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十六 (7)

1. 治虛冷疝方

神聖代針散

乳香,沒藥,當歸,香白芷,川芎(各半兩),蚖青(一兩,去翅足,即青紅娘子)

上為細末,更研,每服一字,病甚者半錢。先點好茶一盞,收撒藥末在茶上,不得吹攪,立地細細急呷之。心驚欲死者,小腸氣搐得如角弓,膀胱腫硬,一切氣刺虛痛,並婦人血癖,血迷,血暈,血刺衝心,胎衣不下,難產,但一切痛疾,服之有大神效,只是要詳疾證用藥。

元蠍散,治小腸疝氣。

元胡索(鹽炒,五錢),全蠍(一錢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酒調服。

荔核散,治腎大如斗,三劑除根。

荔枝核,茴香,青皮(等分)

上銼散,炒令黃色,勿焦,傾地上出火毒,為末,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

馬功散,治寒疝。

黑牽牛(頭末,一錢),小茴香(二錢半),木香(一錢)

上共為末,每服三錢,薑汁調下。

青木香丸

黑牽牛(炒取頭末,二兩),檳榔(二兩,粟米飯裹煨,去飯),青木香(半兩),破故紙(炒),蓽澄茄(各二兩)

上為末,水煮稀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熟水下。

蕩疝丸

黑牽牛(取頭末),破故紙(炒),小茴香(炒),川楝子(去核,炒,各一兩),青皮,陳皮(各三錢),莪朮,木香(各四錢)
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

神妙丸,治疝氣,小腸氣,膀胱氣,盤腸氣,水腎氣,偏墜。

硫黃(溶化,傾入水中,撈起研細末,三分),荔枝核(打碎,炒黃色,一錢半),川芎(鹽水煮,撈起切片,五分),大茴香(一錢半),吳茱萸(鹽酒炒),木香,沉香,乳香,橘核(各一錢)
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湯下,酒亦可。

三香酒,治偏墜氣極痛者,一服即愈。

南木香,小茴香,八角茴香,川楝肉(各三錢)

上合作一服,鍋內炒至香,入連須蔥白五根,用水一碗淬入鍋內,以碗罩住,候煎至半碗取,去渣,加好酒半碗合和,入炒鹽一茶匙,空心熱服,神效。

豬脬丸,治諸疝,除根。

用黑雄豬腰子一對,不見水,去膜切碎,以大小茴香末各二兩,同豬腰拌勻,再以前豬尿脬一個,入腰子於內,扎定,用酒三碗,於砂鍋內懸煮至半碗,取起焙乾為末,將余酒打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酒下。

竹茹湯,治交接勞復,卵腫腹痛欲絕。

用竹茹一兩,水煎濃汁,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虛冷疝方

神聖代針散:治療各種疼痛疾病,尤其有效於小腸疝氣、膀胱腫脹疼痛、婦女血症(血瘀、血迷、血暈、血刺衝心)、胎衣不下、難產等。藥物組成:乳香、沒藥、當歸、白芷、川芎(各半兩)、蚖青(一兩,去翅足)。將藥物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字(約0.3克),病情嚴重者可服用半錢(約1.5克)。服用方法:先準備好一杯熱茶,將藥末撒在茶面上,不要吹動或攪拌,立即慢慢喝完。

元蠍散:治療小腸疝氣。藥物組成:元胡索(鹽炒,五錢)、全蠍(一錢)。將藥物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(約3克),用酒送服。

荔核散:治療腎臟腫大如斗,三劑可根治。藥物組成:荔枝核、茴香、青皮(等量)。將藥物切碎研磨,炒至黃色(不要炒焦),取出散去火毒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(約6克),用酒送服。

馬功散:治療寒疝。藥物組成:黑牽牛(取頭部研末,一錢)、小茴香(二錢半)、木香(一錢)。將藥物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(約9克),用薑汁送服。

青木香丸:治療疝氣。藥物組成:黑牽牛(炒取頭部研末,二兩)、檳榔(二兩,用米飯包裹煨熟,去米飯)、青木香(半兩)、破故紙(炒)、蓽澄茄(各二兩)。將藥物研成細末,用水煮成稀糊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溫開水送服。

蕩疝丸:治療疝氣。藥物組成:黑牽牛(取頭部研末)、破故紙(炒)、小茴香(炒)、川楝子(去核,炒,各一兩)、青皮、陳皮(各三錢)、莪朮、木香(各四錢)。將藥物研成細末,用酒煮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溫酒送服。

神妙丸:治療疝氣、小腸氣、膀胱氣、盤腸氣、水腎氣、偏墜等。藥物組成:硫黃(溶化後倒入水中,撈起研成細末,三分)、荔枝核(打碎,炒至黃色,一錢半)、川芎(鹽水煮後切片,五分)、大茴香(一錢半)、吳茱萸(鹽酒炒)、木香、沉香、乳香、橘核(各一錢)。將藥物研成細末,用酒煮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米湯或酒送服。

三香酒:治療偏墜氣痛,一劑即可見效。藥物組成:南木香、小茴香、八角茴香、川楝肉(各三錢)。將藥物一起炒香,加入連須蔥白五根及一碗水煎煮至半碗,去渣後加入半碗好酒和一茶匙炒鹽,空腹熱服。

豬脬丸:治療各種疝氣,可根治。藥物組成:黑雄豬腰子一對(去膜切碎)、大小茴香末(各二兩)、豬尿脬一個。將豬腰子和茴香末拌勻,放入豬尿脬中紮緊,用三碗酒在砂鍋中懸煮至半碗,取出焙乾研末,用剩下的酒打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酒送服。

竹茹湯:治療房事過度導致的卵腫腹痛。藥物組成:竹茹一兩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