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 (3)

1. 治一切蟲方

使君子湯,治小兒臟腑虛滑,疳瘦下利,腹脹脅痛,不思乳食。常服去蟲補胃,消疳肥肌。

使君子,陳皮(各一兩),厚朴,甘草,訶子(各半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芡實大,每一丸,米飲化下。小兒半丸,乳汁下。如兼驚及熱渴者,加青黛半兩,臟腑不調者去之。一方有川芎,無訶子、青黛。

取積藥

巴豆不拘多少,去殼。水略浸,去內外衣膜,紙壓去油,置薄刀上烘赤色,入雄黃、沉香各少許,為末。飯丸如粟米大;大人一分,小兒半分,食後砂糖水送下。

追蟲打鱉散,治血鱉。

黑醜,檳榔(各四兩),雷丸,木香,甘草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大人四錢,小兒二錢。量人虛實,空心以滾湯入砂糖少許調下。待走去惡積蟲二三次,方進稀粥湯補住。

釣蟲黑白丸,凡胃口肚腹作痛,及肺竅失聲者,俱有血鱉,宜用:

磁石,雲母石,蛇含石,甘草(各等分)

上為末,糯米糊丸,作白丸子,如黃豆大,每一丸,燈心煎湯下。後用黑丸子:

針砂,青黛,枯礬,甘遂(各等分)

上為末,醋煮糯米糊丸,如龍眼核大,以粗線一條穿住,燈心湯下,待病者作嘔,若不嘔再吃烏梅水一口;又含冷水一口,方為病者打擦胸前背上,略抽動其線,令病人嘔去冷水,仍作嘔聲,如是者三四次,黑白丸子挾病根瘀血齊吐出。吐後,須單隨各經病調治,方可除根。但煮糊須用極高山頂上泉,或武當回龍水為丸,倘若用別水則不吐轉。

黑錫散,治吐蟲有積。

黑錫(炒成灰),檳榔(末,各等分)

上和勻,每服一錢,米飲調下。

經驗方,治婦人陰蝕瘡,陰戶中有細蟲,其癢不可忍,若蝕入臟腑即死。令人發寒熱,與勞證相似。

先用蛇床子煎湯洗淨,挹干,後以梓樹皮不拘多少,焙乾為末,入枯礬四分之一,麝香少許,敷之立效。

白話文:

治一切蟲方

使君子湯:治療小兒臟腑虛弱、消化不良、消瘦腹瀉、腹脹脅痛、不願吃奶或喝食物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驅蟲、健胃、消除疳積、增強體質。

藥方:使君子、陳皮(各一兩),厚朴、甘草、訶子(各半兩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一丸,用米湯送服;小兒服用半丸,用母乳送服。如果同時伴有驚厥、口渴等熱症,可加青黛半兩;如果臟腑功能紊亂,則去除青黛。另有一方使用川芎,但不含訶子及青黛。

取積藥

藥方:巴豆(數量不限,去殼,略微浸泡,去除內外膜,用紙壓榨出油分,用薄刀放在火上烘烤至赤紅色),雄黃、沉香(各少許)

製法:將巴豆等藥材磨成粉末,製成粟米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成人每次服用一分,小兒每次服用半分,飯後用砂糖水送服。

追蟲打鱉散:治療血吸蟲病。

藥方:黑醜、檳榔(各四兩),雷丸、木香、甘草(各一兩)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。

用法:成人每次服用四錢,小兒每次服用二錢。根據患者虛實情況,空腹用滾燙的開水加少許砂糖調服。待蟲積排出後,再進食稀粥等流質食物來調理身體。

釣蟲黑白丸:治療胃腹疼痛、肺部疾病導致失聲等症狀,多伴有血吸蟲病。

藥方:(白丸)磁石、雲母石、蛇含石、甘草(各等分)

製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糯米糊製成黃豆大小的白丸。

用法:用燈芯草煎湯送服。

藥方:(黑丸)針砂、青黛、枯礬、甘遂(各等分)

製法: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煮糯米糊製成龍眼核大小的黑丸,用線穿起來。

用法:用燈芯草煎湯送服,直至患者嘔吐。如果沒有嘔吐,再喝一口烏梅水和一口冷水,然後在病人胸前和背部按摩,輕輕拉動藥丸上的線,促使病人嘔吐出冷水,繼續嘔吐,如此反覆三四次,直至黑白丸子以及病根、瘀血一起吐出。嘔吐後,需要根據不同的經絡病症進行單獨調理,才能徹底根治。需要注意的是,製作藥丸的糯米糊必須使用高山上的泉水或武當山回龍水,使用其他水則可能無法達到嘔吐的效果。

黑錫散:治療嘔吐蟲積。

藥方:黑錫(炒至成灰)、檳榔(磨成粉,各等分)

製法:將藥材混合均勻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一錢,用米湯調服。

經驗方:治療婦女陰蝕瘡,陰部有細蟲,奇癢難忍,如果蟲子蝕入臟腑則會危及生命,症狀類似於寒熱交替,與勞損相似。

療法:先用蛇床子煎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,將梓樹皮(數量不限)焙乾磨成粉末,加入枯礬四分之一,麝香少許,敷於患處,療效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