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十四 (5)
卷五十四 (5)
1. 治怔忡驚悸因驚氣痰者方
上只取辰砂、龍齒各等分,為末,豬心血為丸,如芡實大,每服一丸,以麥門冬、荷葉、綠豆、燈心、白蜜水煎,豆熟為度,臨臥嚥下。小兒磨化半丸,量歲數與之。
壽星丸,治心膽被驚,神不守舍,或痰迷心竅,恍惚健忘。
天南星(一斤,先用炭二十斤,燒一地坑,通紅,去炭火,以酒五升,傾於地坑內,候滲泄盡,下南星在坑內,以盆覆坑周圍,用炭擁定,勿令走氣,次日取出,為末),辰砂(一兩,另研),琥珀(一兩,另研)
上各為細末,和勻,用生薑汁煮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加至五十丸,食後,煎人參石菖蒲湯下。
密陀僧散,治驚氣入心,喑不能語。
密陀僧
上研為細末,茶調一錢匕。昔有人為狼及大蛇所驚,皆用此,一服即愈。蓋此物鎮重而燥,重故可以鎮心,燥故可以劫其驚痰。
寒水石散,治因驚心氣不行,鬱而生涎,結為飲,遂為大疾,怔悸隕穫,不自勝持,少遇驚則發,尤宜服之。
寒水石(煅),滑石(水飛,各二錢),生甘草(一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熱則用新汲水下,怯寒則用薑棗湯下。加龍膽草少許尤佳。
半夏麻黃丸,治心下悸者。
半夏,麻黃(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小豆大,飲服三丸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治怔忡驚悸因驚氣痰的藥方:
取辰砂、龍齒等量研磨成粉,用豬心血做成丸藥,大小如芡實,每次服用一丸。用麥門冬、荷葉、綠豆、燈心、白蜜煎水,待綠豆煮熟即可,睡前服用。兒童則磨碎半丸,根據年齡服用。
壽星丸,用於治療心膽受驚,精神恍惚,或痰迷心竅,健忘。
將天南星(先用炭火烘烤,再用酒浸泡)與辰砂、琥珀研磨成細粉混合,用生薑汁煮成的麵糊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至五十丸,飯後服用,並搭配人參、石菖蒲湯服用。
密陀僧散,用於治療驚氣入心,不能言語。
將密陀僧研磨成細粉,用茶水送服一錢。
寒水石散,用於治療因驚嚇導致心氣運行不暢,鬱結生痰,形成飲邪,導致怔忡驚悸,病情嚴重,稍遇驚嚇就會發作,此方尤為適宜。
將煅好的寒水石、水飛過的滑石、生甘草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天氣炎熱則用新汲取的涼水送服,畏寒則用薑棗湯送服。加入少量龍膽草效果更佳。
半夏麻黃丸,用於治療心悸。
將半夏、麻黃等量研磨成粉,用煉蜜做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丸,一日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