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一 (4)
卷四十一 (4)
1. 治暴積方
大承氣湯,丹溪云:一人年六十,素好酒,八月間,因暑熱中得疾,兩足冷遏,膝上脘有塊如掌,牽引脅痛,不可眠臥,飲食減半,卻不渴。診之六脈俱沉澀而小,按之不為弱,皆數而右為甚,大便如常,小便赤色,遂用大承氣湯減大黃之半而熟炒,加黃連、芍藥、川芎、乾葛、甘草作湯,下瓜蔞仁、半夏、黃連、貝母,凡至十二貼,足冷退至脛,塊減半,遂止藥至半月,飲食復舊,諸證悉除。承氣湯方見傷寒等門。
杉木湯,柳宗元纂《救死方》:元和十二年二月得腳氣,夜半痞絕,脅有塊,大如石,且死,因大寒不知人三日,家人號哭,滎陽鄭詢美傳杉木湯,服半食頃,大下三次,氣通塊散。
杉木節(一大升),橘葉(一大升,無葉以皮代之),大腹檳榔(七個)
上合一處搗碎,用童便三大升,共煮取一升半,入二服,若一服得快利,停後服。
肘後方,治卒暴症,腹中有如石,刺痛。
用牛膝一大把並葉,酒煮飲之。
一方,治卒暴症,腹中有物,堅如石,痛欲死。取蒴藋根一小束,洗瀝去水,細擘,以酒二升,漬三宿,暖溫服五合至一升,日三。若欲速得服,於熱灰中溫,令藥味出服之。此方無毒,神效。
上四方所謂暴積,急去之。如塊除後,必用補劑,以救其受攻之傷也。
白話文:
【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的方子】
大承氣湯的部分:有位六十歲的長者,平時很喜歡喝酒,在八月炎熱的天氣裡生病了,他的雙腳冰冷,膝蓋上方的胃脘部位有一塊像手掌大小的硬塊,這硬塊會拉扯到脅肋疼痛,讓他無法好好躺著睡覺,飲食也減少了大約一半,但是不會感到口渴。醫師診斷他的六脈都呈現沉澀且小的脈象,但按下去又不算虛弱,脈搏跳動快速,右手邊更為嚴重,大便正常,但小便呈紅色,因此醫師使用了大承氣湯,大黃的份量減半且炒過,另外加入黃連、芍藥、川芎、乾葛、甘草來煎煮,再加入瓜蔞仁、半夏、黃連、貝母,總共吃了十二帖,雙腳的冰冷感退到了小腿,硬塊也減小了一半,因此停止服藥,半個月後,飲食恢復正常,所有的病狀都消失了。
杉木湯的部分:柳宗元編纂的《救死方》中記載,元和十二年的二月,他得了腳氣病,半夜突然腹部脹滿,脅肋有一塊像石頭一樣大的硬塊,病重到快要死亡,因為極度寒冷,連續三天失去意識,家人在旁哭泣,是鄭詢美傳授了杉木湯的方子,服用半頓飯的時間後,大便了三次,氣順了,硬塊也消散了。
所需材料有:一大升的杉木節,一大升的橘葉(如果沒有橘葉可以用橘皮代替),七顆的大腹檳榔。
將這些材料放在一起搗碎,用三大升的童子尿一起煮,煮到只剩下一半的量,分兩次服用,如果第一次服用就有效果,可以停止第二次的服用。
肘後方的部分:用來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,肚子裡像有石頭一樣,痛到像被針刺一樣。
所需材料是:一把牛膝連同葉子,用酒煮來喝。
另一個方子:用來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,肚子裡有東西,堅硬如石頭,痛到快要死去。取一小束的蒴藋根,洗淨後瀝幹水分,細細切開,用兩升的酒浸泡三天,溫暖後每次喝五合到一升,一天三次。如果想快點看到效果,可以在熱灰中加溫,讓藥材的味道出來後再服用。這個方子無毒,非常有效。
以上四個方子都是用來治療突然形成的硬塊,要盡快去除。當硬塊消除後,一定要使用補品,以補償受到藥物攻擊所造成的傷害。
2. 治久積方
萬病紫菀丸,療臍腹久患痃癖如碗大,及諸黃病,每地氣起時,上氣衝心,繞臍絞痛,一切蟲咬,十種水病,十種蟲病,及反胃吐食,嘔逆噁心,飲食不消,天行時病,女人多年月經不通,或腹如懷孕多血,天陰即發。又治十二種風頑痹,不知年歲,晝夜不安,夢與鬼交,頭多白屑,或哭或笑,如鬼魅所著,腹中生瘡,腹痛,服之皆效。
紫菀(去苗土),吳茱萸(湯洗七次,焙乾),菖蒲,柴胡(去須),厚朴(薑製,各一兩),桔梗(去蘆),茯苓(去皮),皂英(去皮子,炙),桂枝,乾薑(炮),黃連(去須),蜀椒(去目及閉口,微炒出汗),巴豆(去皮膜油炒),人參(去蘆,各五錢),川烏(炮去皮臍,三錢),羌活,獨活,防風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入巴豆研勻,煉蜜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丸,漸加至五丸、七丸,生薑湯送下,食後臨臥服。有孕者不宜服,痔漏腸風酒下,赤白痢訶子湯下,膿血痢米飲湯下。墮傷血悶,四肢不收,酒下。蛔蟲咬心,檳榔湯下。氣噎膈噎,荷葉湯送下。打撲傷損,酒送下。中毒,掃帚灰甘草湯送下。
一切風,升麻湯送下。寸白蟲,檳榔湯下。霍亂,乾薑湯下。咳嗽,杏仁湯下。腰腎痛,豆淋酒下。陰毒傷寒,溫酒下。吐逆,生薑湯送下。飲食氣塊,麵湯下。時氣,井花水下。脾風,陳皮湯下。頭痛,水下。心痛,溫酒下。大小便不通,燈草湯下。因物所傷,以本物湯下。
吐水,梨湯下。氣病,乾薑湯下。小兒天吊風搐,防風湯下。小兒疳痢,蔥白湯下。小兒乳食傷,白湯下。月信不通,紅花酒下。婦人腹痛,川芎酒下。懷孕半年後胎漏,艾湯下。有子氣衝心,酒下。產暈痛,溫酒下。血氣痛,當歸酒下。產後心痛腹脹滿,豆淋湯下。難產,益智湯下。
產後血痢,當歸湯下。赤白帶下,酒煎艾湯下。解內外傷寒,粥飲下。室女血氣不通,酒下。子死腹中,菜子湯下。又治小兒驚癇,大小癲狂,一切風,及無孕婦人身上頑麻,狀如蟲行,四肢俱腫、呻吟等疾。
楊駙馬患風氣衝心,飲食吐逆,遍身枯瘦,日服五丸,至二十日,瀉出肉塊如蛤蟆五六枚,白膿二升,愈。趙侍郎先食後吐,目無所見,耳無所聞,服五十丸,瀉出青蛇五六條,四寸許,惡膿三升,愈。王氏患大風病,眉墮落,掌內生瘡,服之半月,瀉出癩蟲二升,如馬尾,長寸許,後愈。
李靈患肥氣病,日服五丸,經一年瀉出肉鱉二枚,愈。茹黃門卒中風,病發時服藥,泄出惡膿四升,赤黃水一升,一肉蟲如亂髮愈。李知府妻梅氏帶下病七年,血崩不止,骨痿著床,日服五丸至十丸,十五丸,取下膿血五升,黃水一升,肉塊如雞子狀,愈。此藥治一切萬病如神,惟初有孕者不宜服。
萬病丸,療八種痞病,五種癇病,十種疰忤,七種飛屍,十二種蠱毒,五種黃病,十二種瘧疾,十種水病,八種大風,十一種痹並風入頭眼翳膜漠漠;及上氣咳嗽,喉中如水雞聲,不得臥,飲食不作肌膚,五臟滯氣,積聚不消,壅閉不通,心腹脹滿;及胸背鼓脹,氣結四肢,流入胸腹。又治心膈氣滿,時定時發,十年二十年不瘥,五種下痢,疳蟲蛔蟲,寸白諸蟲,上下冷熱,五種痰飲,令人多眠睡,消瘦無力,蔭入骨髓,便成漏疾,身體氣腫,飲食嘔逆,腰腿痠疼;四肢沉重,不能久行久立,婦人因產,冷入子臟,臟中不淨,或閉塞不通,胞中瘀血冷滯,出流不盡,時時疼痛為患,或因此斷產;並小兒赤白下痢,及狐臭耳聾鼻塞等病。此藥以三丸為一劑,不過三劑,其病悉除。說無窮盡,故稱萬病丸。
牛黃(研細),黃芩(去蘆),芫花(醋炒赤),禹餘糧(醋淬研飛),雄黃(研飛),川芎,人參(去蘆),紫菀(去蘆頭醋炒),蒲黃(微炒),麝香(研),當歸(去蘆),桔梗(去蘆),大戟(銼炒),乾薑(炮),防風(去蘆),黃連(去須),硃砂(研飛),犀角(鎊),前胡(去蘆),巴豆(去皮心膜炒),細辛(去苗),葶藶(炒),肉桂(去粗皮),茯苓(去皮),桑白皮(炒),芍藥,川椒(去目及閉口微炒出汗),甘遂(各一兩),蜈蚣(二十二節,即去頭足炙),石蜥蜴(去頭尾足炙,四寸),芫青(二十八枚,入大米同炒黃色去頭足)
上為細末,入研藥勻,煉蜜為丸,如豆大,近病及卒病多服,積病久疾即少服。常服微溏利為度。若一歲已下小兒有疾者,令乳母服兩小豆大,亦以吐利為度。卒病欲死服三丸,取吐利即瘥。卒中惡,口噤,服二丸,漿水下即瘥。五疰鬼刺客忤服二丸。男女邪病歌哭,腹大妊娠者,服二丸,日三夜一,間食服之。
蠱毒、吐血、腹如刺,服二丸,不瘥更服。瘧病未發前,服一丸,未瘥更服。諸有痰飲者,服三丸。冷癖日三服,每服三丸,皆間食,常令微溏利。宿食不消,服二丸,取利。癥瘕積聚,服二丸,日三服。拘急心腹脹滿心痛,服三丸。上氣嘔逆,胸膈滿不得臥,服二丸,不瘥更服。
大痢,服二丸,日二服。疳䘌服二丸或一丸,如杏仁大,和醋二合,灌下部中。水病服三丸,日再服,間食服之,瘥止。人弱,即隔日服。頭痛惡寒,服二丸,覆取汗。傷寒天行,服二丸,日三服,間食服之。小便不通服一丸,不瘥,明日更服。大便不通服三丸,又納一丸下部中,即通。
耳聾,急以棉裹如棗核,塞之。鼻衄服一丸。癰腫、疔腫、破腫,納一丸,如麻子大,日一敷之,赤根自出。犯疔腫血出,以豬脂和塗。有孔則納中,瘥。癩瘡,以醋泔洗訖,取藥和豬脂敷之。漏瘡有孔,以丸納孔中,和豬脂敷上。痔瘡塗綿箸上納孔中,即瘥。瘰癘以醋和塗上。
瘥。癬瘡以布揩令汗出,以醋和塗上,日一易,瘥。胸背腰脅腫,以醋和敷上,日一易,又服二丸。諸冷瘡積年不瘥者,以醋和塗之。惡刺以一丸納瘡孔中,即瘥。蝮蛇螫以少許,納螫處。若毒人腹心煩欲絕者,服三丸。蜂螫以少許敷之瘥。婦人諸疾,胞衣不下,服二丸。小兒驚癇服一丸,如米許,以塗乳令嗍之,以意量之。
蠍螫以少許敷之瘥。小兒乳不消,心腹脹滿,服一丸,如米許塗乳頭令嗍之,即瘥。
乾柿丸,取虛實積,下膈甚妙。
硃砂(研為衣),沒藥(研),豬牙皂角(去皮弦子,為細末),乾薑(炮為末),乾漆(炒煙盡為末),京三稜(炮為末),青礞石(煨為末,各一錢),水銀(一錢,鉛一錢,炒結砂子),輕粉(一錢),巴豆(三十枚,去皮膜醋煮十沸)
上件各研勻,軟飯和為丸,如綠豆大,煎柿蒂湯,冷下三五丸,加減用。婦人有胎不可服。
神效五食湯,取虛實積食,氣蠱脹滿,積塊水氣,年深癖症,並皆治之。
大戟(刮去皮),甘遂(生,各半兩),豬牙皂角(去皮子,生用),胡椒(生,各一兩),芫花(米醋浸一宿,一兩),巴豆(去心膜醋煮二十沸研,半兩)
上除巴豆外,杵為末,入巴豆再研勻,水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五七丸。氣實者十丸,夜臥用水一盞,入白米、白麵、黑豆,生菜、豬肉各少許,煎至半盞,去渣溫湯下藥。取下病,忌油膩黏物,婦人有胎不可服。
妙香丸,治久遠沉積。
巴豆(取淨三百五十粒,炒),牛黃,片腦,膩粉,辰砂(九兩),麝香(各七錢半),金箔(九十個)
《拔萃方》無金箔,有水銀、硇砂。(按硇砂不可輕用,煉不精則殺人,慎之)
上研極細,煉臘六兩,入蜜七錢半,同煉令勻,每兩作三十丸,每服一丸。小兒綠豆大二丸,白湯下。每吞此丸,即成粒從大便出,須於初丸時,以針穿眼用之,庶使藥氣行,而成利下之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