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九 (5)
卷三十九 (5)
1. 治虛脹方
參香散,治一切脾氣虛作脹。
人參,肉桂,甘草(炙,各七分),桑白皮,桔梗,陳皮,枳實(麩炒),麥門冬(心去),青皮(去穰),大腹皮,半夏(各一錢),蘇子,茯苓,香附子,木香(不見火,各一錢二分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,食前服。
大正氣散,治脾昏怯弱,為風寒濕氣所傷,遂致心腹脹滿,有妨飲食。
厚朴(姜炒),藿香葉,半夏(湯泡七次),陳皮,乾薑,甘草(炙),檳榔,桂枝(不見火),枳殼(麩炒,各五錢),白朮(一兩)
上銼,每服四錢,加生薑五片,棗二枚,水煎溫服,不拘時。
索氏三和湯
白朮,厚朴,陳皮(各三兩),木通,紫蘇(各二兩),檳榔,甘草,海金砂,大腹皮,白茯苓,枳殼(各一兩)
上銼,每服八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一方,無大腹皮以下三味。
調胃白朮澤瀉散,治腹腫如神。
白朮,澤瀉,芍藥,陳皮,茯苓,生薑,木香,檳榔(各一兩)
上為末,溫水調服。若心下痞,加枳實。心下盛,加牽牛。
參朮健脾湯,治元氣虛,脾胃弱而脹者。
人參(一錢),白朮(二錢),白茯苓,陳皮,半夏,砂仁,厚朴(薑製,各一錢),甘草(炙,三分)
上用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服。加神麯、山楂肉,消脹尤妙。
調中健脾丸,治單腹脹,及脾弱腫滿,膈中閉塞,及胃口作疼,並皆神效。此藥不動元氣,服有大益。
白朮(六兩),人參,黃耆(蜜炙),茯苓(各二兩),山楂肉,陳皮(鹽水炒),薏苡仁(炒),五加皮(炒各三兩),澤瀉(三兩半),蘇子(微炒,二兩半),蘿蔔子(炒),瓜蔞仁(炒,一兩),草豆蔻(酒拌炒,各一兩半),沉香(六錢,另為末)
上先用大瓜蔞二個,鏤一孔,每個入川椒三錢,多年糞磏二錢,敲米粒大,俱納入瓜內,外以綿紙糊丸,再用紙筋鹽泥封固,炭火內煅紅為度,取出擇去泥土,其黑皮一併入藥,共為細末,煎荷葉大腹皮湯,打黃米糊為丸,如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白湯下,日進三次。一方有半夏、香附、黃連。(磏,音廉。礪石也。一曰赤色)
草豆蔻湯,治腹中虛脹。
澤瀉(一分),木香(三分),神麯(四分),半夏(制),枳實,草豆蔻仁,黃耆(春夏去之),益智,甘草(各五分),青皮,陳皮(各六分),茯苓,當歸(各七分)
上作一服,水二大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盞,去渣,溫服。
濟生紫蘇湯,專治憂思過度,致傷脾肺,心腹脹滿喘促;治腸鳴氣走,漉漉有聲,大小便不利,脈虛而緊澀。
紫蘇子(一錢,研),白朮(二錢),人參(一錢),大腹皮(酒洗淨),草果仁,半夏,厚朴,木香,陳皮,枳殼(麩炒),甘草(炙,各五分)
白話文:
【治療虛脹的處方】
「參香散」,能治療所有因脾氣虛弱導致的腹部脹滿。
配方包含人參、肉桂、炙甘草(各七分)、桑白皮、桔梗、陳皮、麩炒枳實、去心麥門冬、去穰青皮、大腹皮、半夏(各一錢)、蘇子、茯苓、香附子、未經火處理的木香(各一錢二分)。
將上述藥材配成一份,加入三片生薑與一顆棗,用水煎煮,在飯前服用。
「大正氣散」,能治療脾臟功能衰弱,受到風寒濕氣侵害後,造成心腹脹滿,影響飲食的情況。
配方包含薑炒厚朴、藿香葉、湯泡七次的半夏、陳皮、乾薑、炙甘草、檳榔、未經火處理的桂枝、麩炒枳殼(各五錢)、白朮(一兩)。
將藥材碾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五片生薑和兩顆棗,用水煎煮,溫熱時服用,不限時間。
「索氏三和湯」
配方包含白朮、厚朴、陳皮(各三兩)、木通、紫蘇(各二兩)、檳榔、甘草、海金砂、大腹皮、白茯苓、枳殼(各一兩)。
將藥材碾碎,每次服用八錢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另一種配方,則不包含大腹皮以下的三種成分。
「調胃白朮澤瀉散」,對於腹部腫脹有奇效。
配方包含白朮、澤瀉、芍藥、陳皮、茯苓、生薑、木香、檳榔(各一兩)。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溫水調和後服用。如果胸口感到痞悶,可增加枳實。如果胸口脹滿,可增加牽牛。
「參朮健脾湯」,能治療元氣虛弱,脾胃弱且有脹感的情況。
配方包含人參(一錢)、白朮(二錢)、白茯苓、陳皮、半夏、砂仁、薑製厚朴(各一錢)、炙甘草(三分)。
將藥材與二杯水一同煮沸,加入三片薑,煮至剩八分時服用。若加入神麯和山楂肉,消除脹感的效果更佳。
「調中健脾丸」,能治療單純腹部脹大,以及脾虛腫脹、胸膈堵塞、胃口疼痛等症狀,效果神奇。此藥不會損耗元氣,對身體大有裨益。
配方包含白朮(六兩)、人參、蜜炙黃耆、茯苓(各二兩)、山楂肉、鹽水炒陳皮、炒薏苡仁、炒五加皮(各三兩)、澤瀉(三兩半)、微炒蘇子(二兩半)、炒蘿蔔子、炒瓜蔞仁(一兩)、酒拌炒草豆蔻(各一兩半)、沉香(六錢,另磨成粉)。
先取兩個大瓜蔞,鑽一個洞,每個瓜蔞裡放入三錢川椒、二錢多年糞磏(敲成米粒大小),再將這些東西全部放入瓜蔞內,外層用綿紙包裹,再用紙筋鹽泥封住,放入炭火中煅燒至紅色,取出後去掉泥土,將黑色瓜蔞皮與藥材一同磨成細粉,再以荷葉和大腹皮煎煮的湯液,與黃米糊混合,搓成桐子大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一百顆,用白湯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另一種配方還包含半夏、香附、黃連。
「草豆蔻湯」,能治療腹部虛脹。
配方包含澤瀉(一分)、木香(三分)、神麯(四分)、制半夏、枳實、草豆蔻仁、春夏季節去除的黃耆、益智、甘草(各五分)、青皮、陳皮(各六分)、茯苓、當歸(各七分)。
將藥材配成一份,加入兩大碗水和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一碗,濾掉渣滓,溫熱時服用。
「濟生紫蘇湯」,專門治療因過度憂慮思考,傷害脾肺,導致心腹脹滿、呼吸急促;治療腸鳴、氣流漉漉有聲、大小便不通暢、脈搏虛弱且緊繃的症狀。
配方包含研磨紫蘇子(一錢)、白朮(二錢)、人參(一錢)、酒洗淨的大腹皮、草果仁、半夏、厚朴、木香、陳皮、麩炒枳殼、炙甘草(各五分)。
將藥材切成一份,加入三片生薑和一顆大棗,用水煎煮,溫熱時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