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1)

1. 卷四十九

2. 青筋

3.

,曰:青筋之證,原氣逆而血不行,俾惡血上攻於心也。多由一切怒氣相沖,或鬱氣結不散,或惱怒復傷生冷,或房勞後受寒濕,以致精神恍惚,心慌氣喘,噎塞上壅,嘔噦噁心,頭目昏眩,胸膈痞滿,心腹刺痛,脅肋腰背頭腦疼痛,口苦舌乾,面青唇黑,四肢沉困,百節痠疼,或增寒壯熱,遍身麻木不仁,手足厥冷,顫掉,默默不語,不思飲食等證,皆惡血攻心而致之也。自古以來,無人論此。但有患此疾者,無方可治,惟以砭針於兩手曲池青筋上刺之,出瘀血不勝其數,而疾有即愈者,有不愈者,有變為大患者。常慣病此者,或有一月一次,或兩三次者,屢患屢刺,莫之能愈。不知人之生命,以氣血為主。故丹溪曰:氣血和,一疾不生,虧則百病生焉。況此病先傷於氣,而後復損其血,不至夭枉者,蓋亦鮮矣。雖然未有退血之法,又不得不刺,不刺則惡血攻心,須臾不救矣。

蔭按:青筋之證,北人多患之,南人有此,即痧證也。

白話文:

在討論中,有人說到青筋顯露的情況,這是因為原氣逆亂,血液運行不順,導致污濁的血液上衝至心臟。這種情況多半是由於各種憤怒的情緒衝擊,或是鬱悶的情緒積聚無法散去,或是惱怒之後又受了寒涼,或是房事過後受到寒濕侵襲,導致精神恍惚、心悸氣喘、吞嚥困難、反胃噁心、頭暈眼花、胸口和橫膈膜處感到脹滿、心腹劇痛、脅肋、腰部、背部以及頭部疼痛、口苦舌燥、面色蒼白、嘴脣發黑、四肢疲乏、全身關節痠痛、或是寒熱交錯、全身麻木無知覺、手腳冰冷、顫抖、沉默不語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都是污濁血液衝擊心臟所導致的。

自古以來,從無人討論這類病症。然而一旦有人患上此病,沒有治療的方法,只能在兩手肘部的青筋上用針砭之術,將淤血排出,往往可以排出大量的淤血,有的病人病情立即好轉,有的則沒有改善,甚至有的病情更加嚴重。有些人經常遭受這種病痛,可能一個月發作一次,或者兩三次,反覆發作反覆針砭,但始終無法根治。

人們的生命,主要依賴氣血。因此丹溪曾說過:如果氣血和諧,就不會生病;氣血虧損,就會百病叢生。況且此病先傷害氣,再損耗血,如果不導致早逝,那可真是罕見了。即便如此,我們還沒有找到退血的方法,但又不得不進行針砭,如果不針砭,污濁的血液衝擊心臟,隨時都可能危及生命。

蔭按:青筋顯露的情況,在北方人中比較多見,南方人若有此種情況,就是俗稱的"痧證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