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六十四 (2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十四 (22)

1. 治右腎命門火衰方

何首烏丸,治男子元臟虛損,發白再黑,填精補髓。

何首烏(半斤),肉蓯蓉(六兩),牛膝(四兩)

上將何首烏用棗一層甑內蒸,棗軟用竹刀切,焙,同為末,用棗肉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丸,嚼馬蘭子服,酒下食前一服加一丸,日三服。至四十九丸即止,卻減應數服,其效如神。修合不犯鐵器。

加味斑龍丸,治真陰虛損,理百病,養五臟,補精髓,壯筋骨,益心志,安魂魄,悅澤駐顏,延年益壽。

鹿角霜,鹿角膠,鹿茸,陽起石,附子,酸棗仁,柏子仁,肉蓯蓉,黃耆(各一兩),當歸,熟地(砂仁沉香炒,各八錢),辰砂(五錢)
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,鹽湯任下。一名茸珠丸。

加減內固丸,治命門火衰,腎寒陰痿,元陽虛憊,陰溺於下,陽浮於上,水火不能既濟。

石斛,胡蘆巴(各二兩),巴戟,肉蓯蓉,山萸(去核),菟絲子(各三兩),破故紙(二兩半),小茴香(一兩),附子(五錢)

上為末,煉蜜丸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、溫酒任下。

補真丸,治飲食不進,屢用脾胃藥不效者。乃房勞過度,真火衰弱,不能熏蒸脾土,致中州不運,飲食不進,胸膈痞塞,或不食脹滿,或已食不消,大便溏泄。古人雖云補腎不如補脾,其實補脾不如補腎也。

胡蘆巴,香附子,陽起石,川烏,肉蓯蓉,菟絲子,沉香,肉豆蔻,五味子(各五錢),鹿茸,巴戟,鍾乳粉(各一兩)

上為末,用羊腰子兩對,以蔥椒酒煮爛,和酒糊搗丸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、鹽湯任下。

草還丹,益精髓,補腎經,固元陽,輕腰腳,安五臟,通九竅,令人耳目聰明,延年益壽,乃仙家之良劑。

蒼朮(四兩,酒浸一兩,米泔浸一兩,醋浸一兩,鹽水浸一兩,並炒),破故紙(一兩,酒浸一宿),胡蘆巴(酒浸),覆盆子(二錢),川烏(一兩,鹽炒),茴香(一兩,鹽炒),川楝子(一兩),木香(不見火,五錢),山藥,穿山甲(酥炙),地龍(去土淨),茯苓(去皮),枸杞子,牛膝(酒浸,各三錢)

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或鹽湯下,乾物壓之。

白話文:

治右腎命門火衰方

何首烏丸:治療男子元氣虧損、頭髮變白再變黑,滋補精髓。

將半斤何首烏與適量大棗一起蒸,待大棗軟爛後切碎焙乾,研磨成粉末,用棗泥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嚼碎馬蘭葉送服,用酒送服,飯前服用可加服一丸,每日三次,服用至四十九丸即止,之後可酌減服用劑量,療效神奇。製藥過程中避免接觸鐵器。

加味斑龍丸:治療真陰虧損,調理百病,滋養五臟,補益精髓,強健筋骨,益智安神,容顏煥發,延年益壽。

鹿角霜、鹿角膠、鹿茸、陽起石、附子、酸棗仁、柏子仁、肉蓯蓉、黃耆各一兩,當歸、熟地黃(用砂仁、沉香炒制)各八錢,硃砂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溫酒或鹽湯送服。此方又名茸珠丸。

加減內固丸:治療命門火衰,腎寒陽痿,元陽虛弱,精關不固,水火失衡。

石斛、葫蘆巴各二兩,巴戟天、肉蓯蓉、山茱萸(去核)、菟絲子各三兩,破故紙二兩半,小茴香一兩,附子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鹽湯或溫酒送服。

補真丸:治療飲食不進,服用健脾胃藥無效者。多因房事過度,真火衰弱,不能溫煦脾土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飲食不進,胸膈痞塞,或食後脹滿,或食後不消化,大便溏瀉。古人雖說補腎不如補脾,但實際上補脾不如補腎。

葫蘆巴、香附子、陽起石、川烏、肉蓯蓉、菟絲子、沉香、肉豆蔻、五味子各五錢,鹿茸、巴戟天、鍾乳粉各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與兩對羊腎(用蔥、薑、酒煮爛)一起,用酒糊調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或鹽湯送服。

草還丹:益精髓,補腎經,固元陽,輕身健體,安五臟,通九竅,使人耳目聰明,延年益壽,是仙家良方。

蒼朮四兩(用酒、米泔水、醋、鹽水各浸泡一兩,並炒制),破故紙一兩(用酒浸泡一夜),葫蘆巴(用酒浸泡),覆盆子二錢,川烏一兩(鹽炒),茴香一兩(鹽炒),川楝子一兩,木香(不經火炒)五錢,山藥、穿山甲(酥炙)、地龍(去土洗淨)、茯苓(去皮)、枸杞子、牛膝(用酒浸泡)各三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溫酒或鹽湯送服,並用乾物壓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