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一·中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百零一·中 (9)

1. 治目淚不止方

當歸飲子,凡風沖淚出,俗言作冷淚者,非也,風衝於內,火發於外,風火相搏,由是淚出,內外皆治可愈。

當歸,大黃,柴胡,人參,黃芩,甘草,芍藥(各一兩),滑石(半兩)

上銼,每服三錢至五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,溫服。若外治用貝母一枚白膩者,加胡椒七粒,不犯銅鐵,研細,睡臥點之。

當歸湯,治風邪所傷,寒中,目淚自出,肌瘦,汗不止。

當歸,人參(各三兩),陳皮,官桂(各一兩),乾薑(炮),白朮,白茯苓,川芎,芍藥,細辛,甘草(各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加生薑三片、棗二枚,水煎,熱服不計時,並三服。

龐安常二方,治頭風冷淚。

甘菊花,決明子(各二錢),白朮,羌活,川芎,細辛,白芷,荊芥穗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溫湯調下,食後,日三服。

又方,川芎,甘菊花,細辛,白朮,白芷(各等分)

上為末,蠟丸如黍米大,夜臥服一丸,日中一時辰換一丸。

銀海止淚方

蒼朮(米泔浸,一兩半),木賊(去節,二兩),香附子(炒,去毛,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食後鹽湯下三丸。

川芎散,治風盛膈壅,鼻塞清涕,熱氣攻眼,下淚多眵,齒間緊急,作頭痛。

川芎,柴胡(各一兩),半夏曲,甘草(炙),甘菊花,人參,前胡,防風(各半兩)

上銼,每服四錢,加生薑四片、薄荷五葉,水煎,溫服。

石燕散,治迎風有淚。

石燕子(一雙,煅,醋淬十次),玳瑁,羚羊角(各一兩),犀角(一錢)

上為末,每服一錢,好酒薄荷湯或茶清食後調下。

蠶沙湯,治迎風有淚。

蠶沙(炒,四兩),巴戟,川楝肉,馬藺花(各二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無灰酒調下,不拘時。

艾煎丸,治迎風有淚。

艾葉(醋炒),肉蓯蓉,川牛膝(酒浸),甘草(炙),桑葉(向東者),山藥,杜牛膝,當歸(各等分)

上為極細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十丸,茶清調下。

楮實散,治冷淚。

香附子(炒),夏葉桑(各一兩),夏枯草,甘草,楮實子(去白膜,炒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熟水調服,不拘時。

加味四物湯,治眼出冷淚,虛則補肝。

當歸,川芎,赤芍藥,熟地(砂仁炒),木賊,防風(各等分)

上銼,水煎服。

木賊散,治出冷淚,屬實風熱者。

蒼朮,羌活,防風,川芎,木賊,白蒺藜,甘草(各等分)

上為末,米泔水調下。

胡椒丸,治老人冷淚不止。

胡椒一味為末,黃蠟溶化為丸如綠豆大,每服五七丸,食後茶清下。

一方,治冷淚。

石決明(一兩),赤小豆(一兩半),半夏(生五錢),斑蝥(炒,去頭足,二十一粒),木賊(五錢)

上為末,薑汁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薑湯下。英宗朝國婆婆患眼冷淚,眼科醫官治二三年不能療。上召孫,孫至,曰:臣非眼科,但有藥耳。進此方,旨下眼科詳定,醫官奏曰:此方於眼科不相涉,斑蝥有毒,恐傷臟腑,不敢用。婆婆聞之曰:眼科醫官,不惟不能,亦不願使我活也。

白話文:

治目淚不止方

以下是一些治療淚水不止的中醫處方,根據不同病因和症狀而有所不同:

當歸飲子:適用於因風火相搏導致的淚水不止,而非單純的風寒。 處方包含當歸、大黃、柴胡、人參、黃芩、甘草、芍藥、滑石。 內服,外用則可用貝母和胡椒研末點眼。

當歸湯:適用於風邪侵襲導致的淚水不止,伴隨肌體消瘦、汗出不止等症狀。處方包含當歸、人參、陳皮、官桂、乾薑、白朮、白茯苓、川芎、芍藥、細辛、甘草。

龐安常二方:適用於頭風引起的冷淚。 包含兩個處方,一個以甘菊花、決明子等為主,另一個以川芎、甘菊花等為主,製成藥丸服用。

銀海止淚方:處方包含蒼朮、木賊、香附子,製成蜜丸服用。

川芎散:適用於風盛、鼻塞、眼熱、淚多等症狀。處方包含川芎、柴胡、半夏曲、甘草、甘菊花、人參、前胡、防風。

石燕散:適用於迎風流淚。處方包含石燕子、玳瑁、羚羊角、犀角。

蠶沙湯:適用於迎風流淚。處方包含蠶沙、巴戟、川楝肉、馬藺花。

艾煎丸:適用於迎風流淚。處方包含艾葉、肉蓯蓉、川牛膝、甘草、桑葉、山藥、杜牛膝、當歸。

楮實散:適用於冷淚。處方包含香附子、桑葉、夏枯草、甘草、楮實子。

加味四物湯:適用於眼出冷淚,屬於肝血不足者。處方包含當歸、川芎、赤芍藥、熟地、木賊、防風。

木賊散:適用於因風熱導致的冷淚。處方包含蒼朮、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、木賊、白蒺藜、甘草。

胡椒丸:適用於老年人冷淚不止。單用胡椒製成藥丸。

一方:適用於冷淚。處方包含石決明、赤小豆、半夏、斑蝥、木賊。(此方因含有斑蝥,需謹慎使用,文中記載有醫官因其毒性而不敢使用。)