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六十一 (1)
卷六十一 (1)
1. 治咳嗽血方
丹溪方,治咳嗽痰血。
青黛,瓜蔞仁(去油),訶子肉,海粉(去砂),山梔子(炒黑,各等分)
咳甚加杏仁去皮尖。(後以八物湯加減調理)
上為末,煉蜜同薑汁丸。
蔭按:吳氏曰:肺者,至清之臟,纖芥不容,有氣有火則咳,有痰有血則嗽。青黛、山梔所以降火,瓜蔞、海粉所以行痰,訶子所以斂肺。然而無治血之藥者,火去而血自止也,理也。
金沸草散,治熱嗽有血。
旋覆花(二錢),前胡,赤芍藥(煨),山梔,桑白皮(炒),荊芥穗,黃芩,橘紅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加阿膠
上銼,水煎,食遠服。痰盛加瓜蔞、貝母。
安嗽湯,治咳嗽有血。
五味子(十五粒),茯苓,陳皮,知母,川芎(各一錢),桑白皮,麥冬(去心,各一錢二分),馬兜鈴(一錢半),粉草(五分)
上銼,加烏梅一個,去核,水煎,食遠服。
補肺湯,治勞嗽有血。
人參,麥冬(去心,各一錢二分),五味子(十五粒),款冬花,紫菀,桑白皮(炒,各一錢),當歸(酒洗,一錢半),芍藥(煨),知母,貝母,茯苓,橘紅(各八分),甘草(五分)
上作一服,水煎,食遠服。
黃耆散,治咳血成勞。
黃耆,麥冬,熟地(砂仁炒),桔梗,白芍藥(各五錢),甘草(炙,四錢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五味子黃耆散,治嗽,咯血成勞,眼睛疼,四肢困倦,腳腿無力。
麥冬,熟地(砂仁炒),黃耆,桔梗(各半兩),人參(二錢),白芍藥,五味子(各二分),甘草(一分)
上銼,每服四錢,水煎,日三服。
云岐子芩散,涼心肺,解勞熱。
黃耆(一兩),白芍藥,黃芩,人參,白茯苓,麥冬,桔梗,生地黃(各半兩,酒洗)
上為粗末,先用竹葉一握,小麥七十粒,水三盞,生薑三片,煎一盞半,入藥末三錢,煎七分,溫服。
人參黃耆散,治虛勞客熱,肌肉消瘦,四肢倦怠,五心煩熱,咽乾頰赤,心忡潮熱,盜汗減食,咳嗽膿血。
人參,桔梗(各一兩),秦艽,茯苓,鱉甲(去裙,酥炙,各二兩),黃耆(三兩半),紫菀,柴胡(各二兩半),桑白皮,半夏(各一兩),知母(二錢半)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加減逍遙散,治痰中見血。
白朮,牡丹(各一錢半),當歸,芍藥,桃仁,貝母(各一錢),山梔子,黃芩(各八分),桔梗(七分),青皮(五分),甘草(三分)
上作一服,水煎服。
七傷散,治勞嗽吐血痰。
黃藥子,白藥子(各一兩半),赤芍藥(七錢半),知母,元胡索,當歸(各半兩),鬱金(二錢半),山藥,乳香,沒藥,血竭(各二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茶湯調下。一方,紅花、當歸煎湯。
白話文:
治咳嗽血方
丹溪方,治療咳嗽帶血痰。
藥物組成:青黛、瓜蔞仁(去油)、訶子肉、海粉(去砂)、山梔子(炒黑),各等份。咳嗽嚴重者,加杏仁(去皮尖)。之後再根據八物湯加減調整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和薑汁調和成丸劑。
說明:吳氏說:肺是至清之臟,非常脆弱,一點雜質都不能容忍。肺中有氣有火就會咳嗽,有痰有血就會咯血。青黛、山梔子能降火,瓜蔞仁、海粉能化痰,訶子能斂肺氣。這個方子沒有直接止血的藥物,是因為只要降火,出血自然就會停止,這就是它的道理。
金沸草散,治療因熱引起的咳嗽帶血。
藥物組成:旋覆花(二錢)、前胡、赤芍藥(煨)、山梔子、桑白皮(炒)、荊芥穗、黃芩、橘紅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,加阿膠。
製法: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痰多的話,可以加瓜蔞仁、貝母。
安嗽湯,治療咳嗽帶血。
藥物組成:五味子(十五粒)、茯苓、陳皮、知母、川芎(各一錢)、桑白皮、麥冬(去心,各一錢二分)、馬兜鈴(一錢半)、粉草(五分)。
製法:將藥材切碎,加一個去核的烏梅,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
補肺湯,治療因勞累引起的咳嗽帶血。
藥物組成:人參、麥冬(去心,各一錢二分)、五味子(十五粒)、款冬花、紫菀、桑白皮(炒,各一錢)、當歸(酒洗,一錢半)、芍藥(煨)、知母、貝母、茯苓、橘紅(各八分)、甘草(五分)。
製法:將藥材煎成一劑,飯後服用。
黃耆散,治療咳嗽咳血導致的勞損。
藥物組成:黃耆、麥冬、熟地黃(砂仁炒)、桔梗、白芍藥(各五錢)、甘草(炙,四錢)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。
五味子黃耆散,治療咳嗽咯血導致的勞損,伴隨眼睛疼痛、四肢乏力、腿腳無力。
藥物組成:麥冬、熟地黃(砂仁炒)、黃耆、桔梗(各半兩)、人參(二錢)、白芍藥、五味子(各二分)、甘草(一分)。
製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水煎服,一天三次。
雲岐子芩散,清心肺之火,解勞熱。
藥物組成:黃耆(一兩)、白芍藥、黃芩、人參、白茯苓、麥冬、桔梗、生地黃(各半兩,酒洗)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。先用竹葉一把、小麥七十粒、水三碗、生薑三片,煎成一碗半,再加入藥末三錢,煎至七分,溫服。
人參黃耆散,治療虛勞引起的內熱,症狀包括肌肉消瘦、四肢倦怠、五心煩熱、咽乾口渴、心慌潮熱、盜汗、食慾減退、咳嗽帶膿血。
藥物組成:人參、桔梗(各一兩)、秦艽、茯苓、鱉甲(去裙,酥炙,各二兩)、黃耆(三兩半)、紫菀、柴胡(各二兩半)、桑白皮、半夏(各一兩)、知母(二錢半)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水煎服。
加減逍遙散,治療痰中帶血。
藥物組成:白朮、牡丹皮(各一錢半)、當歸、芍藥、桃仁、貝母(各一錢)、山梔子、黃芩(各八分)、桔梗(七分)、青皮(五分)、甘草(三分)。
製法:將藥材煎成一劑服用。
七傷散,治療勞損引起的咳嗽、吐血痰。
藥物組成:黃藥子、白藥子(各一兩半)、赤芍藥(七錢半)、知母、元胡索、當歸(各半兩)、鬱金(二錢半)、山藥、乳香、沒藥、血竭(各二錢)。
製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茶水送服。另一方:用紅花、當歸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