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 (1)
卷五 (1)
1. 卷四十二
2. 蠱毒
3. 論
李氏,曰:據方書,蠱有數種,皆妖昧變惑之氣,其怪使然。人有造作而得之者,多取蟲蛇之類以甕盛之,使其自相啖食,其間一物獨存者(為蠱),以酒肉祭之,取出放毒於酒餚中以害人。毒發,令人面目青黃,力乏身痛,唾吐鮮血,小便淋澀,大便膿血,唇口乾燥,胸脅妨滿,腹痛如蟲齧,又如蟲行。病人所食之物,皆變化為蟲,侵蝕臟腑,蝕盡則死,死則病氣流注,復染旁人,人死則精魂反為其家代力致富,不知有此事否?萬病解毒丹、東坡雄礬丸主之。或於足小指尖處灸三壯,即有物出,酒飯得之,隨酒飯出,肉菜得之,隨肉菜出。凡中蠱毒,不論年月遠近,但煮雞卵一枚去殼,以銀釵插入卵中,併入口中,含一飯頃,取出視之,釵卵俱黑為中毒。一法令患人唾津於水,沉則是,浮則非也。又法,口含大豆,豆脹爛而皮脫者是蠱,否則亦非也。如出外,須用預知子置衣領中,遇毒則有聲。凡中蠱之人,用藥已瘥,自後飲食永不得吃冷。若飲食帶冷,則鬼氣乘之,毒蟲復生,竟不能救。嶺南多有挑生毒者,乃挑毒於魚肉菜果酒醋之中,以害於人。其候初覺胸腹作痛,次則漸漸攪刺,滿十日則物生能動,行上胸痛,沉下腹痛,在上膈者,用膽礬用末五分,投入熱茶內溶化,通口服之,探吐。在下焦者,用鬱金末二錢,米湯調服,下惡物。後以四君子湯去甘草調之。如脅下急腫,頃刻生癰,大如碗許者,用升麻末二錢,冷熱水調連服。瀉出如蔥根,其腫即消,後以平胃散兼進,白粥調之。
江南溪澗中,有射工毒,或因雨潦,逐水而入人家,含沙射人之影,得之寒熱悶亂,頭目俱痛,亦如中屍,卒不能語。又有水毒蟲,一名溪溫,得之,病同射工,但有爛瘡為射工,無瘡為溪溫。又有沙蝨,細如疥蟲,遇陰雨則行出草間,著人則入皮里,痛如針刺。是三者,為病朝輕暮重,手足冷至肘膝,二三日腹中如蟲食人。
下部臍中生瘡,不痛不癢,急視下部有瘡,赤如截肉者為陽毒,最急。如鯉魚齒者為陰毒,稍緩。要皆殺人,不過二十日也。用蒜擂濃汁煎溫洗之,是水毒當發赤斑,否則非也。當以他藥調治,消水毒飲子主之。或云:中蠱毒者,令人心腹絞痛,如有物吐出,皆如爛肉,若不即治,食人五臟即死。
驗令病人唾水沉者即是。有人行蠱毒以病人,若欲知其姓名者,以敗鼓皮燒作末,飲服方寸匕,須臾,自呼蠱家姓名,可語之,令呼喚將去則愈,治之亦有方。
凡中毒,嚼生豆不腥,嚼白礬味甘者,皆中毒無疑。
白話文:
[李氏,說:根據醫書記載,蠱毒有多種,全都是由邪異迷惑的氣息產生,導致各種奇怪的現象。有人刻意製造蠱毒,通常會將蟲蛇等生物放入罐子中,讓它們互相殘殺吞食,最後生存下來的一個(即為蠱),再以酒肉祭祀,然後將其放置於酒菜中以陷害他人。一旦中毒,會讓人臉色青黃,乏力身痛,甚至吐血,小便困難,大便帶有膿血,嘴脣和嘴巴乾燥,胸口脅骨疼痛且有飽脹感,腹部劇痛像被蟲咬,或是感覺到蟲在體內移動。病人所吃的食物,都會變成蟲子,侵蝕內臟,直到內臟被完全侵蝕就會死亡,而死後的病氣會傳染給周遭的人。有傳言,死者的精神會成為其家族的守護神,幫忙賺錢,但不知道這是真的嗎?萬病解毒丹和東坡雄礬丸可以治療此病。或者在腳趾尖灸三次,就會有東西出來,如果是在酒飯中得到的,就會隨著酒飯排出;如果是肉菜中得到的,就會隨著肉菜排出。
中毒者無論是新舊,只要煮一個雞蛋去殼,再用銀簪插入雞蛋中,放入口中含著約一碗飯的時間,如果取出後發現銀簪和雞蛋都變黑,就表示中毒了。另一種方法是讓患者往水中吐口水,如果口水沉下去就是中毒,浮起來則不是。還有一種方法,口中含著大豆,如果豆子膨脹並且外皮脫落,就表示中毒,否則就不是。
外出時,可以在衣領中放置預知子,遇到毒素時就會發出聲音。中毒者即使服用藥物後病情好轉,之後永遠不能再吃冷食。如果食物帶有寒意,鬼氣就會乘虛而入,毒蟲再度活躍,最終無法救治。在嶺南地區,有很多人會在魚肉、菜蔬、水果、酒醋中加入毒藥來害人。剛開始會感到胸腹疼痛,然後慢慢加重,到了第十天,就會有生物在體內活動,往上移動會感到胸部疼痛,往下移動則是腹部疼痛。在上膈者,可以用膽礬末五分,倒入熱茶中溶解後喝下,以催吐。在下焦者,可以用鬱金末二錢,用米湯調和後服下,以排出異物。之後再服用四君子湯去甘草調理。如果兩側肋骨下有急性的腫脹,片刻之間就長成碗大的膿包,可以服用升麻末二錢,用冷熱水調和後連服幾次。排泄物如蔥根狀,腫脹就會消退,之後再服用平胃散,用白粥調和。
在江南的溪澗中,有一種叫射工的毒素,可能因為雨水泛濫,跟著水流進入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