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六十九 (1)
卷六十九 (1)
1. 治老人痰火壅盛方
三子養親湯,凡人年老形衰,苦於痰氣,喘嗽胸滿,艱食,不可作病治,妄投盪滌燥利之劑,反耗真氣。此三子者,出自老圃,性度和平芬暢,善佐飲食,養脾胃,使人親有勿藥之喜,人子不可不知也。
紫蘇子(主氣喘,咳嗽,用紫色,真正年久者佳),蘿蔔子(主食痞,兼理氣,用白種者),白芥子(主痰下氣,寬中,白色者,南方多紫色者皆可用)
上各洗淨,去沙土,紙上微炒,微微研碎,各等分,每三錢用絹袋盛之,煮湯,隨甘旨飲啜,不拘時。勿煎太過,令味苦辣口。若大便素實者,入熟蜜一匙,冬寒加姜一片。
竹瀝枳朮丸,化痰清火,健脾消食,亦能卻瘴。
白朮(二兩),半夏,南星(以上二味用白礬、皂角、生薑同煮半日),枳實,條芩,陳皮,蒼朮,山楂,白芥子,白茯苓(各一兩),黃連,當歸(各五錢)
上為末,用神麯六兩,生薑汁、竹瀝各一盞,煮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百丸,白湯下,有痰薑湯下。
清氣化痰丸,常用養神。
橘皮(去白,五兩),白朮(二兩五錢),條芩,知母(蜜蒸),貝母(去心),白茯神(去木),石菖蒲(各二兩),湖蓮肉(去心),山楂,黃連(薑汁炒),黃柏(酒炒,各一兩),瓜蔞仁(去殼炒,一兩五錢),當歸柏子仁(去殼炒),縮砂(炒,各五錢)
上為末,用生薑湯煮神麯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百丸,食遠白湯下。
蘇子酒,日華子云:蘇子調中,益五臟,下氣補虛,肥健人,潤心肺,消痰氣,最宜五十以後之人也。
紫蘇子(二升,微炒研碎),清酒(三斗)
上以生絹袋兜盛紫蘇子,扎定,納於酒中,浸三宿,少少飲之。
白話文:
【治療老年人痰火旺盛的方子】
「三子養親湯」,對老年人而言,身體機能衰退,常被痰氣困擾,出現呼吸困難、咳嗽、胸悶及進食困難的情況,但不能輕易地認為是疾病,胡亂使用刺激性的藥物,這樣反而會消耗體內的元氣。紫蘇子、蘿蔔子和白芥子,這三種食材來自大自然,性質平和,芳香開胃,有助於飲食,能調理脾胃,讓人享受到無需吃藥的健康,做兒女的應該瞭解這一點。
紫蘇子(主要功能是緩解氣喘和咳嗽,選擇紫色且年份久的更佳)、蘿蔔子(主要功能是助消化,兼有調節氣血的作用,選用白色的品種)、白芥子(主要功能是化解痰液,舒緩氣管,寬胸理氣,白色種類,南方產的紫色種類也能使用)。
將上述食材分別清洗乾淨,去除泥沙,再在紙上稍微炒一下,稍微研磨,確保成分均等,每次取三錢放入織物袋中,煮成湯水,可以隨時飲用,但不要過度熬煮,以免味道變苦辣。如果排便正常,可加入一匙熟蜜,冬季寒冷時可添加一片薑。
「竹瀝枳朮丸」,能化痰清熱,強健脾胃,促進消化,還有驅除瘴氣的功效。
白朮、半夏、南星(前兩種用白礬、皁角、生薑一同煮半日)、枳實、條芩、陳皮、蒼朮、山楂、白芥子、白茯苓、黃連、當歸,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,再用六兩神麯、生薑汁、竹瀝各一碗煮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百粒,用溫水送服,如果有痰則用薑湯送服。
「清氣化痰丸」,常服用能安神。
橘皮(去白,五兩)、白朮(二兩五錢)、條芩、知母(蜜蒸)、貝母(去心)、白茯神(去木)、石菖蒲(各二兩)、湖蓮肉(去心)、山楂、黃連(薑汁炒)、黃柏(酒炒,各一兩)、瓜蔞仁(去殼炒,一兩五錢)、當歸柏子仁(去殼炒)、縮砂(炒,各五錢)。
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用生薑湯煮神麯糊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百粒,飯後用溫水送服。
「蘇子酒」,根據日華子的說法:紫蘇子調理中焦,滋養五臟,下氣補虛,使身體健壯,滋潤心肺,消除痰氣,特別適合五十歲以上的長者飲用。
紫蘇子(二升,稍微炒過並研磨)、清酒(三鬥)。
將紫蘇子放入生絹袋中,扎緊,浸入酒中,浸泡三天,每天少量飲用。
2. 治老人脾胃虛弱方
橘半枳朮丸,理脾化痰,開胃進食,最宜老人。
白朮(炒,二兩),枳實(麩炒),陳皮(炒,各一兩),半夏(薑汁白礬煮,一兩半),神麯(煮糊)
上為末,水煮神麯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平時白湯下,有痰薑湯下。日服二次,覺腹中飽脹,多服百丸,不拘時。
八仙早朝糕,主理脾胃,或泄瀉不止者。最宜老人服之,神效。
白朮(陳壁土炒),山藥(各四兩),枳實(去穰炒),白茯苓,陳皮(去白炒),蓮肉(去心皮,各二兩),人參(一兩,如氣盛人以砂仁代之),山楂(去核,各二兩)
上為末,用白米五升半,糯米一升半,共七升打粉,用蜜三斤,如無蜜,糖四斤代之,入藥末和勻,如做糕法,先劃小塊籠中蒸熟,取出,火烘乾,瓦罐封收,時取三五片食之,以白湯漱口。
白話文:
【治療老年人脾胃虛弱的方子】
這款名為「橘半枳朮丸」的藥方,主要功能是調理脾胃,幫助消化,增進食慾,特別適合老年人服用。
配方包括:炒過的白朮二兩,麩炒過的枳實、炒過的陳皮各一兩,薑汁白礬煮過的半夏一兩半,以及神麯。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,用水煮神麯製成糊狀,再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七十粒,平時可用白湯送服,如有痰則用薑湯送服。每日服用兩次,若感到腹部飽脹,可增加至一百粒,不限定時間。
另一款「八仙早朝糕」,主要功能在於調理脾胃,對於有持續性腹瀉的人尤其有效。此糕對老年人來說是極佳的補品,功效顯著。
所需材料有:陳壁土炒過的白朮、山藥各四兩,去穰炒過的枳實、去心皮的蓮肉、去核的山楂各二兩,去白炒過的陳皮,以及人參一兩(若體質較壯可用人參替代)。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,再與五升半的白米、一升半的糯米共計七升打成粉,加入三斤蜂蜜(無蜂蜜可用四斤糖代替),與藥末拌勻,依做糕的方式先劃成小塊,放入蒸籠蒸熟後取出,再用火烘乾,裝入瓦罐密封保存,隨時取三五片食用,吃完後用白湯漱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