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1)
卷五 (1)
1. 卷七十五
2. 腰痛
3. 論
選要,曰:夫腰者,腎之外候,一身所恃以轉移闔闢者也。蓋諸經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,腎氣一虛,腰必痛矣。腰痛有五,一曰陽氣不足,少陰腎衰,是以腰痛。二曰風痹,風寒濕著腰而痛。三曰腎虛,勞役傷腎而痛。四曰墜墮險地,傷腰而痛。五曰寢臥濕地而痛。又有三因,蓋太陽、少陽多中寒,少陰、厥陰多中風,陽明、太陰多中濕,此六經腰痛者,為外因也。若夫失志傷腎,鬱怒傷肝,憂思傷脾,此腰痛,為內因也。墜墮險地,傷腰而痛,為不外不內也。從其所由,不過汗下補瀉之法以療之耳。
東垣,曰:六元正紀論云:太陽所至為腰痛,又云:巨陽,即太陽也,虛則頭項腰背痛,足太陽膀胱之脈所過,還出別下項,循肩膊內,挾脊,抵腰中,故為病項如拔,挾脊痛,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是經氣虛則邪客之,痛病生矣。夫邪者是風熱濕燥寒皆能為病,大抵寒濕多而風熱少。然有房室勞傷,腎虛腰痛者,是陽氣虛弱,不能運動故也。經云:腰者腎之府,轉搖不能,腎將憊矣,宜腎氣丸、茴香丸之類,以補陽之不足也。膏粱之人,久服湯藥,醉以入房,損其真氣,則腎氣熱,腎氣熱,則腰脊痛而不能舉,久則髓減骨枯,發為骨痿,宜六味地黃丸、滋腎丸、封髓丸之類,以補陰之不足也。《靈樞經》云:腰痛上寒,取足太陰、陽明。上熱,取足厥陰。不可俯仰,取足少陽。蓋足之三陽,從頭走足,足之三陰,從足走腹,經所過處,皆能為痛。治之者,當審其何經所過分野,循其空穴而刺之,審何寒熱而藥之。假令足太陽令人腰痛,引項脊尻背如重狀,刺其郄中、太陽二經出血,余皆仿此。彼執一方,治諸腰痛者,固不通矣。髀,音俾,股也。郄,音隙,空也。
丹溪,曰:腰痛有腎虛,有瘀血,有濕熱,有閃挫,有痰積。若脈大者,腎虛,用杜仲、龜板、黃柏、知母、枸杞、五味之類為末,豬脊髓和丸服。脈澀者,瘀血,用補陰丸加桃仁、紅花。脈緩者,濕熱,用黃柏、杜仲、蒼朮、川芎之類。痰積作痛者,二陳加南星、半夏。腰曲不能伸者,針委中穴。凡諸痛皆屬火,不可用補氣藥,亦不可峻用寒涼藥,必用溫散之藥。人有痛,面上忽見紅點者,多死。又云:腎著為病,其體重,腰冷如冰,飲食如故,腰重如物在腰,治宜流濕,兼用溫暖以散之。久腰痛,必用官桂以開之方止,其腹脅痛亦可。
丹溪活套,云:凡因房勞辛苦而腰痛者,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五味子、杜仲之類,吞補腎丸或大補陰丸。因風寒濕流注經絡而作痛者,二陳湯加麻黃、蒼朮、川芎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之類。因閃挫跌撲,致死血流於本經而作痛者,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蘇木之類。脈實、人壯盛者,大承氣湯加桂下之安。有因醉飽入房太甚,而酒食之積乘虛流入於本經,致腰痛難以俯仰,四物湯合二陳湯加麥櫱、神麯、杜仲、黃柏、官桂、砂仁、葛花、桔梗之類。
白話文:
[論]
腰痛是腎臟外在的表現,也是全身轉動和活動的依賴。因為所有經脈都經過腎臟,並與腰脊相連,所以腎氣虛弱,腰部必然疼痛。腰痛可分為五種:一是陽氣不足,少陰腎衰弱,導致腰痛;二是風痹,風寒濕邪侵襲腰部而疼痛;三是腎虛,勞累損傷腎臟而疼痛;四是從高處跌落或險峻之地受傷,導致腰痛;五是睡卧潮濕之地而疼痛。此外還有三種原因:太陽、少陽經脈多受寒邪侵襲,少陰、厥陰經脈多受風邪侵襲,陽明、太陰經脈多受濕邪侵襲,這六經引起的腰痛屬於外因。至於因志向受挫損傷腎臟,鬱怒損傷肝臟,憂思損傷脾臟等導致的腰痛,則屬於內因。從高處跌落受傷引起的腰痛,則既非外因也非內因。治療腰痛,不外乎汗法、下法、補法、瀉法而已。
六元正紀論中提到:太陽經脈循行經過的部位出現問題會導致腰痛;巨陽經(即太陽經)虛弱,則頭項、腰背會疼痛。足太陽膀胱經脈循行經過頸項、肩膊內側,沿脊柱到達腰部,因此經氣虛弱,邪氣就會入侵,導致項部像被拔拉一樣,脊柱兩側疼痛,腰部像被折斷一樣,大腿無法彎曲。邪氣包括風、熱、濕、燥、寒,都能致病,但大多是寒濕邪氣,風熱邪氣較少。房事過度、勞累傷腎導致的腰痛,是因為陽氣虛弱,無法正常活動所致。古籍記載:「腰是腎臟的府邸,腰部轉動困難,說明腎臟已經衰弱了。」這類情況宜服用腎氣丸、茴香丸等溫補陽氣的藥物。飲食過於肥甘厚膩的人,長期服用湯藥,醉酒後行房事,損傷元氣,會導致腎氣虛熱,出現腰脊疼痛、陽痿等症狀,久之會導致骨髓減少、骨骼枯萎,出現骨痿等病症,此時應服用六味地黃丸、滋腎丸、封髓丸等滋補腎陰的藥物。《靈樞經》記載:腰痛伴有上寒,應取足太陰、陽明經穴;上熱,應取足厥陰經穴;不能俯仰,應取足少陽經穴。足三陽經脈從頭走足,足三陰經脈從足走腹,經脈循行經過的部位都可能產生疼痛。治療時,應仔細辨別是哪條經脈受損,在經脈循行的空穴處針刺,並根據寒熱虛實選用藥物。例如,足太陽膀胱經導致腰痛,會出現項部、脊柱、尻部、背部沉重感,應針刺郄中穴和太陽穴,並放血治療。其他情況也應以此類推。只執著於一種方法治療所有腰痛,是不正確的。
腰痛可分為腎虛、瘀血、濕熱、閃挫、痰積五種。脈象洪大者,為腎虛,可用杜仲、龜板、黃柏、知母、枸杞、五味子等藥物研末,與豬脊髓一起製成丸劑服用。脈象澀滯者,為瘀血,可用補陰丸加桃仁、紅花。脈象緩弱者,為濕熱,可用黃柏、杜仲、蒼朮、川芎等藥物。痰積導致疼痛者,可用二陳湯加南星、半夏。腰部彎曲不能伸直者,可針刺委中穴。各種疼痛都屬於火邪,不能使用補氣藥物,也不能峻猛使用寒涼藥物,必須使用溫和散寒的藥物。如果腰痛患者面部突然出現紅點,大多數會死亡。腎臟受邪氣侵襲導致的腰痛,患者會感覺腰部沉重,腰部冰冷如冰,飲食如常,但腰部沉重感明顯,如同有重物壓在腰部,治療應以利濕為主,並配合溫暖藥物散寒。久治不愈的腰痛,必須使用肉桂等溫通經絡的藥物治療,腹部、脅肋疼痛也可如此治療。
凡因房事勞累、辛苦導致腰痛者,可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五味子、杜仲等藥物,並服用補腎丸或大補陰丸。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而導致腰痛者,可用二陳湯加麻黃、蒼朮、川芎、防風、羌活、獨活等藥物。因閃挫跌撲,導致瘀血流注經絡而疼痛者,可用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蘇木等藥物。脈象實證,體質壯實者,可用大承氣湯加桂枝。如果因醉酒飽食後房事過度,導致酒食積滯,乘虛流注經絡,引起腰痛,不能俯仰,可用四物湯合二陳湯加麥芽、神麴、杜仲、黃柏、肉桂、砂仁、葛花、桔梗等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