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十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十六 (1)

1. 治心腎不交遺精方

辰砂妙香散,治心虛遺精白濁。

人參(五錢),山藥(二兩,薑汁炒),黃耆,遠志(去心,炒),茯苓(各一兩),茯神(去木,一兩),木香(二錢半,煨),麝香(一錢,另研),枯梗,甘草,辰砂(另研,各二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服。

茯神湯,治欲心太熾,思想太過,夢泄不禁,或夜臥不安,心虛跳動者。

茯神(去木皮,一錢半),遠志(去心),酸棗仁(炒,各一錢二分),人參,白茯苓,石菖蒲,當歸(酒洗,各一錢),生地黃(各八分),黃連(八分),甘草(四分),連肉(七枚,去心)

上作一服,水煎服。

黃連清心飲,治心有所慕而夢遺者。此君火既動,而相火隨之,治在心。

黃連,生地(酒炒),當歸,甘草,酸棗仁(去油),茯神,人參,石蓮肉,遠志

上銼,水煎服。(以下熟地砂仁炒,生地姜酒炒,酸棗仁、柏子仁俱去油)

十味溫膽湯,治夢遺驚惕。

陳皮,半夏,枳實(各九分),人參,白茯苓(各五分),熟地黃,遠志,酸棗仁(去油),甘草(各三分),五味子(九個)
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葉氏定心湯,治心氣不足,榮血衰少,精神恍惚,夢中失精。

人參,白茯苓,黃耆(蜜炙),茯神(去木,各三兩),赤石脂(研),厚朴(薑製),川芎,白朮(各二兩),甘草(炙),防風,紫菀茸(各一兩),官桂(半兩),麥冬(去心,一兩半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加赤小豆七十粒,水煎食後服。

遠志丸

茯神(去木皮),人參,白茯苓,龍齒(煅,各一兩),遠志(去骨),石菖蒲(各二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以辰砂為衣,每服七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
清心丸,治思想不遂,白淫自出。

黃柏(一兩為衣),生腦(一錢,另研)

上和勻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十丸至十五丸,空心濃煎麥冬湯送下。

定志丸,治妄想太過,遺精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枳實(麩炒),石蓮肉(去心),陳皮,韭子(炒,各一兩),酸棗仁(去油),半夏,牡蠣(煨,三錢),遠志(去骨,各五錢),甘草(炙,一錢半)

上為末,神麯糊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久則加乾薑炒黑三錢,樗根白皮一錢。

固精丸,治心神不安,腎虛精自泄。

黃柏(酒炒),知母(酒炒,各一兩),牡蠣(煨),芡實,蓮蕊,茯苓,遠志(去心),山茱萸(各三錢)

上為末,煮山藥糊為丸,如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一方有龍骨二錢。

秋石固真丸,治思慮色欲過度,損傷心氣,遺精盜汗,小便頻數。

白茯苓(去皮),秋石(各四兩),石蓮肉(去殼、皮,炒),芡實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【治療心腎不調和導致的遺精處方】

-「辰砂妙香散」:適用於因心臟虛弱導致的遺精與白濁症狀。 -配方包含人參、山藥(薑汁炒)、黃耆、遠志(去心,炒)、茯苓、茯神(去木)、木香、麝香、桔梗、甘草、辰砂等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溫酒調和後服用。

-「茯神湯」:適用於慾望過盛、思緒過多,導致夢遺不止或夜間睡眠不佳,心臟虛弱跳動的情況。 -配方包含茯神、遠志、酸棗仁、人參、白茯苓、石菖蒲、當歸、生地黃、黃連、甘草、連肉等。將所有藥材合併煎煮後服用。

-「黃連清心飲」:適用於對某物有所嚮往而導致夢遺的症狀。這表示心火已興,相火跟隨,治療重點在心臟。 -配方包含黃連、生地(酒炒)、當歸、甘草、酸棗仁、茯神、人參、石蓮肉、遠志等。將藥材切碎後,用水煎煮服用。

-「十味溫膽湯」:適用於夢遺和驚恐的症狀。 -配方包含陳皮、半夏、枳實、人參、白茯苓、熟地黃、遠志、酸棗仁、甘草、五味子等。將所有藥材合併煎煮後服用。

-「葉氏定心湯」:適用於心氣不足,營養血液減少,精神恍惚,夢中失精的情況。 -配方包含人參、白茯苓、黃耆、茯神、赤石脂、厚朴、川芎、白朮、甘草、防風、紫菀茸、官桂、麥冬等。將所有藥材切碎後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赤小豆一起煎煮,飯後服用。

接著還有「遠志丸」、「清心丸」、「定志丸」、「固精丸」、「秋石固真丸」、「芡實丸」等多種處方,分別適用於不同的症狀,如妄想過度導致的遺精、心神不安、腎虛精自泄、思考過度損傷心氣、思慮傷心、疲勞傷腎等。每種處方都詳細列出了所需藥材和服用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