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五 (3)

1. 治風癇方

清心滾痰丸,治癲癇驚狂、一切怪證,神效。

大黃(酒蒸),黃芩(各四兩),青礞石,硝石,犀角,皂角,硃砂(各五錢),沉香(二錢半),麝香(五分)

上為細末,水丸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七十丸,溫水下。

硃砂滾痰丸,治五癇等證。

硃砂,白礬(生用),赤石脂,硝石

上為細末,研蒜膏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荊芥湯下。

元戎二白丸,治痰涎為患,以致癲癇,狂妄驚悸等證。

白礬(一兩),輕粉(一字或半錢,量虛實加減)

上用生蒸餅劑裹,蒸熟去皮,可丸,入輕粉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生薑湯下。小兒黍米大。

碧霞丹,治痰涎壅塞,牙關緊急,目睛上視,癲癇狂妄等證。

石綠(半兩,研九度飛),附子尖,烏頭尖,蠍梢(各二十個)

上為末,麵糊丸,如雞頭大,每服一丸,薄荷湯下,更以溫水半合飲之,須臾吐出痰涎,後隨證以他藥治之。口噤者擀開灌之。

控涎丸,治諸癇久不愈者。頑涎結聚,變生諸證,並皆治之。

全蠍(去毒,七枚),鐵粉(三錢,另研),半夏,殭蠶(生薑汁浸),川烏(生用,各五錢),甘遂(二錢半,麵裹煨)

上為細末,薑汁打糊丸,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,每服十五丸,食後生薑湯下,忌甘草。

引神歸舍丹,治心氣不足,並治心風。

南星(三兩,生用),附子(七錢,炮去皮臍),硃砂(一兩)

上為末,用豬心血並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萱草根煎湯下,子午時各一服。

白話文:

治風癇方

清心滾痰丸,治療癲癇、驚狂及各種怪病,療效神奇。

藥方:酒蒸大黃、黃芩(各四兩),青礞石、硝石、犀角、皂角、硃砂(各五錢),沉香(二錢半),麝香(五分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製成桐子大小的水丸,再以硃砂為外衣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七十丸,溫水送服。

硃砂滾痰丸,治療各種癲癇等症狀。

藥方:硃砂、生白礬、赤石脂、硝石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蒜膏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荊芥湯送服。

元戎二白丸,治療痰涎阻塞導致的癲癇、狂妄、驚悸等症狀。

藥方:白礬(一兩),輕粉(一字或半錢,用量需根據患者虛實情況增減)。

製法:將白礬用生蒸餅包裹,蒸熟後去皮,再與輕粉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生薑湯送服。小兒用量為黍米大小。

碧霞丹,治療痰涎阻塞、牙關緊閉、眼球上翻、癲癇、狂妄等症狀。

藥方:研磨九次的石綠(半兩),附子尖、烏頭尖、蠍梢(各二十個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製成雞頭大小的丸藥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一丸,薄荷湯送服,並再服用半合溫水,片刻後即可吐出痰涎,之後再根據病情服用其他藥物。若患者口緊閉,則需將藥丸擀開灌服。

控涎丸,治療各種癲癇久治不癒,頑固痰涎阻塞導致的各種症狀。

藥方:去毒的全蠍(七枚),研磨的鐵粉(三錢),生薑汁浸泡的半夏、殭蠶,生川烏(各五錢),麵裹煨過的甘遂(二錢半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薑汁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再以硃砂為外衣。

用法:每次服用十五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,忌服甘草。

引神歸舍丹,治療心氣不足及心風。

藥方:生南星(三兩),炮製去皮臍的附子(七錢),硃砂(一兩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豬心血和麵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五十丸,萱草根煎湯送服,每日服用兩次,分別在子時和午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