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六十五 (19)
卷六十五 (19)
1. 附葛可久先生治勞證十方
十藥神書,曰:夫人之生,皆稟天地氤氳之氣,在乎保養真元,固守根本,則萬病不生,四體康健。若曰不養真元,不固根本,病疾由是生焉。且真元根本,則血氣精液是也。先師有言曰:萬病莫若勞證之難治,其由蓋因壯年血氣充實,精液完滿之際,不能養守,惟務酒色,豈分飢飽,日夜耽嗜,無有休息,以致耗散真元,虛敗精液,則嘔血吐痰,心熾煩痿,骨蒸體熱,腎虛精竭,面白頰紅,口乾咽燥,白濁白帶,遺精盜汗,飲食難進,氣力全無,謂之火乘金候。重則半年而斃,輕則一載而傾。醫者不究其本,不通其妙,或用大寒大熱之藥,妄投亂進,絕不取效。殊不知大寒則愈虛其中,大熱則愈竭其內,所以世之醫勞者,萬無一人焉。先師用藥治勞,如羿之善射,無不中的,已活者不可數計。今將用藥次第,續列於後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:
《十藥神書》裡提到:人的生命,都是承自天地間的精華氣息,重要的是保持我們的先天之氣,守住我們的生命根本,這樣就不會生病,身體自然健康。如果忽略了養護先天之氣,不保護生命的根本,疾病就會隨之而來。而所謂的根本,就是指我們的血液、氣息、精華和液體。
我的老師曾經說過,所有的病症中,最難治療的就是勞損症狀。這是因為在壯年時期,當我們的血液充沛、精力旺盛時,我們往往不懂得節制,只知追求酒色,不分餓飽,晝夜沉溺,沒有片刻休息,結果導致了先天之氣的耗散,精華的衰弱,進而出現了嘔血、咳嗽、心中煩躁、疲倦無力、體溫升高、腎虛、面色蒼白但雙頰泛紅、口渴喉燥、尿濁、白帶、夢遺、盜汗、食慾不振、體力衰竭等症狀,這被稱為"火乘金候"。嚴重的話,半年就會喪命;輕微的,一年也會倒下。
醫生如果不從根本上研究病因,不明白治療的奧祕,可能會使用極寒或極熱的藥物,胡亂開藥,效果當然不佳。事實上,極寒的藥物會讓體內更虛弱,極熱的藥物會使體內更加枯竭,所以,世上能有效治療勞損的醫生,幾乎找不到。但是,我的老師在治療勞損方面,就像羿射箭一樣,百發百中,已經救活的人多到無法計算。現在,我將老師的治療方法,依序列出在下面。
2. 用藥之法
如嘔吐咳嗽血者,先以十灰散遏住,如甚者,次以花蕊石散止之。大抵血熱則行,血冷則凝,見黑則止,此理然也。止血之後,患人必疏解其體,用獨參湯補之,令其熟睡一覺,不要驚動,睡起病去五六。後服諸藥,可服保和湯,止嗽安肺保養湯,補虛除熱太平丸,潤肺扶痿消化丸,下痰疏氣保和湯。內分血盛痰甚,喘盛熱甚,風盛寒甚,六事加味用之,保真湯。
內分驚悸,淋濁,便澀,遺精,燥熱,盜汗,六事加味用之,如無不加。
白話文:
[用藥方法]
如果有人出現嘔吐、咳嗽並帶有血跡的情況,應先使用十灰散來控制病情,若情況嚴重,再進一步使用花蕊石散來止血。一般來說,血液過熱會導致出血,而血液過冷則易使血液凝固,見到黑色(指血色變暗)就表示出血已停,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。止血後,患者應放鬆身體,可以服用獨參湯來補身,讓患者好好睡一覺,盡量避免被打擾,醒來後病情應已減輕五到六成。之後再根據具體情況服用其他藥物,例如保和湯,能止咳安肺的保養湯,針對虛弱及發熱的太平丸,以及潤肺、扶助萎縮、消化的丸藥,還有助於化痰、疏氣的保和湯。
對於體內血氣過盛、痰多、呼吸困難且體溫偏高、風邪過盛且感到寒冷的患者,需在上述藥方中加入特定藥材,以增強療效,可使用保真湯。
對於出現驚恐、尿頻、排尿困難、早洩、燥熱、盜汗等症狀的患者,也可在藥方中加入相應藥材來增強療效,若無以上症狀則不必添加。
3. 服藥之法
每日三服,食前服保真湯三,食後服保和湯三,藥相同為佳。每日仍濃煎薄荷湯,灌嗽喉中,用太平丸先嚼一丸,徐徐嚥下,次再噙一丸,緩緩溶化,至上床時,亦如此用之。蓋夜則肺竅開,藥味必流入竅中,此緊要訣。如痰湧,卻先用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,次又依前噙嚼太平丸,令其仰面而臥,服前七藥後,若肺有嗽,可煮潤肺膏食之,如常服。如服七藥之有徐暇者,此食之亦佳。
續煮白鳳膏食之,復其真元,完其根本。全愈之後,方合十珍丸服之,此謂收功起身之用也。
上十味,如神之妙,如仙之靈,雖廬醫扁鵲在世,不過如此。籲!時分方脈用藥,不過草木金石,碌碌之常用耳,何以得此通神聖至仙奇異決妙效之藥也。昔蒙先師傳授此書,在吳中疾證起斃回生,何止千餘人,只得十灰散、花蕊石散、獨參湯料之藥,則猶蘧然愈。予平生得此妙用,未嘗傳與一人。
予今漸老,恐此方之泯失,故錄此序,名之曰勞證十藥神書,留遺子孫用之,不許亂傳非人。如違父訓,以不孝論。時至正乙酉年一陽月,可久道人書於姑蘇養道山房。
十灰散,治勞證,嘔血,吐血,咯血,嗽血,先用此道遏之。
大薊,小薊,側柏葉,荷葉,茅草根,酋根,牡丹皮,棕櫚皮,山梔仁,大黃(各等分)
一方有百草霜。
上俱燒灰存性,研極細末,用紙包,以碗蓋於地上一夕,出火毒。用時先將白藕搗絞汁,或蘿蔔汁,磨真京墨半碗,調前藥灰五錢,食後服下。如病輕用此立效,如勞重,出血成升斗者,用後藥立止如神。
花蕊石散,治勞證五內崩損,湧噴血出,成升斗者,用此藥止之。
花蕊石(火煅過存性,研為細末)
上用童子小便煎溫,調服三錢、極重者五錢,食後服之。如男子病,和酒半盞,女子病,和醋半盞,一處調藥,立止其病,化瘀血為黃水。服此藥後,患人必疏解其體,卻煮後藥以補之。
獨參湯,治勞證,止血崩,後服此藥以補之。
人參(大者,二兩)
上㕮咀,用水二鍾,棗五枚,同煎一盞,不拘時,細細服之,服後宜熟睡一覺,後用諸藥除根。或云人參,肺熱者大忌,虛而有火者,亦必以天門冬佐之。
保和湯,治勞證久嗽,肺燥成痿者,服之決效。
知母,貝母(去心)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款冬花(各三錢),天花粉,薏苡仁,杏仁,五味子,粉草(炙),馬兜鈴,紫菀,百合,桔梗(各二錢),阿膠(炒),當歸,地黃(生用,各一錢),紫蘇,薄荷(各五分)
上㕮咀,各依常法,修成粗末,每服用三五錢,水二鍾半,生薑三片,共煎一鍾,去渣,卻用飴糖一匙,入藥汁內服,每食後進一盞,日三服。一方有百部,無生地黃。如血盛,痰盛,喘盛,熱盛,寒風盛,依後藥加入煎服。如服此藥後,時與保真湯間服之極妙。
白話文:
服藥之法
每日三次服用藥物。飯前服用保真湯三次,飯後服用保和湯三次,藥物最好相同。每天還要煎煮濃郁的薄荷湯,用來漱口。先將太平丸嚼碎一丸,慢慢吞咽,然後再含一丸,慢慢溶化,睡覺前也如此服用。因為晚上肺部氣竅開啟,藥效更容易進入肺部,這是重要的訣竅。如果痰多,則先用麥芽糖拌和消化丸一百丸吞服,然後再按照之前的方法含嚼太平丸,讓病人仰臥。服用以上七種藥物後,如果肺部咳嗽,可以煮潤肺膏食用,如同平常服用藥物一樣。如果服用七種藥物後感到疲倦,食用潤肺膏也是很好的選擇。
接著再煮白鳳膏食用,以恢復元氣,鞏固根本。痊癒後,再服用十珍丸,這是收功恢復的藥物。
以上十種藥物,妙用如同神靈,功效如同仙丹,即使是扁鵲在世,也不過如此。唉!平常所用的方劑和藥物,不過是草木金石,普通的常用之物,怎麼能與這種通神聖至、神奇靈驗的藥物相比呢?以前蒙師傅傳授此書,在吳地治癒許多危重病人,使其起死回生,不下千餘人,僅用十灰散、花蕊石散、獨參湯這些藥物,就能讓病人迅速痊癒。我平生得到這個妙方,從未傳授給任何人。
我現在年事已高,擔心這個方子會失傳,所以記錄下來,命名為《勞證十藥神書》,留給子孫後代使用,不准亂傳給外人。如果違反我的訓誡,就以不孝論處。時至正乙酉年正月,可久道人書於姑蘇養道山房。
十灰散,用於治療勞傷,嘔血、吐血、咯血、嗽血,先用此方來制止出血。
大薊、小薊、側柏葉、荷葉、茅根、茅根、牡丹皮、棕櫚皮、山梔子仁、大黃(各等分)
另有一個方子加百草霜。
以上藥材都燒成灰,保留藥性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紙包好,用碗蓋住放在地上過夜,去除火毒。使用時,先將白藕搗碎取汁,或用蘿蔔汁,研磨真京墨半碗,調入藥灰五錢,飯後服用。如果病情輕微,服用此藥即可見效;如果勞傷嚴重,出血量很大,服用此藥後就能立即止血,如同神效一般。
花蕊石散,用於治療勞傷導致五臟受損,大量出血的症狀。
花蕊石(用火煅燒,保留藥性,研磨成細粉)
用童子尿煎煮溫熱,調服三錢,病情嚴重者用五錢,飯後服用。男子服用時加半盞酒,女子服用時加半盞醋,一起調藥服用,就能立即止血,將瘀血轉化成黃色水分。服用此藥後,病人會感到身體虛弱,需煮藥服用以補充元氣。
獨參湯,用於治療勞傷,止血,服用此藥後再服用其他藥物以補充元氣。
人參(大者,二兩)
將人參切碎,加水二鍾,紅棗五枚,一起煎成一鍾,不拘時間服用,服用後宜熟睡。然後再服用其他藥物以徹底根治。有人說,人參對於肺熱者是大忌,虛而有火者,也必須用天門冬來輔佐。
保和湯,用於治療勞傷引起的久咳,肺燥成痿,服用此藥定能見效。
知母、貝母(去心)、天門冬(去心)、麥門冬(去心)、款冬花(各三錢)、天花粉、薏苡仁、杏仁、五味子、粉草(炙)、馬兜鈴、紫菀、百合、桔梗(各二錢)、阿膠(炒)、當歸、生地黃(生用,各一錢)、紫蘇、薄荷(各五分)
將藥材切碎,按照常規方法,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加水二鍾半,生薑三片,一起煎成一鍾,去渣,再加入麥芽糖一匙,和藥汁一起服用。每次飯後服用一盞,每天三次。另有一個方子加百部,不加生地黃。如果出血多、痰多、氣喘、發熱、受寒風侵襲,就要根據情況加入其他藥物一起煎服。服用此藥後,可以間隔服用保真湯,效果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