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七十 (1)
卷七十 (1)
1. 治風寒頭痛方
加味二陳湯,治諸頭痛,隨證加減。
陳皮,半夏,白茯苓,甘草,川芎,白芷(各一錢)
上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太陽經頭痛,惡風寒,脈浮緊,加羌活、麻黃、川芎。陽明自汗,發熱,惡寒,脈浮緩長,加升麻、葛根、白芷。渴者,宜合白虎湯加吳茱萸、白芷。少陽寒熱往來,脈弦,加柴胡、黃芩。
如三陽胸膈宿痰,痛久不止,令人喪明,宜合川芎茶調散探吐;太陰體重腹痛,脈沉必有痰,加蒼朮、南星;少陰寒厥,脈沉細,加附子、細辛;厥陰吐沫厥冷,脈浮緩,加吳茱萸;頭頂項背俱痛者,宜合羌吳萸湯。肥人加二術,瘦人加酒芩,風熱加蔓荊子、川芎、酒芩。苦頭痛加細辛,巔頂痛加藁本、升麻、防風。
因感冒而頭痛,加羌活、防風、藁本、升麻、柴胡、葛根之類。氣虛頭痛,加黃芩、人參。血虛頭痛,加川芎、芍藥、酒黃柏。
醫壘元戎方,治三陽頭痛。
羌活,防風,荊芥穗,升麻,葛根,白芷,石膏,柴胡,川芎,芍藥,細辛,蔥白(各等分)
上銼,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三五七散,治風寒入腦,陽虛頭痛。
防風(去蘆,四兩),山茱萸(去核),茯苓(各三兩),細辛(一兩五錢),乾薑(炮,三兩),附子(三個,炮去臍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食前調下。
羌活附子湯,治冬月大寒犯腦,令人腦痛,齒亦痛,名曰腦風。
麻黃,黃耆(各一錢),附子(炮),防風,白芷,殭蠶,黃柏(各七分),羌活,蒼朮(各五分),升麻,甘草(各二分),佛耳草(三分,無嗽不用)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服。
麻黃附子細辛湯,治三陰三陽經不流行,而風寒氣逆,為寒厥頭痛,其脈沉細。
麻黃,細辛(各六錢),附子(一個,去皮臍,生用)
上銼,用水三升三合,先煮麻黃令沸,減七合,掠去上沫,納諸藥,煎取一升,去柤,分三服。
川芎神功散,治風寒上攻頭目,令人偏正頭痛。
川芎,川烏,白芷,南星,麻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上切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,食後服。
三因芎辛散,治傷風寒生冷,及氣虛痰厥,頭痛如破,兼眩暈嘔吐。
附子(去皮臍,生用),烏頭(去皮,生用),南星,乾薑,甘草(炙),川芎,細辛(各一錢)
上銼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茶芽少許,水煎服。
小芎辛湯,治風寒在腦,或感濕邪,頭痛腦暈,及眉稜眼眶痛者。
川芎(三錢),細辛,白朮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
上銼,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食後服。
石膏散,治陽明經頭痛,大效。
川芎,石膏,白芷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四錢,茶清調下。
吳茱萸湯,治厥陰頭項強痛,或吐痰沫厥冷,其脈浮緩。
白話文:
治風寒頭痛方
本方彙集多種治療風寒頭痛的古方,根據不同症狀加減用藥。
加味二陳湯主治各種頭痛,可根據具體情況增減藥物。 方中包含陳皮、半夏、白茯苓、甘草、川芎、白芷(各等量),並加入生薑三片水煎服。 若為太陽經頭痛,伴隨惡風寒、脈浮緊,則添加羌活、麻黃、川芎;若為陽明經頭痛,伴隨自汗、發熱、惡寒、脈浮緩長,則添加升麻、葛根、白芷;若口渴,則需配合白虎湯,並加入吳茱萸、白芷;若為少陽經頭痛,伴隨寒熱往來、脈弦,則添加柴胡、黃芩。
若頭痛久治不愈,伴隨胸膈積痰,甚至影響視力,則需配合川芎茶調散並採用吐法;若為太陰經頭痛,伴隨身體沉重、腹痛、脈沉,則表示有痰,需添加蒼朮、南星;若為少陰經頭痛,伴隨寒厥、脈沉細,則需添加附子、細辛;若為厥陰經頭痛,伴隨嘔吐、肢體厥冷、脈浮緩,則需添加吳茱萸;若頭痛範圍遍及頭頂、項部及背部,則需配合羌活吳茱萸湯。肥胖者加二術(指白術、蒼術),瘦弱者加酒黃芩(黃芩用酒炙),風熱頭痛加蔓荊子、川芎、酒黃芩。頭痛劇烈者加細辛,頂部頭痛加藁本、升麻、防風。
因感冒引起的頭痛,需加入羌活、防風、藁本、升麻、柴胡、葛根等藥物;氣虛引起的頭痛,需加入黃芩、人參;血虛引起的頭痛,需加入川芎、芍藥、酒黃柏。
醫壘元戎方主治三陽經頭痛,方中包含羌活、防風、荊芥穗、升麻、葛根、白芷、石膏、柴胡、川芎、芍藥、細辛、蔥白(各等量),水煎服。
三五七散主治風寒侵犯腦部,以及陽虛引起的頭痛。方中包含防風(去蘆)、山茱萸(去核)、茯苓、細辛、乾薑(炮製)、附子(炮製去臍),研磨成細粉,溫酒送服。
羌活附子湯主治冬季嚴寒導致的頭痛,並伴隨牙痛,古稱腦風。方中包含麻黃、黃耆、附子(炮製)、防風、白芷、殭蠶、黃柏、羌活、蒼朮、升麻、甘草、佛耳草(咳嗽者才用),水煎服。
麻黃附子細辛湯主治三陰三陽經氣血運行不暢,風寒之邪逆行,導致寒厥頭痛,脈沉細。方中包含麻黃、細辛、附子,水煎服。
川芎神功散主治風寒侵犯頭目,導致偏頭痛或頭痛。方中包含川芎、川烏、白芷、南星、麻黃、甘草,加生薑、大棗水煎服。
三因芎辛散主治傷風寒、生冷飲食,以及氣虛、痰厥引起的頭痛,並伴隨眩暈、嘔吐。方中包含附子、烏頭、南星、乾薑、甘草、川芎、細辛,加生薑、茶葉水煎服。
小芎辛湯主治風寒或濕邪侵犯腦部引起的頭痛、頭暈,以及眉稜骨、眼眶疼痛。方中包含川芎、細辛、白朮、甘草,加生薑水煎服。
石膏散主治陽明經頭痛,療效顯著。方中包含川芎、石膏、白芷(等量),研磨成細粉服用。
吳茱萸湯主治厥陰經頭痛,伴隨頭項強痛,或嘔吐、肢體厥冷,脈浮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