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4)
卷五 (4)
1. 論
又,曰:嘔血與吐血無大異,但成盆無聲者為吐,成碗有聲者為嘔。怒氣逆甚,血溢口鼻,當抑怒全陰,熱者解鬱湯,虛者保命散。氣虛發熱,咽喉痛者,甘桔湯加參、耆、歸、地、荊芥、黃柏,水煎,入童便、韭汁、薑汁、鬱金少許。或單黃柏蜜炙為末,麥門冬煎湯下。血虛熱熾,滋陰降火,加減四物湯主之。
白話文:
論
嘔血和吐血差別不大,只是吐血量多而無聲者為吐血,量少而有聲者為嘔血。若因盛怒導致氣逆,血從口鼻溢出,應當抑制怒氣,滋養陰氣。若體質屬熱證,則服用解鬱湯;若體質屬虛證,則服用保命散。若因氣虛而發熱,伴隨咽喉疼痛,可用甘桔湯,再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生地、荊芥、黃柏等藥材煎煮,並加入童尿、韭菜汁、薑汁、鬱金少許。或者單用蜜炙黃柏研末,用麥門冬煎湯送服。若因血虛、熱盛而導致出血,則需滋陰降火,可用加減四物湯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