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十七 (6)

1. 治腳氣屬濕熱方

上為末,豬腰子一個,去皮膜切片,用藥四錢放在內,濕紙包定,煨熟,空心米飲送下。量虛實加減,服後便伸直兩腳如行,下便利者,只吃白粥一二日為妙。

夢中神授方,治腳氣神效。

木鱉子(去殼,麩炒,切碎再炒,用皮紙去油盡為度),厚桂(各一兩)

上同為細末,熱酒調服,以得醉為度,蓋覆得汗即愈。

治腳氣方,治腳氣上攻,流注四肢。結成腫核不散,赤熱焮痛及療一切腫毒。

用甘遂為末,以水調,敷腫處,卻濃煎甘草湯服之,其腫即散。二物本相反,須兩人置各處安頓,不可相和,和則不驗。清流中子韓詠苦此,只一服,病者十去七八,再服而愈。

白話文:

治腳氣屬濕熱方:

將豬腰子一個去皮膜切片,加入四錢藥材(藥材種類未說明),用濕紙包好,煨熟後空腹食用,米湯送服。藥量可根據病情增減。服藥後如果能輕鬆伸直雙腳行走,且排便順暢,則只需吃白粥一兩天即可。

夢中神授方:此方治療腳氣效果神奇。將木鱉子(去殼,用麩皮炒過,切碎再炒,用皮紙吸去多餘油分)和厚朴(各一兩)研磨成細粉,用熱酒送服,直至服藥者微醉為止。蓋好被子,出汗即可痊癒。

治腳氣方:此方治療腳氣上竄,蔓延四肢,形成腫塊不消,紅腫熱痛,以及各種腫毒。將甘遂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後敷在腫脹處,同時服用濃煎的甘草湯。腫脹即可消散。甘遂和甘草藥性相反,需分開處理,不可混合,否則療效不佳。清流中子韓詠曾以此方治療,一劑藥就能治癒七到八成的病人,兩劑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