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2)
卷五 (2)
1. 論
故取之陰,所以益腎水之不足,而制心火之有餘也。取之陽,所以益心火之不足,以制腎水之有餘也,火之原者,陽氣之根。水之主者,陰氣之根。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,水為腎而主為肺也,此太僕達至理之妙也。又積熱用苦寒藥,必薑汁酒製,沉寒用熱藥,如附子必用童便蜜制,蓋寒因熱用,熱因寒用,恐相違逆故也。
白話文:
論
所以從陰經取藥,是為了補充腎水的不足,來制約心火過盛。從陽經取藥,是為了補充心火的不足,來制約腎水過盛。火的根本是陽氣,水的根本是陰氣。這並不是說火屬於心而根本在肝,水屬於腎而根本在肺,這是太僕(指古代醫學家)領悟到的至理。此外,治療積熱,使用苦寒的藥物,一定要用薑汁酒炮製;治療寒邪,使用溫熱的藥物,例如附子,一定要用童便蜜炮製。總之,寒症就用熱藥,熱症就用寒藥,這是為了避免藥性互相抵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