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八 (14)
卷二十八 (14)
1. 治虛勞咳嗽方
六物二陳湯,治陰虛火動而嗽,用此順而下之。
當歸,川芎,芍藥,地黃,知母,黃柏,半夏,陳皮,茯苓,甘草(炙)
上銼,加生薑,水煎服。
加味四物湯,治咳嗽吐紅。
當歸,川芎,白芍藥,熟地黃,知母,黃柏,人參,麥門冬,五味子,桑白皮,地骨皮
上銼,水煎服。或云不宜用人參。
補肺湯,治勞嗽。
桑白皮,熟地黃(各三兩),人參,紫菀,黃耆,五味子(各一兩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入蜜少許,食後溫服。
又補肺湯
人參,馬兜鈴,五味子,麥門冬(去心,各一錢半),紫菀,款冬花,桑白皮(炒,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,食遠服。
五味黃耆散,治嗽咯血成勞,眼睛疼痛,四肢困倦,腳膝無力。
黃耆,熟地黃,麥門冬(去心),桔梗(各半兩),人參(三錢),芍藥,五味子,甘草(各二錢)
上㕮咀,每服八錢,水煎,食後溫服。
百合二母湯,治上熱血虛咳嗽。
百合,知母,貝母(去心),麥冬(去心,各一錢),白茯苓,天花粉,前胡(各八分),陳皮(炒),白朮,黃芩,桔梗(各七分),五味子(九個),生地(酒炒),甘草(各五分)
上銼,加生薑煎,空心、食遠各一服。
海藏紫菀散,治咳中有血,虛勞肺痿。
人參,紫菀,知母(炒),貝母(去心),桔梗,茯苓,阿膠(炒,各一錢),五味子(杵,三分),甘草(炙,五分)
上銼,加生薑,水煎服。一方無茯苓、阿膠、五味子三味。
人參五味子散,專治虛弱咳嗽紅痰。
人參,五味子,黃耆,白朮,白茯苓,歸身,熟地黃,桑白皮(蜜水炒),地骨皮,柴胡,前胡,陳皮(泡),枳殼(炒),桔梗,甘草(各等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煎服。煩渴,加烏梅半個;有熱,加青蒿、知母各七分。
千金五味子湯,治咳嗽,皮膚乾燥,唾中有血,胸脅疼痛。
五味子(杵,炒),桔梗(炒),紫菀,甘草(炒),續斷(各一錢),生地(姜酒炒),桑白皮(各五錢),竹茹(三錢),赤小豆(一撮)
上銼,水煎服。
加味人參紫菀散,治虛勞咳嗽。
人參,白茯苓,陳皮,貝母,半夏曲,紫蘇,紫菀茸,五味子,桑白皮(炒),川芎(各一兩),杏仁(炒,去皮尖),甘草(各七錢半),阿膠(蛤粉炒,五錢)
上㕮咀,每服一兩,姜七片、棗二枚、烏梅一個水煎服。
紫菀茸湯,治飲食過度,或食煎煿,邪熱傷肺,咳嗽咽癢,痰多唾血,喘急脅痛,不得安臥。
紫菀茸,款冬花,經霜桑葉,百合(蒸,焙),杏仁(去皮尖),阿膠(蛤粉炒),貝母(去心),蒲黃(炒),半夏(湯洗,各一兩),人參,犀角(鎊),甘草(炙,各半兩)
白話文:
治虛勞咳嗽方
六物二陳湯: 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咳嗽,用此方可順利治癒。藥物包括: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知母、黃柏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炙甘草。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,水煎服。
加味四物湯: 治療咳嗽並咳血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熟地黃、知母、黃柏、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也有人認為此方不宜使用人參。
補肺湯: 治療勞嗽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桑白皮、熟地黃(各三兩)、人參、紫菀、黃耆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兩,水煎,加入少量蜂蜜,飯後溫服。
又一補肺湯: 藥物包括:人參、馬兜鈴、五味子、麥門冬(去心,各一錢半)、紫菀、款冬花、炒桑白皮(各一錢)、炙甘草(五分)。將藥材切碎,加入三片生薑、一枚棗,水煎,飯前服用。
五味黃耆散: 治療咳嗽咯血、久病成勞、眼睛疼痛、四肢乏力、腳膝無力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黃耆、熟地黃、麥冬(去心)、桔梗(各半兩)、人參(三錢)、芍藥、五味子、甘草(各二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八錢,水煎,飯後溫服。
百合二母湯: 治療上焦有熱,伴隨血虛咳嗽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百合、知母、貝母(去心)、麥冬(去心,各一錢)、白茯苓、天花粉、前胡(各八分)、炒陳皮、白朮、黃芩、桔梗(各七分)、五味子(九個)、酒炒生地、甘草(各五分)。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煎煮,空腹和飯後各服用一次。
海藏紫菀散: 治療咳嗽帶血、虛勞肺痿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人參、紫菀、炒知母、貝母(去心)、桔梗、茯苓、炒阿膠(各一錢)、杵五味子(三分)、炙甘草(五分)。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,水煎服。另一方不含茯苓、阿膠、五味子。
人參五味子散: 專門治療虛弱咳嗽,咳紅痰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人參、五味子、黃耆、白朮、白茯苓、歸身、熟地黃、蜜水炒桑白皮、地骨皮、柴胡、前胡、泡陳皮、炒枳殼、桔梗、甘草(各等分)。將藥材切碎,加入三片生薑煎服。如有煩渴,加半個烏梅;如有發熱,加青蒿、知母各七分。
千金五味子湯: 治療咳嗽、皮膚乾燥、唾液帶血、胸脅疼痛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杵、炒五味子、炒桔梗、紫菀、炒甘草、續斷(各一錢)、姜酒炒生地、桑白皮(各五錢)、竹茹(三錢)、赤小豆(少許)。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
加味人參紫菀散: 治療虛勞咳嗽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人參、白茯苓、陳皮、貝母、半夏曲、紫蘇、紫菀茸、五味子、炒桑白皮、川芎(各一兩)、炒杏仁(去皮尖)、甘草(各七錢半)、蛤粉炒阿膠(五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兩,加七片薑、二枚棗、一個烏梅水煎服。
紫菀茸湯: 治療飲食過度、或食用辛辣煎烤食物,導致邪熱傷肺,出現咳嗽咽癢、痰多唾血、喘促脅痛、無法安臥等症狀的方劑。藥物包括:紫菀茸、款冬花、經霜桑葉、蒸焙百合、杏仁(去皮尖)、蛤粉炒阿膠、貝母(去心)、炒蒲黃、湯洗半夏(各一兩)、人參、犀角、炙甘草(各半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