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治方
五痹湯,治風寒濕之氣客留肌體,手足緩弱,麻痹不仁。
羌活,白朮,薑黃,防己(各二錢),甘草(炙,一錢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七片,水煎。病在上,食後服,病在下,食前服。
蠲痹湯,治冷痹,手足腰痛沉重,身體煩疼,背項拘急。一云治濕氣著於肌肉,致榮衛之氣不榮,令人痹而不仁,發為肉痹。
當歸(酒浸),黃耆,防風(各二錢半),羌活,赤芍藥(酒炒),薑黃(酒炒),甘草(各五分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、棗二枚,水煎,食前服。一方無防風。
甘附散,治五種痹痛,身體臂間發作不定者。
黃耆,白朮,當歸,熟地(砂仁炒),川芎,柴胡,防風,附子,桂心,甘草(各等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濟生防風湯,治血痹、肌痹、皮痹。防風(一錢),當歸,赤茯苓,獨活,赤芍藥,黃芩,秦艽(各五分),甘草,桂心,杏仁(去皮尖,各二分半)
上㕮咀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不拘時服。
濟生茯苓湯,治停蓄支飲,手足麻痹,多睡眩冒。
半夏,赤茯苓,陳皮(各二錢),枳殼(麩炒),桔梗,甘草(炙,各一錢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,不拘時。
宣明茯苓湯,治寒氣勝者為痛痹,四肢疼痛,拘攣浮腫。
赤茯苓,桑白皮(各二兩),防風,官桂,川芎,芍藥,麻黃(去節,各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五錢,加棗一枚,水煎服,以姜粥投之,汁泄為度。
川芎茯苓湯,治濕氣勝者為著痹,留注不去,四肢麻木,拘攣浮腫。
赤茯苓(一錢半),桑白皮,防風,蒼朮(米泔浸一宿,炒),當歸(酒洗),芍藥(煨),麻黃(各一錢),川芎(一錢二分),官桂(五分),甘草(炙,四分)
上銼,每服五錢,加棗三枚,水煎,溫服。如欲汗,以粥投之。
宣明麻黃湯,治熱痹,肌肉熱極,體上如鼠走,唇口反縱,皮色俱變,兼諸風證。
升麻(三錢),茯神(去木),人參,防風,犀角(鎊),羚羊角(鎊),羌活(各一錢),官桂(三分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,入竹瀝少許,溫服。
茯神湯,治心痹,神思昏塞,四肢不利,胸中煩悶,時復恐悸。
茯神,羌活,麻黃(去根節),麥門冬(去心),龍齒(各一兩),遠志(去心),犀角屑,薏苡仁,人參,蔓荊子,防風(各七錢半),赤芍藥,甘草(炙,各五錢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加生薑五片,水煎,不拘時服。
舒筋散,治臂痛,亦治腰下疾。
片子薑黃(四兩),甘草(炙),羌活(各一兩),白朮,海桐皮,當歸,赤芍藥(各三兩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服。如腰以下,空心服,腰以上,食後服。
行濕流氣散,治風寒濕氣痹證,身如板夾,麻木不仁,或手足痠軟。
白話文:
[治方]
五痹湯: 治療風寒濕邪滯留肌體,導致手足無力、麻木不仁的症狀。藥方:羌活、白朮、薑黃、防己(各二錢),甘草(炙,一錢)。一劑藥,加生薑七片,水煎服。病在上半身,飯後服用;病在下半身,飯前服用。
蠲痹湯: 治療寒痺,症狀為手足腰部疼痛沉重,身體煩痛,背部肌肉僵硬。也用於治療濕邪侵犯肌肉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造成麻木、肌肉疼痛的症狀。藥方:當歸(酒浸)、黃耆、防風(各二錢半),羌活、赤芍藥(酒炒)、薑黃(酒炒)、甘草(各五分)。一劑藥,加生薑五片、大棗二枚,水煎,飯前服用。另有一方不含防風。
甘附散: 治療五種痺痛,症狀在身體和手臂之間不定時發作。藥方:黃耆、白朮、當歸、熟地(砂仁炒)、川芎、柴胡、防風、附子、桂心、甘草(各等分)。研磨成粉末,水煎服。
濟生防風湯: 治療血痺、肌痺、皮痺。藥方:防風(一錢),當歸、赤茯苓、獨活、赤芍藥、黃芩、秦艽(各五分),甘草、桂心、杏仁(去皮尖,各二分半)。將藥材研磨,一劑藥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,不拘時服用。
濟生茯苓湯: 治療體內積聚水液,導致手足麻木、嗜睡、頭暈目眩的症狀。藥方:半夏、赤茯苓、陳皮(各二錢),枳殼(麩炒)、桔梗、甘草(炙,各一錢)。一劑藥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,不拘時服用。
宣明茯苓湯: 治療寒邪盛導致的疼痛性痺症,症狀為四肢疼痛、拘攣、浮腫。藥方:赤茯苓、桑白皮(各二兩),防風、官桂、川芎、芍藥、麻黃(去節,各一兩)。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棗一枚,水煎服,用薑粥送服,直到藥液排出為止。
川芎茯苓湯: 治療濕邪盛導致的著痺,症狀為濕邪停滯不去,四肢麻木、拘攣、浮腫。藥方:赤茯苓(一錢半),桑白皮、防風、蒼朮(米泔浸泡一夜,炒)、當歸(酒洗)、芍藥(煨)、麻黃(各一錢),川芎(一錢二分),官桂(五分),甘草(炙,四分)。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棗三枚,水煎溫服。如果需要發汗,用粥送服。
宣明麻黃湯: 治療熱痺,症狀為肌肉發熱,感覺像老鼠在身上跑,嘴唇和口腔歪斜,皮膚顏色改變,以及其他風證。藥方:升麻(三錢),茯神(去木)、人參、防風、犀角(鎊)、羚羊角(鎊)、羌活(各一錢),官桂(三分)。一劑藥,加生薑三片,水煎,加入少量竹瀝,溫服。
茯神湯: 治療心痺,症狀為精神恍惚、四肢無力、胸悶煩躁、時有恐懼心悸。藥方:茯神、羌活、麻黃(去根節)、麥門冬(去心)、龍齒(各一兩),遠志(去心)、犀角屑、薏苡仁、人參、蔓荊子、防風(各七錢半),赤芍藥、甘草(炙,各五錢)。將藥材研磨,每次服用五錢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,不拘時服用。
舒筋散: 治療手臂疼痛,也治療腰部以下的疾病。藥方:片子薑黃(四兩),甘草(炙)、羌活(各一兩),白朮、海桐皮、當歸、赤芍藥(各三兩)。將藥材研磨,每次服用一兩,水煎服。如果病在下腰部以下,空腹服用;如果病在上腰部以上,飯後服用。
行濕流氣散: 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證,症狀為身體僵硬如木板,麻木不仁,或手足痠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