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三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三 (5)

1. 治中消方

石膏(三錢),知母,生甘草,防風(各四錢),炙甘草,人參,蘭香葉,白豆蔻,連翹,桔梗,升麻(各五分),半夏(二分)

上為末,蒸餅為丸,或捏成餅,曬乾為末,淡薑湯調下。

鐵粉丸,治臟腑枯燥,口乾引飲,小便如脂。

鐵粉(水飛),雞肶胵(炙焦),黃連(各三兩),牡蠣(二兩)

上為末,蜜調成劑,以酥塗杵熟丸如桐子大,每三十丸,加至四十丸,粟米飲下。

苦楝湯,治渴有蟲者。

苦楝根(去皮焙乾)

上入麝香少許,水煎空心服。雖困頓不妨,自便下蟲,狀如蛔蟲,其色真紅,而渴頓止。

消渴痞丸,治中消或挾諸血腸風,心脅脹滿,嘔吐痿弱,濕熱積毒等證。

黃連,青黛,乾葛(各一兩),黃芩,大黃,黃柏,山梔子,薄荷,藿香,厚朴,茴香(各五錢),木香,辣桂(各二錢半,牽牛(二兩)

自利去大黃、牽牛。

上為末,水丸如小豆大,小兒麻仁大,每服十丸溫水下。

白話文:

治中消方

此方用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、防風等藥材製成丸劑,或製成餅劑,用淡薑湯送服,治療中消症。

鐵粉丸

此方用鐵粉、雞內金、黃連、牡蠣等藥材製成蜜丸,治療臟腑乾燥、口渴、小便黏稠等症。

苦楝湯

此方用苦楝根(去皮焙乾)加少許麝香水煎服,治療口渴且有蟲症。服藥後可能出現不適,但仍可繼續服用,藥效會驅除蟲體,並緩解口渴。

消渴痞丸

此方用黃連、青黛、葛根等多種藥材製成水丸,治療中消以及伴隨其他血腸風、心脅脹滿、嘔吐、痿弱、濕熱積毒等症狀。初服時含有大黃、牽牛子,待大便通暢後,則去除大黃、牽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