和田氏推薦浮萍散,而本間氏則推薦使用五物解毒湯,這是四物解毒湯加上荊芥湯的組合。

根據病因考疥癬門的記載,治療疥癬的方子中,土茯苓是很重要的成分。食用雞肉和鼠肉有助於病情快速恢復,但應避免外敷藥物。和田氏認為,疥瘡剛開始時,應使用發汗的藥物,在七八天後再使用解毒劑。瘍科瑣言也提到,疥瘡初期應使用發汗藥物,且多吃鼠肉、狐肉可以促進病情的發作。

證治要訣中指出,瘡癬疥雖然是皮膚的小病,但若處理不當,如惡瘡、頑癬、疥癆等,仍可能造成長時間的困擾。對於這種情況,單純使用外敷藥物是不夠的,必須由內而外排除毒素。

對於濕疥較重的患者,剛開始應使用葛根加反鼻湯,大約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,同時應大量攝取雞肉、鹿肉等,待病情完全發作後,再改用桂枝加黃耆反鼻湯。

二到三個月,或是四到五個月後,當膿液已經排乾淨,接近痊癒時,可以使用蓖麻子散全身擦拭,但應避開頭臉、頸部、腋下、肘部、膝蓋、手掌、腳掌、私處以及肛門周圍。每七天休息一二天,然後泡澡,加入六物解毒湯,大約持續半個月。這是最正確的治療濕疥的方法。這樣做,不僅可以治好疥瘡,連帶的其他慢性病也可能一同消失。香川氏認為,外瘡的爆發,實際上是一件好事。

正宗提到,疥癬雖然是小病,但發作時讓人無法停止抓癢,確實是一種困擾。想要快速康復,不要使用七寶梅肉等藥物,內攻過度可能會導致急性水腫,甚至死亡,必須小心。疥瘡剛開始時,如果可以使用附子,應使用葛根加朮附湯。對於濕疥出膿時出汗的患者,應使用桂枝加黃耆反鼻湯。對於乾疥的輕度患者,應避免泡澡,至少要等到五六個月後,才能使用蓖麻子散。

對於逐漸好轉的疥瘡,如果手腳出現結節並化膿,應在瘡上貼上元聖膏,或是使用蜞針,非常有效。對於頑固的癬,剛開始時未蔓延,應在瘡上貼上元聖膏,再使用蜞針,或進行惡血清除。內服葛根加大黃湯。臁瘡的患者,應使用蜞針,貼上元聖膏,或進行惡血清除,內服葛根加大黃湯。

香川氏提到,對於疥癬、臁瘡和腎囊風,應避免使用外敷藥物和溫泉,這是明智的建議。我經常看到違反這個規則的人因此死亡,必須小心。方輿中記載了浮萍散、苦參一味湯、四順湯、再造散,以及楊梅皮湯,都可用於治療臁瘡。

以和泉屋清助的妻子為例,她50歲,頭上長滿小瘡,膿液凝固成硬殼,使得她無法梳頭,已經有一年了。經過兩三位醫生的治療,但病情未見好轉。我建議她使用葛根加大黃湯,並用剪刀清除百會穴附近凝固的膿液和硬殼,大約三寸範圍,再貼上元生膏,每天排出毒水。六七天後,對糜爛部位使用十幾枚蜞針,清除惡血,再貼上元生膏和蜞針,重複三次後,膿液全部排出,硬殼也在一個月後完全脫落,病情完全恢復。這個案例顯示,元生膏的功效非常顯著。

2. 痔(脫肛)

當歸芍藥散加人參地黃湯,芎歸膠艾加三七湯,瀉心湯,斷截痔漏腸痔。則宜用加味歸芍散料。若出血過多。則用膠艾加三七湯。三七廣東人參也。

桂枝茯苓丸料合瀉心湯,桂茯丸料合黃連解毒湯,腸痔。脫肛痔。與桂茯瀉心合方。又內痔不宜大黃劑者。與桂茯解毒合方。脫肛痔陽症。大腫而疼痛者。用桂茯瀉心合方。腫上施蜞針而出血。屢試屢效。(本事方續集論脫肛痔)

桃花湯(傷寒論),脫肛痔陰症。無疼痛,焮腫之患。平生只有便信。屢如廁。裡急後重。而大便不通。唯脫肛。脫肛則便信暫止。歸則復如廁。一日數行。漸漸脫肛長大。後每度下血。面色萎黃。宜此湯。或云柴胡去半夏加耆歸升麻赤石脂湯。神驗。

芎歸膠艾湯,黃連解毒湯,紅礬丸(家方),脈痔者無痛。下血一次一二合。或三四合。俗稱波志利痔。宜撰用此二湯。虛里動高者。兼用紅礬丸。又有世俗稱切痔及裂痔者。此亦大便交點血者也。酒客多此症。大便則痛甚。肛門破裂也。不宜大黃劑。宜桂茯解毒合方。或歸芍散解毒合方。且灸長強。每日一百壯。

大黃牡丹皮湯,內痔。無腸內破裂。但痛甚者。催痔漏之兆也。宜與此湯。雄黃薰(金匱),苦參湯(金匱),患痔人。肛門生蟲。謂之蟲痔。宜撰用此二方。苦參湯金匱不載方。金鑑載之。苦參一升。以水一斗。煎取七升。去滓。熏洗。日三。

六物解毒湯,七寶丸,黴痔用此二方。(看法詳於本書)

蜞針,脫肛痔及牡痔。施之有效。予素有牡痔。發則以水蛭八九枚。令咂患處。不愈。則次日亦施之。即愈。

辰砂膏(家方),治一切痔痛。椰子油,辰砂,上二味。冬時直合和攤於綿片。貼之。夏時加黃蠟適宜。內痔入此膏於肛門內。

治痔方(千金),以蒲黃水服方寸匕。日三。(外臺云治痔疾每大便常有血者)

治五痔小香連丸方(聖濟),黃連(麩炒焦黃色),上一味為末。以雞子清和。丸梧子大。每服十五丸。溫酒下十服取效。

治血痔地榆散(聖濟),地榆(銼),上一味。搗羅為散。每服二錢匕。飯飲調下。日三服。

和田氏云。一切痔疾。除脫肛皆金鈴散有效。兼用於解毒劑等可也。(金鈴散牽牛子一味也),病因考云。今之下血者。多痔也。內痔痛甚者。後為漏也。又云。脫肛痔中之一症也。痔不下血者。灸腰眼八髎。脫肛者。宜餌食大牢及兔雞卵。說約。痔漏脫肛門。家方解毒劑馬膏。

或熊膽豬脂之類點之。肛脫者塗之。以綿推入。食療。鱉肉、牛肉、雞肉、雞卵。灸。溫泉、兔肉。

治痔方(千金),塗熊膽取瘥止。神良。一切方皆不及此。

鮒魚泥,治痔痛,鮒魚去鱗腸為泥。塗痛處。

治痔痛,蝸牛四五十頭。以麻油煮。以為膏為度(沼氏蝸牛霜傅之)

白話文:

痔(脫肛)

治療痔瘡(脫肛),可用當歸芍藥散加人參地黃湯、芎歸膠艾湯加三七湯、瀉心湯。如果是腸痔,脫肛的痔瘡,適合加味當歸芍藥散。如果出血過多,則用芎歸膠艾湯加三七湯(三七是廣東人參)。

桂枝茯苓丸合瀉心湯,或桂枝茯苓丸合黃連解毒湯,適用於腸痔、脫肛痔。脫肛痔屬於陽證,腫脹疼痛的,用桂枝茯苓丸合瀉心湯;腫脹處可用水蛭針放血,屢試屢效。

桃花湯(出自《傷寒論》)適用於脫肛痔陰證,沒有疼痛和腫脹,只有便意頻頻,裡急後重卻大便不通,只有脫肛,脫肛後便意暫時停止,歸位後又如廁,一天多次,脫肛漸漸增大,後來還會出血,面色萎黃。也有人說柴胡去半夏加黃耆、歸尾、升麻、赤石脂湯效果神奇。

芎歸膠艾湯、黃連解毒湯、紅礬丸(家傳偏方),適用於脈痔,無痛,一次出血一至四合(約20-80ml),俗稱波志利痔。虛弱裡熱者,可同時服用紅礬丸。切痔、裂痔,也是大便帶血,酒客多見此症,大便時疼痛劇烈,肛門破裂,不宜用大黃,可用桂枝茯苓丸合黃連解毒湯,或當歸芍藥散合黃連解毒湯,並灸長強穴,每天一百壯。

大黃牡丹皮湯適用於內痔,沒有腸內破裂,但疼痛劇烈,有痔漏的徵兆,可用此湯。雄黃薰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)、苦參湯(出自《金匱要略》,方劑內容見於《金鑑》),適用於肛門生蟲的蟲痔。苦參湯:苦參一升,水一斗,煎至七升,去渣,熏洗,每日三次。

六物解毒湯、七寶丸,適用於黴痔(詳細內容見本書)。

水蛭針,適用於脫肛痔和牡痔,效果很好。我曾患牡痔,用八九條水蛭吸患處,未愈,次日再施,即愈。

辰砂膏(家傳偏方),治療一切痔瘡疼痛。椰子油、辰砂,兩種藥材冬季直接混合塗抹於棉片上,貼敷;夏季加黃蠟適量。內痔可將藥膏放入肛門內。

《千金要方》治痔方:服用蒲黃水一寸匕,每日三次。(《外台秘要》說治療痔瘡,大便經常帶血者可用。)

《聖濟總錄》治五痔小香連丸方:黃連(麩炒至焦黃色)研末,用雞蛋清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五丸,溫酒送服,十劑見效。

《聖濟總錄》治血痔地榆散:地榆研末,每次服用二錢匕,飯後服用,每日三次。

和田氏說,一切痔瘡,除了脫肛,都可用金鈴散(牽牛子),配合解毒藥物。病因考證說,現在出血的多是痔瘡,內痔疼痛劇烈,將來會變成痔漏,脫肛也是痔瘡的一種。痔瘡不出血者,灸腰眼八髎穴;脫肛者,宜吃豬肉、兔肉、雞肉、雞蛋;灸溫泉,吃兔肉。

《千金要方》治痔方:塗抹熊膽,效果神奇,其他方法都比不上。

鮒魚泥:治療痔瘡疼痛,將鮒魚去鱗腸,製成泥狀,塗抹於疼痛處。

治療痔瘡疼痛:蝸牛四五十個,用麻油煮,製成藥膏(沼氏蝸牛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