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六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六 (5)

1. 治寒膈翻胃方

加味六君子湯,治翻胃,氣虛有寒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,陳皮,半夏,乾薑,白豆蔻,黃連(薑汁炒),吳茱萸(制)

上銼,加生薑煎服。

丁香煮散,治翻胃嘔吐。

丁香(不見火),石蓮肉(各四十枚),生薑(七片),北棗(七枚,切碎),黃黍米(半合,淘淨)

上四味,用水一鍾半,煎,去渣,入黃黍米,煮稀粥食下。

十膈氣散,專治十般膈氣,冷膈、風膈、氣膈、熱膈、痰膈、憂膈、悲膈、水膈、食膈、喜膈。

人參,茯苓,官桂,枳殼(麩炒)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訶黎勒(煨,去核),乾生薑,三稜(煨),蓬朮(煨),陳皮(去白),甘草(炙),白朮(各一兩),厚朴(薑製),檳榔(煨),木香(不見火,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鹽少許,白湯調服。如脾胃不和,腹脅脹滿,用水一鍾,生薑七片,棗一枚,鹽少許,煎服。

五噎散,治五噎,食不下,嘔逆痰多,咽喉塞噎,胸膈滿痛。

人參,半夏(湯洗七次),桔梗,白豆蔻,木香(不見火),沉香(不見火),杵頭糠,蓽澄茄,枇杷葉,乾生薑,白朮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上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不拘時服。

五噎湯,治噎食不下,嘔噦不徹,胸背刺痛,淚與涎出。(即前十膈氣散)

人參,白朮,茯苓,陳皮(各一錢),厚朴,枳殼,甘草,乾薑,三稜,蓬朮,神麯,麥芽(各五分),訶子,桂心,木香,檳榔(各三分)

上作一服,加薑棗,水煎服。

五膈湯,治胸膈痞氣,結聚脅脹,痰逆噁心,不欲飲食。

白朮(一錢二分),枳殼,青皮,南星,半夏(各一錢),大腹皮(八分),乾薑(七分),麥芽(六分),丁香,木香,草果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

上作一服,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豆蔻散,治五種膈氣,通血脈,補脾胃,去痰實。

肉豆蔻(去皮,五個),木香,人參,厚朴(薑製),赤茯苓,桂(各半兩),甘草(炙),檳榔,訶黎勒,青皮,陳皮(去白),郁李仁(湯泡去皮尖,炒),半夏(薑製)

上為極細末,每服二錢,入鹽少許,如茶點服,若入薑棗同煎亦佳,不拘時。

丁香附子散,治膈氣吐食。

丁香(半兩),檳榔(一大個),黑附子(一個半兩者,炮去皮),硫黃(去石),胡椒(各二錢)

上先將四味為末,次入硫黃,再研勻,每服二錢,用飛硫黃一個,去毛翅足腸胃,填藥在內,用濕紙五七重裹定,置慢火內燒熟,取出,嚼吃後用溫酒送下。一日三服,不拘時候。如不吃酒,溫粟米粥飲調下。(飛硫黃本草無,或云蝙蝠)

呂純陽降筆傳治翻胃方

藿香,陳皮,半夏,人參,赤茯苓,白豆蔻,厚朴,檳榔,蘇子,沉香,枇杷葉,白芥子,良薑,官桂(少許),丁皮(少許),杵頭糠

白話文:

治寒膈翻胃方

加味六君子湯:治療翻胃,氣虛兼寒證。藥物包括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甘草、陳皮、半夏、乾薑、白豆蔻、黃連(薑汁炒)、吳茱萸(制)。將藥物研磨後,加生薑煎服。

丁香煮散:治療翻胃嘔吐。藥物包括丁香(不經火炒)、石蓮肉(各四十枚)、生薑(七片)、北棗(七枚,切碎)、黃黍米(半合,淘洗乾淨)。以上四味藥材用水煎煮,去渣後加入黃黍米,煮成稀粥食用。

十膈氣散:專門治療十種膈氣,包括冷膈、風膈、氣膈、熱膈、痰膈、憂膈、悲膈、水膈、食膈、喜膈。藥物包括人參、茯苓、官桂、枳殼(麩炒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、訶黎勒(煨,去核)、乾薑、三稜(煨)、蓬朮(煨)、陳皮(去白)、甘草(炙)、白朮(各一兩)、厚朴(薑製)、檳榔(煨)、木香(不經火炒,各五錢)。將藥物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加少許鹽,用白開水調服。如果脾胃不和,腹脅脹滿,可用水一鍾,生薑七片,棗一枚,鹽少許煎服。

五噎散:治療五種噎膈症狀,包括飲食不下、嘔逆痰多、咽喉阻塞、胸膈滿悶疼痛。藥物包括人參、半夏(湯洗七次)、桔梗、白豆蔻、木香(不經火炒)、沉香(不經火炒)、杵頭糠、蓽澄茄、枇杷葉、乾薑、白朮(各一錢)、甘草(炙,五分)。將藥物混合後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,不拘時間。

五噎湯:治療噎膈飲食不下,嘔吐不暢,胸背刺痛,流淚涎多(與前述十膈氣散相同)。藥物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(各一錢)、厚朴、枳殼、甘草、乾薑、三稜、蓬朮、神麴、麥芽(各五分)、訶子、桂心、木香、檳榔(各三分)。將藥物混合後,加薑棗,水煎服。

五膈湯:治療胸膈痞氣,氣滯脅脹,痰逆噁心,不想進食。藥物包括白朮(一錢二分)、枳殼、青皮、南星、半夏(各一錢)、大腹皮(八分)、乾薑(七分)、麥芽(六分)、丁香、木香、草果(各五分)、甘草(三分)。將藥物混合後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豆蔻散:治療五種膈氣,通血脈,補脾胃,去痰實。藥物包括肉豆蔻(去皮,五個)、木香、人參、厚朴(薑製)、赤茯苓、桂枝(各半兩)、甘草(炙)、檳榔、訶黎勒、青皮、陳皮(去白)、郁李仁(湯泡去皮尖,炒)、半夏(薑製)。將藥物研磨成極細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加少許鹽,像喝茶一樣服用,也可以加薑棗同煎,不拘時間。

丁香附子散:治療膈氣吐食。藥物包括丁香(半兩)、檳榔(一大個)、黑附子(一個半兩,炮製去皮)、硫黃(去雜質)、胡椒(各二錢)。先將丁香、檳榔、黑附子、胡椒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硫黃研磨均勻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飛硫黃(或蝙蝠)一個,除去毛翅足腸胃,填入藥粉,用濕紙包裹數層,用慢火燒熟,取出嚼碎後用溫酒送服。一天服用三次,不拘時間。如果不飲酒,可用溫熱的米粥送服。(飛硫黃在古籍中記載較少,或指蝙蝠)

呂純陽降筆傳治翻胃方:藥物包括藿香、陳皮、半夏、人參、赤茯苓、白豆蔻、厚朴、檳榔、蘇子、沉香、枇杷葉、白芥子、良薑、官桂(少許)、丁皮(少許)、杵頭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