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1)
卷一·上 (1)
1. 脈法
脈經,曰:脈來輕輕在肌肉,尺中自浮,目睛暈黃,衄血未止。太陽脈大而浮,必吐衄血。病人面無血色,無寒熱,脈沉弦者,衄也。
難經,曰:病若吐血復鼽衄,脈當沉細實大,反浮大而牢者,死。汗出若衄,其脈滑小者生,大燥者死。
東垣,曰:衄血者,若但頭汗出,身無汗,及汗出不至足者,死。
白話文:
【脈法】
《脈經》提到:脈搏輕微地浮現在肌肉層,特別是在手腕後方的尺脈部分顯得特別浮起,如果同時眼睛周圍出現黃暈,這表示鼻出血的情況還未停止。如果太陽穴附近的脈搏呈現大且浮的狀態,很可能會有吐血或鼻出血的現象。病人臉色蒼白,沒有出現發燒或畏寒的症狀,但脈象顯示為深沉且帶有弦緊感,這通常是由於鼻出血所導致。
《難經》指出:如果病人同時有吐血和鼻出血的症狀,脈象應呈現沉細實大的特徵,但若脈象反而呈現浮大且堅固的狀態,則預示著死亡的可能。如果病人有出汗或鼻出血的現象,脈象滑順且微小的,代表有康復的希望;反之,脈象大且乾燥的,則預示著死亡。
《東垣》提及:對於鼻出血的病人,如果只有頭部冒汗,身體其他部位卻無汗,或是汗雖有但未能達到腳部,這種情況下,病人的生命危險性極高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